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小學生玩網遊刷卡近3萬元

2021-02-24 運城新聞網

  智慧型手機、網路遊戲強強聯合,日漸深入小學生的生活,而網路遊戲監管的空白,讓眾多家長受到經濟損失的同時束手無策。近日,家住鶴壁市的張女士向記者反映,她還在念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小哲(化名)因為玩手遊將自己銀行卡裡的錢刷了近3萬元,生活並不寬裕的張女士整日以淚洗面,不知道該怎麼辦。

  前不久,張女士因用錢去銀行取款,發現卡裡3萬元存款只剩下2023元,「我最近沒有買過什麼東西,是不是銀行卡密碼被盜了?」張女士趕緊報了警。明細帳單顯示,短短兩個月,她的銀行卡帳號給上海一家科技有限公司、一家網絡通信公司等遊戲帳戶轉帳100多次,共計27853.55元。

    

  張女士詢問11歲的兒子小哲才得知,今年2月份以來,他一直都在玩王者榮耀、球球大作戰、漫靈、中萌等手機網路遊戲。短短兩個多月,小哲共在這4個遊戲帳戶內充值近3萬元,這些錢全部用於購買虛擬商品,而購買的虛擬商品也所剩無幾。

  

    「孩子平時學習完了拿著手機玩會兒遊戲我也沒太在意,平時買東西總帶著孩子去,沒想到孩子能記住自己的銀行卡密碼。」這讓張女士很吃驚。

  

    「事情發生後我就試圖聯繫兩家遊戲運營商。一家公司稱需要我提交相關證據,證明孩子未在監護人監護下購買虛擬商品,15天後給處理結果。而上海那家網絡公司客服人員稱公司一直沒有退款功能,拒絕我的訴求。」張女士說道。

  

    「網吧尚且對未成年人設限,網路遊戲該不該對未成年人設限?」張女士提出質疑。張女士給有關收款單位提交了小哲的消費證明,但是事情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她沒有收到任何運營商的回覆。

    

  記者電話聯繫了相關的一家網絡通信公司,該公司工作人員稱,張女士反映的問題他們正在處理,公司會儘快找一個退費人員跟張女士聯繫,妥善處理此事。記者又致電上海相關網絡公司,該公司工作人員稱,公司正在積極處理,隨後將會跟張女士聯繫來處理這件事情。截至發稿時,兩家公司都未主動與張女士聯繫。

    

  律師表示,對於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如果有超出能力範圍內的交易額,家長可以主張撤銷。監護人應該搜集相關證據先和遊戲廠商協商能否退回,若協商不成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大河報》5.23)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