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孩子在這個時間睡覺,長得更高更聰明,家長要早點知道

2021-02-23 開心媽咪範

大多數人都知道睡眠對孩子的成長發育很重要,但是根本不知道應該讓孩子睡多長時間合適,什麼時間段睡覺最好。讓孩子早點睡,孩子睡不著,等孩子困了再睡,可能就已經很晚了。


孩子究竟要睡多長時間?


其實早在2015年,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就已經根據專家的研究成果,對不同年齡層的人群提出睡眠時長的科學建議,如下圖所示: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身高70%是來自父母的基因,而還有30%是取決於後天的外在因素,其中睡眠最重要。影響身高的因素是身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情況,而生長激素是在睡眠中分泌的。

從上圖可以看出,生長激素的分泌21點是個高峰期,早上5點是個高峰期,這兩個時間段的睡眠對長高尤為重要。

但是生長激素的分泌是有前提條件的,只有進入深度睡眠之後才會開始分泌,而人在入睡半小時至1小時才進入深度睡眠。因此專家建議:孩子睡覺的「黃金時間段」是20:30-21:30。


睡眠充足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1、孩子長得高又快


充足的睡眠對孩子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身體發育得好,身高比一般孩子長得更高更快。保證孩子在身體生長激素分泌的兩個高峰期入睡,時間長了與同齡孩子就能看出身高差距。


2、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大腦在睡眠中處於休息放鬆的狀態,大腦休息好,第二天精力很足,學什麼、記什麼非常快,而且能更好地思考,反應速度加快,對於老師和家長說的話,記憶力更深刻,孩子更聰明。


如何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孩子睡得好才能長得更高,可是有的孩子到了睡覺的時候就是不睡,精神得很,應該如何養成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呢?不如試試以下4種方法:

1、養成規律睡眠作息


給孩子制定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堅持按照作息時間來做,讓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這個需要父母嚴格把持,慢慢改正孩子的睡眠習慣。可能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是最晚最好也不要超過10點。


2、父母以身作則


孩子晚睡的原因也受到父母的影響,爸爸媽媽每天下班回來,吃飯、收拾房間、洗漱、再看會手機就已經10點多了。想要孩子早點睡,爸爸媽媽首先應該以身作則得養成早睡的習慣。


3、安靜的睡眠環境


孩子睡覺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孩子的睡眠環境安靜舒適,孩子不受外界聲音的打擾,睡得會更快一些。


4、讓孩子有睡眠意識

父母在孩子睡覺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親子活動,讓孩子有一個睡眠意識,當做一件事情養成習慣之後,孩子就明白這是要睡覺的意思了。

可以給孩子講個睡前小故事,或者和孩子一起玩個小玩具,芳芳建議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做一些腦力開發小遊戲,一邊培養了孩子的睡眠意識,同時又開發了孩子的大腦潛能,同時更加促進親子間的感情。

相關焦點

  • 睡覺前不要讓孩子玩手機:影響睡眠
    這個星期,有研究人員表示,兒童在睡覺前使用或接觸手機或平板電腦等,會影響睡眠,並呼籲教師、醫療保健人士、家長都重視這個問題。© iStockPhoto.com加拿大廣播公司報導說,在本周發表在 JAMA Pediatrics 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表示,有大量而且一致的證據表明,睡覺前接觸或使用移動電子設備,會影響睡眠的時間(正常睡眠定義為兒童不少於10小時,青少年不少於9小時)以及睡眠的質量,往往導致兒童在白天嗜睡。
  • 英研究:Omega-3魚油不能讓孩子更聰明
    一說補點什麼提高孩子智力,很多媽媽肯定會想起深海魚油、Omega-3脂肪酸之類。
  • 混血兒比常人更高更聰明?!
    -「好好吃!」-「我是吃貨,這個秘密竟然被你發現了!^^」-「出門當然要打扮的美美噠~」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科研人員經過大量的調查和研究後發現,兩個人的基因相差越大跨種族情侶,所生出的孩子會相對來說更高,更聰明。
  • 研究:穿襪子睡覺有助早點入眠,多睡32分鐘
    穿襪子能提早入眠,睡眠時間多了30分鐘 《生理人類學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穿襪子睡覺對睡眠有明顯的助益。研究者請6名20歲左右的男性,分別比較有沒有穿襪(使用的是材質較軟、彈性較小、專用於睡覺的襪子)對睡眠的影響。
  • 英語短文之我們的世界 : 多種語言的人更聰明嗎
    會多種語言的人更聰明嗎?In the early nineteen fifties, researchers found that people scored lower on intelligence tests if they spoke more than one language.
  • 新研究表明: 新生兒體重越接近這個「數」,智商可能越「高」,不是6斤
    對於每一個父母來說,都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得聰明伶俐。畢竟所謂的「贏在起跑線上」也表現在剛出生的階段。人們都說「吃啥補啥」,所以大部分的孕媽媽想著在孕期多吃東西,補充好孩子的營養,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事實上,除了遺傳,孕期的營養缺失給予孩子大腦發育的大部分能量。可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有些孕婦不注意飲食控制,一味的補充營養,生下孩子變成「大胖小子」,這也是不利於孩子智力發育的。
  • 不爭的事實:中小學上下學時間,並沒考慮家長上下班時間,心寒
    沒有哪個公司可以養閒人的,所以這個問題就來了,那要是這麼說,很多職場的父母都會覺得那你讓我們怎麼辦?總不能那麼小就讓孩子一個人上下學吧!有任何事情也要以公司為重拋下孩子吧!不爭的事實:中小學上下學時間,並沒考慮家長上下班時間,心寒首先,現在每個學校附近都會有很有很多小飯桌,或者是一些幫助你接送孩子,但是你們是要付錢,而且還會幫你們看孩子寫作業的地方。
  • 愛運動的孩子將來工資更高--芬蘭教育(10)
    馬拉松運動員:知道不知道有的戀愛是一場馬拉松式的?小夥子:戀愛時間長那又有什麼關係?馬拉松運動員:你有了女朋友,開始陪女朋友逛街你就知道了。小夥子有點兒一頭霧水。馬拉松運動員:逛一次街可能就是一場馬拉松,可能還要為女朋友拎包。沒有體力能應付得了嗎?
  • 研究表明:病毒的活躍期很長, 人體清除病毒至少需要30天!
    ,在首次出現症狀後4周或更早的時間內,已經確診者應該再次進行PCR測試,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感染風險。研究人員警告稱,目前還不知道一個人在恢復期的傳染性有多強。研究人員表示,準確評估人體清除病毒所需的時間是遏制感染風險的關鍵,這也可以幫助減少患者的強制隔離期。研究人員對義大利Reggio Emilia地區的4538名居民進行了跟蹤調查。
  • 孩子吃飯香,睡覺不蹬被,個子還猛長
    要說現在的孩子有什麼可吐槽的,很多寶媽都有共鳴:皮,難帶,還動不動就感冒生病。
  • 熊孩子的紅包要不要「沒收」?過年壓歲錢,家長要「取之有道」
    因此年齡較小的孩子,壓歲錢要讓家長暫管起來,而當孩子長大之後,受到系統的教育,父母給孩子上了理財課之後就可以把紅包交給孩子保管了。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保管這筆錢,金額多的一部分放在父母手裡,零頭的給孩子做自由分配。家長也可以直接帶著孩子到銀行理財,讓孩子知道錢都去了哪裡,怎樣存會有利息,教會孩子理財的道理。
  • 教師夫妻在家給自己孩子補課,家長去教育局舉報了?網友:大千世界
    教師夫妻在家給自己孩子補課,家長去教育局舉報,這件事到底誰對最近有這樣一件事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那就是放假期間某教師夫妻在家裡給自己孩子補課,可這時候有位家長心裡不平衡了,覺得教師只知道照顧自己孩子,因此家長就去教育局舉報了,並提議教師子女升學需要更高的分數,這樣才更公平一點。這件事到底誰對?
  • 家長必看:近視的孩子為什麼要定期檢查視力?
    長按上圖二維碼加入中國最大最專業的愛眼護眼平臺臺北衛生局於2015年製作了一部公益短片,標題為《誰偷走我的光》;講述了臺灣一位因高度近視而罹患青光眼、最終失明的年輕人,他叫甘仲維——這部短片提醒所有近視一族,尤其是近視孩子和他們的家長
  • 開學在即,孩子調整作息需要過渡期!
    還有一個星期就要開學了,林林的媽媽想調整一下孩子的作息,提前為開學作準備,可是早上要叫林林起床時卻遭到了姥姥的反對:
  • 研究表明:腎不好,易中風
    近日中國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檢驗科的劉豔瓊(音譯)發表在《美國腎臟病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腎結石會增加人們患上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
  • 家長注意:別讓孩子喝這種飲料,有猝死風險!
    在加拿大隨便一個超市,都至少有四五種能量飲料可以選擇購買。有許多未成年孩子在買飲料的時候,很可能就被能量飲料的「炫酷」外包裝給吸引。但現在,加拿大兒科醫師協會正式發布公告稱:「我們意識到,運動飲料、能量飲料有多麼流行。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購買這些飲料。但是因為這些飲料有害,因此我們(眾多兒科醫師)要聯合起來發布聲明,告訴社會這些飲料會帶來哪些問題。」
  • 兒醫在線丨孩子夜間咳嗽不止?家長應警惕過敏性咳嗽!
    網友ぐ金ぐ:孩子8歲,感冒快一個月了沒好利索,中間快好了出去運動又涼著了,前幾天鼻塞、流鼻涕,睡覺明顯鼻子不通氣,現在睡覺不鼻塞了,但每天偶爾咳嗽都有痰,睡覺能聽見嗓子有痰音,應該吃什麼藥呢? 網友火小姐:孩子到醫院靜點,醫生經常囑咐我們不能超過24小時,這是什麼意思?程創新:這個通常是指需要做過敏試驗的抗生素,時間要以打完抗生素的時間算起,次日靜點時間不能超過這個時間。第二天靜點時間可以提前。
  • 廣西3歲女童吃了這個,一時間生命垂危!融水家長常給孩子吃…
    些家長喜歡給孩子吃瓜子、花生米等食物,但可要當心了。廣西3歲女童甜甜(化名)就因一顆花生連續病了一個多月。
  • 早點 | BBC:研究發現植物能為人減壓
    研究表明,在光禿禿的前花園種上幾株植物可以幫助減輕人們的壓力,讓人們感覺更快樂。來自皇家園藝學會的勞莉雅娜·蘇因·查明-普伊(Lauriane Suyin Chalmin-Pui)是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她說,這項研究對公共政策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