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記者在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看到:成群結隊的豆雁已經抵達這裡,它們在初冬的衡水湖畔悠閒地棲息、覓食,給冬日的湖面增添了不少動感與活力。衡水湖保護區管理處負責人介紹,日前,已經有一萬多隻候鳥飛抵衡水湖,主要以豆雁為主。隨著氣溫下降,來衡水湖棲息的候鳥還將陸續增多。
衡水湖是由草甸、水域、林地、灘涂、沼澤等多種生態環境組成的天然溼地生態系統,是多種候鳥南北不同遷徙路線的密集交匯區。近年來,隨著衡水湖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生態修復步伐的加快及相關執法保護監督工作的推進,衡水湖的鳥類數量在呈遞增趨勢,每年有上百萬隻候鳥選擇在這裡棲息、停歇、嬉戲、覓食,包括鷗類、秧雞類、雁類、鶴類、鸛類等眾多鳥類。
近日飛抵衡水湖的這些鳥分別來自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及蒙古東部、俄羅斯東部等地。若氣溫持續走低,它們將繼續南遷越冬。為給這些候鳥營造一個安全歇息、覓食的適宜環境,衡水湖管委會加強了對鳥類棲息地的巡護力度,嚴厲打擊非法獵捕鳥類行為,切實做好野外防火工作,並在主要鳥類棲息地投放食物,供過境和越冬鳥類覓食。在此,提醒廣大遊客,觀賞鳥兒時應保持一定距離,不要驚嚇、喊叫、驅趕鳥兒,做到友好文明觀鳥。涉水觀察拍攝鳥兒的攝影愛好者更要注意安全。
來源/衡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