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老影院,一位老畫師,一份堅持

2021-02-22 北方中徵徵信

如今的電影院,大多都已經進駐各個商業中心升級成為影城,寬敞舒適的休息區,方便快捷的網絡購票,大大小小若干個放映廳,3D4D5D效果到IMAX巨屏,都已經成為了標準配置。

而在臺南,卻有一家電影院反其道而行,仍保留著老戲院的風格──「全美戲院」。一家從1970年開始,專門放映二輪影片的老影院。

沒有電腦輸出的門票,而是人工蓋章的戲票,沒有舒適的多功能座椅,只有樸素的金屬椅子,沒有飲料零食的販售區,而由員工扛著木箱在觀眾席間巡梭銷售。這裡的一切都像時光倒流般,仿佛回到了半個世紀前。

除了懷舊的設施、布置外,「全美戲院」最復古也是最讓它名聲大噪的,就是電影海報。這裡是臺灣最後一家仍然堅持手繪海報的電影院。

一幅幅不輸於印刷品,而又呈現特殊色彩韻味的手繪電影海報,就出於下邊這位貌不驚人的大叔手中。

顏振發,臺灣最後一名從事手繪電影海報的專職畫師,18歲入行,今年64歲。在電影行業全盛時期,每月要畫二三百幅海報。如今為了配合「全美戲院」的檔期,每周仍需保持2至3幅的進度。小小的影院沒有專門的創作空間,大門外馬路邊上就成為了他的工作室。

幾十年的技藝磨礪,讓他的畫工爐火純青。如今的他除了堅持手繪海報的創作,還在周末開班教授學生繪畫。

顏振發回首他40多年的職業生涯,很懷疑是否有人會追隨他的腳步,成為全職的手繪電影海報畫師,「這是艱苦的工作,需要非常大的耐心。但我也很高興能向愈來愈多的人,傳播我對繪畫的喜愛。」


·中華徵信所(臺灣) HTTP://WWW.CREDIT.COM.TW/

·北京中徵&上海中徵 HTTP://WWW.CCISCREDIT.COM.CN/

相關焦點

  • 一份水果飽含鄰裡情,一份堅持彰顯助鄰心
    在江灣國際公寓社區就有這樣一位居民,每到炎炎夏日,她就會給社區的獨居老人們送去當季水果,為老人們的晚年生活帶去快樂和美好的同時也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多彩。她,就是施繼萍。初見施繼萍,完全看不出她已經57歲了,給人的感覺充滿活力,心態十分樂觀。施老師有顆溫柔又善良的心,截止到今年為止,她已經連續5年堅持為社區裡的獨居老人們送上應季水果表達自己的一份愛心。
  • 國內現存最老的電影院 | 哈爾濱和平藝術電影院歷經四個朝代
    當時命名為「熱烈喝彩」電光影院。現位於南崗區奮鬥路337號。它歷經晚清、民國、偽滿和新中國四代,是國內現存最老的電影院。和平藝術電影院歷史悠久,其建築仍保留原有的典型歐式風格,建築面積1447平方米,影院內為上下2層,現有固定座席664個。改造後的和平藝術電影院成為國內13家影院之一、全市唯一一家可上映國外藝術影片的專業影院。
  • 杭州唯一一家通宵營業影院「星際匯」亮相武林商圈
    9月21日,在杭州劇院的三樓將開一家奢華影院會所「星際匯」,這家影院的落地背後不僅有著阿里集團的影子,也體現了杭州影院競爭已經進入了小眾化、精品化時代。   星際匯是由杭州星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斥巨資打造,歷時半年多的精心雕琢,坐落在武林的核心地段。
  • 老木匠2017尾牙宴暨2018迎新晚會
    為了更好的總結過去,贏在未來,2018年1月26日,漳州市薌城區老木匠木業有限公司在金源廣場華源大酒店隆重舉辦2017尾牙宴暨2018迎新晚會,公司所屬各部門員工共計百餘人齊聚一堂,歡度年會。  年會由一段VCR播放拉開序幕。開場年會倒計時,展示老木匠各部門工作情景,與及「全力以赴,共創未來」的宣言。
  • 人生80才開始,17位不老騎士的詩和遠方
    不久前,椿齡薈的長者在一起觀看了一部名為《不老騎士》的紀實電影。觀影之後,長者們深受觸動,感慨良多。那麼,你是否也想知道電影中的不老騎士們,都有哪些不平凡的故事,在環島之旅中,都經歷了怎樣的困難,又收穫了什麼?《不老騎士》講述的是寶島臺灣的17位長者,為了圓一個夢,騎著摩託車開始了13天的環島之旅,去完成那長達1139公裡的旅程!
  • 【丹東市】老畫師通霄創作 奮筆做畫戰疫情
    陳老眼睛高度弱視,又邀請了街道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羅世禹到家裡,為他的畫面寫字配詞,希望能用於街道防控宣傳工作和青少年宣傳教育工作。陳老說,我老了,眼睛看不清東西。
  • 惠州老汽車站如今好冷清,整條街只有一家店營業
    今天路過鵝嶺立交老汽車總站那邊,看到立交橋下的花圃已經在清拆,西子也有不少網友分享了圖片,想必不久之後二層圓盤就會拆除。原來不知不覺中,老汽車總站已經搬走差不多2年,惠州的老城區,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位於飛鵝嶺下的惠州市客運總站成立於1950年1月,於2018年搬遷至新汽車站,當時對於老車站地塊的相關規劃是:已納入飛鵝嶺公園建設規劃中,計劃建設成為東徵革命廣場。
  • 老上海戲院 | 平安電影院
    「平安電影院」代表了老上海一個時代的縮影。它的前身為安凱第商場,三十年代是西班牙駐滬領事館所在。安凱第商場1939年,美商雷電華影片公司葛安農、勃力登投資將大樓底層安凱第商場改建為平安大戲院,是一家小型的二輪影院
  • 霸州驚現「巨額財富」老存摺,藏匿39年
    點擊上方藍字「霸州123」關注我們輸入"電影",查詢霸州數字影院
  • 【伊犁老故事】孫守為:老院子的記憶
    老院子周圍,有好幾個民族的鄰居。    我們家南邊前院,是錫伯族高秀芳帶著兩個孩子,男孩哈吉,他姐姐忘了叫什麼。高秀芳的外孫女蕾蕾,曾是我大姐的孩子小蓉極要好的玩伴。    東邊相鄰的是家維吾爾老漢,女人比他年輕好多歲,家裡極愛乾淨,門口和院內啥時候都是一片樹葉沒有。
  • 王順德:我用40年的堅持,只為續寫不老神話
    有人說成功很簡單,因為他們懂得堅持,有人說成功太難,因為放棄是他們的習慣。他每天堅持在健身房待上兩小時,他用40年的兩小時,每周一次速滑。他不愛看電視,更不愛打牌,唯一的愛好運動,他用大半輩子來堅持。最終實現了他的舞臺夢。試問,又有多少人能用40年,去匯聚心中的那份力量。
  • 交大西遷老教授送出一份特殊禮物
    11月16日下午4時,經過改造後的西安交大三村家屬院東大門正式落成, 91歲的盛劍霓、90歲的陳瀚兩位交大西遷老教授和70歲的退休教授申曉瑩專門被項目方邀請參加了簡單的落成儀式,並與項目施工方的工作人員合影留念。「我們生活在一個最幸福的時代,特別是生活在西安交大的老教授們感受最深,現在政府出資進行老舊小區改造,讓我們的居住環境煥然一新,大家都感覺非常好,非常滿意。」
  • 執著的老鄧
    老鄧迎上老田的目光。「那你說是啥?」老田依然堅持自己的判斷。「我覺得是錢,兩箱子錢。」老鄧語氣很堅定,隨即轉向賀警官:「等會審訊咱們先從簡單問題開始,摸摸對方的路數,找準時機把問題拋出去,詐一下,看他的反應。」審訊已進行一個多小時,剛好路過的老田只聽裡面一聲大喝:「楓哥在哪?200萬在哪?」
  • 到底,多大年紀才算老?(深度好文)
    十年前,我去採訪一位離休老幹部,他當過多年的縣委書記,是那種到了村裡就拉起架子車和農民一起幹活的領導幹部。年近八十的他對我說:「我個人的體會是,人在75歲以前沒有老的感覺,體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時候一樣。過了75歲以後,才真是老了。」
  • 懷念老吳叔 || 袁高良
    記憶中最多的就是老吳叔背著背簍或扛著扁擔,叼著菸袋去放牛羊。由於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他放牛回家也沒有確切的時間,什麼時候牛吃飽了自己往回走,他才背著或擔著柴草跟著回家,回家就坐在那磨得光亮的門檻上吸菸或吃飯,往往是別人吃晚飯他才吃午飯,好像永遠不餓,也是不緊不慢的!除養牛羊外,他也喜歡養別的小動物。
  • 不老騎士——人會老,但夢想不可以老!
    那我肯定要跟你翻臉,不光翻臉,我還要送你一個白眼你是沒有見過什麼叫「不老騎士」!你是沒有見過什麼叫不朽青春!你是沒有見過什麼叫活的漂亮!你就是……趕緊來看看這些「不老騎士」活得咋著瀟灑吧!「這點雨都不算啥,我們還冒雨騎行到開封呢!」鄭州市老年騎協和諧隊林隊長說,他們凌晨4點半集合完畢,7點半就騎到了東區。
  • 澄海東裡這位老阿姨火了!
    短短六字一股暖意在朋友圈不斷流動激起了多少人的騰騰熱血昨天上午8時許,汕頭市公安局澄海分局東裡派出所民警正值換班之際,一位頭戴鬥笠,衣著樸素的老阿姨匆匆走進值班室,問了一句:「這裡是派出所嗎?」見民警回答是,老人家隨即從兜中掏出一疊錢放在前臺,轉身就走。值班民警見狀,趕緊拿起錢追了出去,向老人詢問究竟。
  • 憶舊|老冰棍
    他十幾年他鄉闖蕩,終於回鄉創業了。在生產的名目繁多的冰激凌中,只挑了一盒老冰棍,託人送給她。她剝開老冰棍菊花黃色的包裝紙,露出的是一塊長條形白璧一樣的冰棍,淡淡的白,淡淡的清,只形狀似乎比當年的瘦了些,像沉在水底的白月牙。此時,樓外的蟬鳴一聲聲穿過厚重的枝葉叢,直往雲霄處去,執著、熱切、強勁,仿佛千萬顆跳動的心。她想起蟬其實是一種寂寞而充滿悲情的昆蟲,在黑暗的地底下沉默多年,只為了最後在枝上那一季的深情表白。
  • 老鄭州燴麵館一家五口感染細節透露!關於在外就餐,醫生提出幾點建議
    來源: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一家五口接連確診讓距新發地五公裡的
  • 辛集故事 | 老鱉精的傳說
    當地有一家住在湖邊的人家,雖然貧窮但為人卻是忠厚老實,樂於助人。有一天老鱉精化作白鬍子老頭帶著一個碗到這家借一碗米,女主人忙接過碗回到屋子裡找米缸去給盛,雖然家裡貧窮存米不多,也還是有半淺不滿的半缸米,女主人心裡想著盛一碗米還是足夠的,但沒想到小媳婦一瓢一瓢把缸裡的所有的米都盛到碗裡,碗還是沒滿,最終小媳婦把沒有盛滿的半碗米端給了這個白鬍子老頭,很不好意思的說家裡就這些米了,白鬍子老頭也沒說什麼,就端著這半碗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