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5歲的棟哥本名張傳棟,1999年從山東老家到凱裡當兵,期間結識了凱裡女孩徐海靜,2003年本該退伍返鄉的棟哥,卻毅然選擇留了下來,2004年他與徐海靜結了婚。「當時就覺得捨不得這裡的山水和這裡的人,就留下來了。」棟哥說。
此後,棟哥從事了各式各樣的工作,有中學老師、駕校教練、傳媒業等,可謂經歷豐富。但說到如今的賣滷肉,棟哥表示這還要源於他那愛吃的嘴。
原來,棟哥當兵期間,有位戰友的拿手絕活就是做滷味,雖然退伍後大家各奔東西,但時不時棟哥總要相約這位戰友一聚。「不為別的,就為了他做的滷味,我也必須得約他吃飯,請他做菜給我吃。」棟哥笑著說,因為自己實在是愛吃這位戰友的「獨門滷味」,於是在4年前,他便與愛人專門登門拜師向戰友學習了做滷味的方法。
方法倒是懂了,秘方也有了,但棟哥發現他們做出來的滷味卻總還是差戰友的那麼一點。最後棟哥琢磨著,這差的那一點味道應該是配滷料包的那鍋湯。
棟哥說,要做好滷味除了滷料的配方、原材料的選擇有講究以外,熬製滷味的那鍋湯也是極其講究的。為了能熬好這鍋滷湯,棟哥和愛人前前後後「養」了4年。功夫不負有心人,絕佳的湯底配上滷料後,做出來的滷味那真是地道。
棟哥的愛人徐海靜說,因為滷味做得不錯,所以很多朋友每周都會前來聚會,有的還買來生豬肉請他們幫忙加工滷製。再後來,代加工多了,身邊的朋友又鼓勵夫妻倆去街邊開個商店賣滷肉,但一想到家裡有兩個小孩,他們婉言謝絕了。
這時,本來就愛玩微信的棟哥發現,不少人都在微信上做生意。棟哥說,雖然自己一開始想用微信賣滷肉,但愛人並沒答應。「反正家裡做滷味的用具都有,我還想試一下。」棟哥說,2015年4月1日,他在微信朋友圈發出了第一條賣滷肉的信息。
讓棟哥沒想到的是,微信朋友圈一經發出,反響很不錯,第一天他就接到了近10個訂單。第二天,不僅忙壞了採購原材料的老婆,負責送貨上門的棟哥也差不多跑遍了凱裡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