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微軟E3展前發布會的ID@Xbox獨立遊戲環節上,我們看到了來自Compulsion Game的作品《少數幸運兒(We Happy Few)》。這款遊戲的畫面風格詭異卻令人印象深刻,每個人物臉上咧開的大嘴似乎在笑著,而隨手的藥片雖能讓人保持快樂,但卻模糊了現實的影像,這與阿道司·赫胥黎的政治諷喻小說《美麗新世界》如出一轍,濃濃的「反烏託邦」思想躍然熒幕之上,同時這款遊戲的美術風格也與《生化奇兵》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遊戲的主人公名叫Arthur Hastings,他只是一名市政廳裡的小職員,每天的工作就是抹去報紙上「不快樂」的新聞,從宣傳視頻中就看到他拒絕服用「快樂藥」。一旦停止服用,他的表情和表現很容易就被同僚和警察發現了,如果你繼續拒絕服用藥片,則會被定義為「令人沮喪的人(Downer)」。但對於Arthur來說,當他停止服用「快樂藥」後才看清了這個扭曲的世界。
而對於這款獨立遊戲的具體遊玩方式,我們知道的信息還是較為模糊,E3現場的試玩Demo會向每個玩家介紹遊戲中的關鍵元素,但遊戲展開的城市「惠靈頓威爾斯」會在你每次重新開始遊戲時發生變換。以此看來,我們可以稱《少數幸運兒》是一款RogueLike遊戲。同時,隨著遊戲城市環境的改變,大家每次遊玩的體驗都會不同。當我們向Compulsion Game的文化總監Sam Abbott問起遊戲的具體情節時,他選擇了保持沉默。
但Abbott卻說明了他們在敘事手法上的目標:「我們希望玩家在玩過《少數幸運兒》後能將故事成塊地理解,而不是斷斷續續的。同時,在通關整款遊戲後,大家也會被這個遊戲的完整故事所震撼到。」儘管《少數幸運兒》的製作團隊人數較少,但最初在決定製作時,他們就希望能給玩家帶來一個廣闊、沉浸感十足的世界。
Abbott對《少數幸運兒》的地圖系統解釋說:「在遊戲每次開局生成的環境能帶給玩家一種錯覺,以為除了現在能探索的地點外,還有更多空間與城市,這樣的錯覺能讓玩家在每次進入新場景時都有新鮮感,對於Compulsion Game的小團隊來說已經不錯了。我們沒有育碧或Bungie的大型團隊來製作類似《全境封鎖》或《命運》中的開放世界,所以利用了全部能力來製作這款遊戲。」
早在2015年的PAX遊戲展上,部分Kickstarter支持者就已經體驗過這款遊戲了。而在今年我們也無需多等,《少數幸運兒》將在7月26日登陸Steam的搶先體驗與Xbox預覽遊玩(具體售價暫時未定)。屆時,大家都能體會到我們在E3現場玩到的內容:Arthur成功逃出了市政廳,但玩家需要穿過城市中的各種區域最後來逃出這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詭異城市。
《少數幸運兒》的搶先體驗內容約佔遊戲整體的40%,其中對於故事劇情的講述會比較少,並且不會包括所有可探索區域和道具及素材。完整版遊戲預計會在2017年第一季度發售,同時製作組也會實時根據大家在Steam和Xbox Live上的反饋來修改遊戲內容和開發計劃。Abbott也對大家即將體驗到的遊戲內容充滿信心,他相信大家在體驗後肯定會第一時間發表各式各樣的反饋。
不過,搶先體驗版本肯定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並不會適合所有人,對於喜歡完整體驗遊戲劇情與故事的玩家,可能並不適合去遊玩搶先體驗版本,但你的關注點放在遊戲系統設定並希望看著遊戲一步步完善起來,那麼搶先體驗會十分適合你。但我們在現場體驗後,發現「生存」是整款遊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整體故事雖然佔據了《少數幸運兒》的一大部分,但遊戲並不會強迫你去完成故事主線,這已經和大家一直相比較的《生化奇兵》區別開了。
Abbott在被問到有關於《生化奇兵》相似的問題時,回答說:「雖然很人說《少數幸運兒》的美術風格與《生化奇兵》十分相似,但實際上我們的藝術指導Whitney並沒有接觸過這款遊戲,不過反烏託邦的理念在這兩款遊戲中都有很多體現。對於這樣的巧合令大家開始比較也不是沒有道理。但當你正式上手玩到這款遊戲時,你能十分明顯地發現它們的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