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吐遜那依·吐地玉素甫化好妝等待迎親隊伍的到來;十多公裡外的買買提·吐爾遜也在裝扮彩色馬車,為迎娶新娘做準備。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新疆喀什葉爾羌河畔的澤普縣波斯喀木鄉,吐遜那依·吐地玉素甫就在親人的陪伴下化好妝,身披婚紗端坐在自己的房間等待迎親隊伍的到來。而十多公裡外的維吾爾族青年買買提·吐爾遜也在整理3駕精心裝扮的彩色馬車,為迎娶他的新娘做著最充分的準備。
維吾爾族的鄉村婚禮簡樸而又熱鬧,新郎和新娘兩家都要設喜宴招待客人。一大早,兩家人就開始忙碌起來,張羅婚禮的相關事宜。圖為按當地習俗,新娘家房前掛起兩道紅布,親友們紛紛來到新娘家。
從清晨開始,新娘家會安排人在路口打鼓,鼓聲響徹整個村子,直至新娘被新郎娶走為止。
新娘的父親迎接參加婚禮的客人。
後院,新娘家的親友在為客人們準備各種水果。
婚宴所需的食品量大,新娘家在牆外搭建了臨時廚房。
新娘家用喜糖、大棗、杏幹、花生、葡萄乾等招待客人。
喜宴開始前,客人們要用衝壺洗手,然後按照長幼順序依次圍坐在地毯上,享用主人準備的的烤饢、抓飯、羊肉和水果。
歌聲和舞蹈是維吾爾族婚禮必不可少的,無論男女老少,都會伴著「熱瓦浦」和歌聲,跳起歡快的維吾爾族舞蹈。
按照維吾爾族的習俗,在結婚當天,新娘的房間是不允許成年男子進入的。房內,新娘只有姐妹和好友陪伴。在舉行婚禮儀式前,姐妹們為新娘蒙上蓋頭。
一切準備就緒,新娘吐遜那依·吐地玉素甫與姐妹們在閨房中靜靜等候新郎的到來。
新郎到達新娘家後,新娘的親屬要在親友面前展示娘家的所有陪嫁物品,這通常會引來親友們的陣陣喝彩。
新郎也會收到新娘家準備的禮物。圖為伴郎幫著新郎從身上卸下收到的禮物。
在新娘家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由阿訇向新人祈禱祝福,然後新人當著客人的面,同時吃一塊在鹽水裡泡過的烤饢,寓意「同甘共苦,永結良緣」。
儀式結束後,新郎買買提·吐爾遜與簇擁的親友,和著「熱瓦浦」的琴聲,用彩色馬車將新娘吐遜那依·吐地玉素甫迎娶回家。
新郎與新娘在大家的簇擁下,坐上了彩色馬車。
迎親的彩色馬車行駛在鄉間路上,歡快的新疆民歌一路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