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遇到各式各樣的醫生,他們或平和或暴躁,有時讓我們鬱悶,有時讓我們溫暖。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位老醫生,讓人窩心。大家也別忘了咱「2015武漢百姓最信賴醫院(醫療機構)」的大眾評選投票,請戳:
武漢人,你心中哪家醫院最靠譜?大眾評選,怎能少了你的參與!
邵金鳳攝。
昨天早晨7時半,78歲的湖北中醫大師陳如泉像往常一樣到省中醫院花園山院區門診。不少病人注意到一個細節:他的左手臂打著夾板。
一問他才說,前晚和老伴散步時被一輛麵包車擦碰到,結果左手骨折。
22日晚上10點,陳如泉和老伴在積玉橋附近散步,被一輛疾馳而過的麵包車颳倒,導致左手肱骨粉碎性骨折。事後,肇事車輛停也不停迅速駛離。陳如泉被老伴扶起後,默默去了骨科就診,沒有想著追責。
陳如泉的左手肱骨粉碎性骨折,如果做手術可以一次性解決問題,但要休息一段時間,至少得1個月。也可以採取中醫的保守治療,先打上夾板,恢復得會慢一些,但日常工作可以兼顧。陳如泉沒有多想,就選擇了保守治療。
他告訴長江日報記者,那麼多病人等著就診,網上掛出去的專家號怎麼辦。當醫生,這樣做是應該的。
45歲的患者劉冬雲看到陳如泉帶傷坐診,眼中泛出淚花。
、
資料圖。
他是一名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骨髓失去了造血功能,靠源源不斷的輸血維持生命,過去已花了數十萬元治病沒有起色。
這半年在陳如泉這裡開中藥,沒有再輸一次血。昨天,他複查血小板發現,指標已從最初的5個單位上升到77個單位。
劉冬雲還向記者講述了一個細節,有一次他身上錢不夠,開的藥拿不全,陳如泉見他面露難色主動問起,得知情況後從自己荷包裡拿錢補齊了藥費。
「我祝願這樣的好醫生長命百歲,患者才有福。」劉冬雲說。
55歲的郭女士家住陽新縣白沙鎮,為了不耽誤看病,她天不亮就出發,輾轉3個多小時才能趕到醫院。好在,不論掛不掛得到號,陳如泉都不曾拒絕過。
資料圖。
兩年前,郭女士診斷出甲亢性突眼,眼睛腫得像桌球,小孫子看了害怕,不讓她抱。因為視力微弱,她每天枯坐家裡,覺得日子過得很沒意思。
去年9月,她第一次到陳如泉的門診,陳老檢查後安慰她——「沒事兒的,看得好」。郭女士當時就流淚了。如今,她各項指標恢復正常,每半個月複查一次,因為住得遠,搶不到號是常有的事。
「考慮到陳老年紀大了,醫院給他每次門診限號50個,但老人很任性,根本限不住。」甲狀腺科汪護士長說,如今陳教授每周四次專家門診,一周門診量約300人,一年下來要看1萬多個患者。
由於「肆意」加號,上午的門診經常延時到1點多才能結束。前兩年,陳如泉因為心臟問題在亞心住了院,如今坐得久了非常疲勞。「看到等候的病人,我不知道該不該放他們進來,擔心陳老太累,又怕對不住病人。」
每周他要坐診4次,一周的門診量約有300人,一年要看1萬多名患者。他從不拒絕患者,有患者沒掛上號找來就儘量加號。
昨天上午,鑑於陳如泉的「特殊情況」,汪護士長硬著頭皮拒絕了最後幾個病人。中午1點,陳如泉得以「提前」下班,吃上了盒飯。
看後是不是很感動,好醫生常在,願他健康長壽,為他點Zan!
出品:長江日報全媒體
來源:長江日報記者 劉睿徹 ,綜合武漢晚報
編發:耿尕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