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17歲的馬拉拉成為最年輕諾貝爾獎得主。
現年60歲的薩蒂亞爾蒂與馬拉拉一樣致力於兒童維權。
據新華社電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亞格蘭10日宣布,把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兒童權利活動人士薩蒂亞爾蒂和馬拉拉,以表彰他們反對壓制兒童和青少年、為所有兒童爭取教育權所進行的鬥爭。
亞格蘭說,印度反童工活動家薩蒂亞爾蒂長期專注於維護兒童權益,反對使用童工、殘酷剝削兒童,並且對涉及兒童權益的重要國際公約作出了貢獻。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雖然年紀輕輕,但她已在最危險的情況下為爭取女童教育權戰鬥多年,成為女童教育權的一個主要代言人。
據挪威媒體報導,現年60歲的薩蒂亞爾蒂曾不顧死亡威脅,拯救了數以千計的被反覆販賣成奴的兒童。
馬拉拉現年17歲,是諾貝爾和平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她曾被塔利班武裝的子彈擊中頭部。她爭取女童教育權的名言是:鉛筆比槍枝更有力量。
馬拉拉
不惜生命為女童維權
「如果一代人沒有拿過筆,就會接受恐怖分子遞過的槍。」這是年僅17歲的馬拉拉的名言。馬拉拉的家鄉斯瓦特是巴基斯坦境內塔利班最猖狂的活動地區之一,在這裡女性受教育被嚴格禁止,違令者甚至會被砍頭。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馬拉拉不顧危險,在斯瓦特地區推廣女性教育,兩年前,她差點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馬拉拉的執著源自她的父親,她父親在當地開辦了幾所學校並擔任校長,在他的鼓勵下,馬拉拉一直努力在當地推動女性和女童受教育權。馬拉拉曾想學習醫學,但父親勸她,如果時機合適應該從政,這樣能讓巴基斯坦社會更加進步。
2009年是塔利班在斯瓦特最為肆虐的時期,當時,年僅11歲的馬拉拉就匿名為BBC烏爾都語網站撰寫博客,講述塔利班統治下的生活。
2011年12月,馬拉拉被巴基斯坦政府授予「國家青年和平獎」。在獲得肯定的同時她也成為塔利班的眼中釘。2012年10月,她遭塔利班槍手襲擊,子彈射入頭顱,傷勢嚴重,幸運的是救治成功,從此馬拉拉成了感動全球的女孩,她不僅受到歐巴馬的接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甚至將馬拉拉的生日7月12日定為「馬拉拉日」,以此推動婦女及兒童的權益維護。(王曉楓)
薩蒂亞爾蒂
幫助8萬童工獲自由
印度人薩蒂亞爾蒂今年60歲,與馬拉拉年齡相差幾十歲,卻同樣致力於兒童維權。
薩蒂亞爾蒂是印度著名的兒童權利活動家,他創立了著名的「地毯標籤」組織,這一組織的主要活動,就是監督和鑑定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國生產的手工地毯,是否存在剝削童工。
1980年,薩蒂亞爾蒂發起了「拯救兒童運動」。截至目前,這一組織已經幫助8萬名從事苦役的兒童重獲自由,並讓這些孩子重新融入社會,接受教育。
薩蒂亞爾蒂做過很多工作,頭銜很多,幾乎都與兒童有關。他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個機構的成員,也是「全球教育運動」主席。不僅如此,他還是很多國際組織的委員會成員,如「酷刑受害者中心」、「國際勞工權利基金會」等。
薩蒂亞爾蒂一直強調,童工問題不僅是人權問題,同時也是社會福利和慈善問題。勞工問題不解決,貧窮、失業、文盲、人口增長等社會問題將長期存在。
薩蒂亞爾蒂是第7名獲得諾貝爾獎的印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