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月14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王敏 張全錄)夜深了,早已下班的武漢市肺科醫院醫生梅春林卻沒回家,反倒在辦公室做起針線活。原來,她是在為一名患者縫製小背包。
患者小偉(化名)患結核性腦膜炎,導致顱內持續高壓。在該院經腰椎穿刺置管術引流腦脊液到體外,來緩解顱內高壓。這一治療方式,管路上器件繁瑣、精密又昂貴,導致他翻身、如廁都容易誤碰,一旦脫位或損壞則可能危及生命,小偉不得不小心翼翼。梅春林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決定加班為他縫製一個管路收納袋。
「我是4日晚上發現他的。」梅春林說,那天她忙完工作正準備下班,看到26歲的小偉拖著近兩米長的導管,在媽媽的攙扶下去上廁所。她了解到,小偉是一名全身播散性重癥結核病患者,其中腦部病情最重,醫生剛為他做完腰椎間穿刺置管術,從他的腰部第三四椎間隙置入導管,將沿著脊椎管循環下來的腦積液引出體外。完成置管術後,小偉拖著導管生活極不方便,如果不慎將導管拉出,置管手術就前功盡棄,價值不菲的導管也廢了。更危險的是,還可能導致腦脊液持續外漏引起腦疝,危及生命。
梅春林進一步了解發現,由於這類置管術並不常用,與之配套的管路保護設備在市場上也不多見。於是她動起腦筋,找來針線、布料,開始縫製起來。她將布片拼成口袋,再剪布條縫上做提手,用了一個多小時,縫了一個「管路收納袋」。
5日,她找到小偉,將他拖著的管路理順,放入收納袋,掛在他床邊,告訴他下床活動時,可以像背單肩包一樣把袋子挎在肩上。
14日,正在進行治療的小偉表示,有了這個收納袋,自己再也不用緊張兮兮了。小偉的媽媽感激地說,「梅醫生太周到了,幫了我們大忙。」
目前小偉的病情已得到控制,正在好轉中。
【來源:楚天都市報-看楚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