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習俗 | 極限運動 | 熱點時事 | 人物 | 城市
鄱陽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同時也是中國第二大湖,有著「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的溼潤氣候,與鄱陽湖相依的九江都昌,有一個鄱陽湖的支流,叫馬影湖。如果說鄱陽湖是候鳥王國,那麼馬影湖就是候鳥的王宮。
在這裡,有那麼一批護鳥人,常年守護著來到這裡繁衍過冬的候鳥。
長按識別二維碼,觀看影片
每周四上午10:00優酷旅遊獨播
大疆傳媒微信訂閱號同步推送
今年已經72歲的李春如,曾經是位醫生。
90年代的水杉樹(民間稱沙樹)能賣不少錢,當時當地農民建房時橫梁用的都是水杉樹的木材,相比於縣城裡的其他人,李春如讀的書比較多,看準了商機後他便把自己家200多畝的地全種上了水杉樹。
到了1983年,這片水杉樹吸引了一群小白鷺,這群潔白的精靈們將蛋下在了這裡後,認為野鳥蛋營養價值高能賣不少錢的老百姓們便成群結隊地去掏蛋,當時一顆蒼鷺蛋賣100塊錢,一隻小鳥仔160塊錢。
除了被偷蛋,這群白鷺們還要遭受天災,因為鄱陽湖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到了夏天就容易刮四五級的大風。有一回大風過後,李春如從山上撿回了300多隻受傷的小鳥仔,醫者仁心的他無法看著鳥就這麼死去,於是就自己動手替小鳥們包紮傷口,自此開始走上了救治候鳥的漫漫長路。
當年,偷鳥賊們偷到李春如的這塊樹林時,他口頭制止了這些人,並向縣政府求助,在政府的保護下,這片樹林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入駐。
然而好景不長,因為候鳥越來越多,媒體的報導也曝光了這個地方,偷鳥賊悄悄地又來了。
「當時為了制止這些人偷鳥,我這兒被刺了一刀,這兒也被刺了一刀,到現在還有疤。」李春如指了指自己的右臉和大腿。
李春如守護候鳥35年的時間裡,湖裡的魚被吃光了,他就自己買幾千斤的魚和糧食撒在湖裡和湖邊上,「我去年就買了1600斤魚撒到湖裡讓它們吃。」
曾是醫生的李春如,治了35年的鳥,卻從不認為自己是獸醫,「我用對人的方法在醫這些鳥。」
2012年,鄱陽湖國家保護區抓到兩隻已經奄奄一息的東方白鸛,緊急通知李春如前去參與救治。李春如來到現場一檢查,發現東方白鸛的口中流出了粘液,他把它的口扒開,一股銅味撲面而來,「腸胃發炎,熱暑原因,暑天電解質混亂,產生酸中毒。」分析過後,他便用6ML的葡萄糖和4ML的鹽水給它輸液,輸了第一次後這隻白鸛便自然地站起來了,輸到第三次後就可以用口頭補液了,休養了整整10天後,兩隻鳥都活了。
「鳥它是真的通人性的。」李春如撫摸著因為先天性殘疾的夏候鳥,他養了它16年,餵了它16年,也找到了夏候鳥之死的原因。
這種夏候鳥的上喙會隨著其年歲漸長而慢慢向上翹起並鈣化,久而久之便無法自行進食,只能活活被餓死,所以官方記載夏候鳥的壽命大概只有8-10年,「而實際上它們能活到十幾年,你看我養的這隻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李春如對我們說道。
前幾年,他在之前救過的一隻蒼鷺的腳上綁了條紅絲帶,之後的每一年這隻蒼鷺都會來李春如的鳥醫院屋頂上盤旋三圈,離開時也會在屋頂上盤旋片刻才肯離去。
「所以您還是會很捨不得將它們放回大自然的。」
「對呀,很失落,但是我要保護它們的野性、野趣、野樂。」
去年他還放生了一隻小白鶴,這只在李春如家裡住了97天的白鶴被放生了還不肯走,天天跟著他去巡湖,於是李春如只好又在外面給這隻小白鶴送了兩個多月的食物,它才慢慢接受了野外的生活,向北歸去。
「我想這小白鶴還是要回來,它一定會回來的。」
過了兩個月,李春如真的在畲山湖邊碰到了它。
「我一直叫小白呀小白。」
「它還記得您嗎?」
「記得,它記得,它飛過來了,它又回來了。」
長按識別二維碼,觀看VR版影片
你可能也會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