貓臉識別:揪出最貪吃的那隻肥貓!|科學60秒

2021-02-07 科研圈

關注 領研網(ID: linkresearcher),訂閱最新「科學60秒」英語新聞,不再漏掉任何一次新知 plus 練耳的機會~

現實終於對貪吃的小貓咪下手了

像機場或者邊境口岸設置的臉部識別系統,能將人臉與文件上的照片和身份匹配起來。中國臺灣發明家宋穆奇(音譯:Mu-Chi Sung)突然奇想,認為這套隱秘技術也可以用到不怎麼愛配合人類的其他生物身上:比如他的貓。

 

宋調整了面部識別系統,並把它裝配到了自己所發明的智能貓咪餵食系統「小餐館」(Bistro)上。「小餐館」的主要結構是一個透明的塑料外殼,裡面放置了食物和水,外殼的開口大小隻夠讓一隻貓的頭伸進去。傳感器會測量一隻貓到底吃了多少。「小餐館」的目標用戶是養了多隻貓的家庭,如此一來相機會通過對貓臉的識別來確定是哪只貓在進食。主人也因此能知道哪只肥貓在狼吞虎咽,而其他溫順的同伴則在挨餓……[查看全文]


Feline Facial Recognition Overcomes Kitty Overconsumption

Facial recognition systems match a face, for example, at an airport or border crossing, with a photo and identity on file. Now Taiwan inventor Mu-Chi Sung thinks that this stealthy technology could also be used with other potentially uncooperative individuals—his cats.
 
Sung adapted facial recognition so it could be part of his Bistro smart cat feeder. Bistro features food and water dishes inside a clear plastic enclosure big enough for a cat to slip its head in. Sensors measure how much the cat consumes. Bistro’s target is multi-cat households, so a camera studies the cat’s face to determine which feline is feeding. Owners can thus know whether a fat cat is pigging out while less aggressive housemates go hungr…[full transcript]


相關焦點

  • 貓臉識別系統:愚蠢的鏟屎官都有面部識別了,朕也得有!
    那咋辦呢?「要不在後門整個貓臉識別儀?」「把設備組合起來只花費了我幾個小時,不過讓軟體識別貓咪這件事花了不少功夫。」AWS Rekognition 是沒有識別一隻貓的功能的,因此 Arkaitz 花費了不少時間對其進行訓練。
  • 加菲貓大叔40大壽:不會捉老鼠的貓也是好貓
    當時的人們知不知道這隻貓的降生意味著什麼?1978年,第一臺電腦BBS開始啟用,阿根廷世界盃如火如荼,第一例試管嬰兒開始出現,而人類首次靠氣球橫渡了大西洋……這些事情或大或小,一隻肥貓的誕生混雜在這些事件之中,似乎毫不起眼,而其中哪些事情又註定會成為一對推動世界的蝴蝶翅膀呢?
  • 身邊的黑科技:餵貓神器 有貓臉識別功能
    相信除了狗狗之外,貓咪也是在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寵物,同時喜歡養貓的朋友都已女性居多。對於愛貓人士來說,當你去上班的時候肯定會很擔心家裡的小夥伴有沒有挨餓。不過現在有了這款Bistro智能餵食器你就不用再擔心了,它能幫你把貓咪照顧很好,絕對不會挨餓。
  • 那隻很長很長的貓,去世了
    雖然Nobiko並不是真正身長最長的貓,但大家心裡都默認它就是那隻很長很長的貓。很多網友為它P過照片,讓它看起來更長。長到聳入雲霄流浪貓的平均壽命只有3年,家貓的平均壽命也只有短短15年。想想這些年,我們熟悉的網紅貓一隻又一隻離開了地球。
  • 《貓的報恩》:作為報答,我愛上了那隻貓
    高中生小春從車輪下救了一隻貓,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黃昏降臨,巴隆變身貓男爵,小春向胖胖、男爵、多多求助,胖胖說她多管閒事,與多多打了起來。男爵提議去貓王國,胖胖不停抱怨,好不容易妥協後,小春叫了一聲肥貓先生,胖胖爆發,然而蛋糕立馬滅了心中怒火。
  • 別再焚燒電子垃圾了,讓機器來幫你回收 科學60秒
    「科學60秒」(60-Second Science)是全球最著名的科學英文廣播,由《科學美國人》出品,網羅全球最新奇的科學發現
  • 想和流浪貓做朋友,荷蘭工程師自製貓臉識別門禁|有毒周報
    來自荷蘭的軟體工程師 Arkaitz Garro 最近設計了一款貓臉識別門禁,當系統識別出 「正確的貓」 時,就會叫他去開門。幾年前,Garro 在陽臺上發現了這隻貓,但不確定它是否是流浪貓。後來他張貼了 「尋貓啟事」,發現此貓有主,不過對方很樂意 「共享貓咪」。為了不讓貓咪來訪時在門外苦苦守候,Garro 自製了這個貓臉識別門禁。他使用了一部帶攝像頭的 Raspberry Pi 迷你電腦,通過動態偵測和亞馬遜 AWS 的雲端圖像識別技術來對比貓咪的照片,如果確定是同一隻貓,系統就會發信息提醒 Garro 去開門。🐱:Open the door!
  • 治癒系:咕咕是只貓
  • 科學美國人60秒:運動手環並不能準確計算卡路裡
    This is Scientific American — 60-Second Science.
  • 【你瞅瞅】一隻減肥的貓.貓都瘦了,你還等啥呢!
    燕東e網(本溪門戶網)本溪廣播電視臺傾情打造權威網絡發布 強大粉絲陣容新聞爆料.慈善求助.特色推薦.合作推廣TEL:44899162 微信小號:bxmhw2013這隻貓憑什麼紅遍大江南北認識這隻貓嗎?不認識?你今天翻了新聞嗎?看了微博嗎?刷了朋友圈嗎?對!大家都在談論的不是某某明星!不管爸爸去哪兒!不談大盤是紅是綠!就是這隻減肥成功的喵星人!一開始他是一隻被遺棄的貓 (大概是因為太太太胖 )達拉斯獸醫診所的工作人員在一個破爛屋子底下發現了這隻大肥貓。數據是這樣的..
  • 科學解答:貓為何愛吃老鼠
    科學解答:貓為何愛吃老鼠 貓為什麼要吃老鼠,這是一個古老而有趣的問題
  • 貓影|內心狂野:《寵萌也瘋狂》01
    見過貓爬上兩層小樓嗎?見過貓用逗貓棒逗同伴嗎?見過小奶貓如何成長為孤獨獵手嗎?見過田代島上蠢萌的貓保姆嗎?……▼——精彩預覽——肥貓在兩層樓的飛簷走壁樓上有個檔道的還有個看熱鬧的高能有跳水的狗、當保姆的貓、身手了得的倉鼠、被獵物戲耍的貓,告訴你相思鸚鵡為何說話、貓如何用特殊的爪子在牆上直上直下、倉鼠為什麼把吃不下的東西塞一臉、和兔子究竟為啥跳。後面還有說秘魯「放養的寵物狗」、挖洞打洞的寵物兔、日本貓島上的野貓等等。
  • 「科學60s」:愛人的氣味最性感
    《環球科學》微信公眾帳號每周二、四、六推送「科學60秒」音頻廣播,用新鮮的科學聲音把你的耳朵叫醒
  • 失眠的人:如此臉盲,卻如此自信|科學60秒
    但站在他們的角度,他們努力想要弄清楚你的臉是不是和那頁紙上的縮略圖中的一樣,這可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人們常常意識不到自己的(認臉能力)竟如此糟糕。」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的認知心理學家大衛·懷特(David White)說。他甚至還測試過澳大利亞護照中心工作人員的認臉能力。「他們的表現並不比一群未經訓練的大學生好。」
  • 貓主的情人節!百合請迴避!
    毒理學專家、獸醫顧問亞歷克斯坎貝爾說:「百合花所有部位對貓來說都是劇毒的。如果貓接觸了百合,會迅速出現中毒症狀。而且是動物遇到的嚴重的一種惡性反應。」貓百合中毒的症狀表現為持續嘔吐、厭食、消沉,甚至產生嚴重的腎損傷,導致腎功能衰竭。出現這種情況應馬上把寵物貓送到獸醫那裡。超過6個小時,生存機率就很小了。在美國,早在1990年,就出現了第一例百合奪貓性命病例。
  • 一隻貓有兩張臉,世界上最罕見的貓——雙面貓!你見過嗎?
    神奇的是,在它的脖子處,又長了一團白絨毛,像戴了只領結的紳士貓,戴著變臉面具,要去參加今晚的舞會。是的,這隻雙面貓,已經當了好幾回父親了,將這優秀基因傳承了下去!Narnia的現任妻子看看他們,太有夫妻相了!
  • 闢謠:貓怕黃瓜這事,根本沒有科學依據
    結果,網友們就發現那隻貓「並不是一個人」,很多貓都出現了相似的反應。當月,Reddit上就出現了「黃瓜嚇貓」這麼個區塊。上面各方網友分享了許多的黃瓜嚇貓的視頻。基本上用的都是黃瓜,因為涉及形狀類似雞雞(如香蕉和假丁日)的視頻是要被咔嚓的。當然,媒體很快就聞風而來,於是有「專家」提出喵星人會被黃瓜嚇出精神病的說法。
  • 第三隻貓:想瘋了咖啡的虎斑貓
    今日賦英文打油詩一首<想瘋了咖啡的貓>,以表明一個不會畫畫的攝影師不是一個好英語老師。看這隻咖啡虎斑貓的臉,是覺得地球並不是一個特別適合居住的地方,需要每天咖啡下肚,才勉強可以打起精神來面對浮雲一日貓生一天。
  • 為潔癖正名:公共場所超 50% 細菌具有多重耐藥性 |「科學 60 秒」
    關注 領研網(ID: linkresearcher),訂閱最新「科學60秒」英語新聞,不再漏掉任何一次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