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就是張汝舟。
張汝舟原本只是軍隊中的小吏,後來成為負責核准軍隊糧草與俸祿的小官,官位不大,沒什麼才幹,卻巧舌如簧。
此時距離趙明誠去世將近3年,李清照已經49 歲,飽經滄桑,病弱不堪,張汝舟的關懷備至和噓寒問暖,使李清照和弟弟李迒以為找到可靠的人。
李清照下嫁後,張汝舟很快露出他的真面目。
原來,張汝舟打從一開始接近李清照,就是為了她是北宋金石收藏大家趙明誠的遺孀,身上的文物必然價值不菲,哪知結婚後得知李清照所剩的不過少許。
張汝舟就露出了中山狼的面目,開始對李清照拳打腳踢,暴力不斷,甚至一度起了殺心。
李清照何等的烈女子,15歲就敢寫詩反對蘇門學士張耒對安史之亂的看法,25歲寫《詩論》批評蘇軾、柳永、歐陽修等人作詞不合音律,用詞粗俗,30幾歲寫詩批評朝廷南渡逃亡,沒有氣節,此刻,她雖然年近知天命,獨立好強的性格卻不減當年。
她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休夫。
公眾人物結婚不到百日就提出離婚,放到現在也是個大新聞,更何況是在宋朝。
對於女性,當時社會的主流思想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尤其是士大夫、貴族的家眷,婦女的名聲比他們的生命還重要。
這件事甚至驚動了宋高宗趙構。
宋朝法律還規定婦女不得主動提出離婚,除非丈夫犯法。
讓張汝州寫休書,那是不可能的,這人雖然背地裡厚顏無恥,表面卻還是人模狗樣兒,愛惜面子。
李清照做了一個兩敗俱傷的決定——告發張汝舟考試作假。
原來張汝舟多次科舉考試不中,但是宋朝厚待文人,只要考試次數達到,也能分配個小官噹噹,張汝舟謊報了考舉次數,騙來個八品的軍中會計的崗位,這個罪名可就大了,是欺君之罪。
張汝州被流放到了江西。
那麼,李清照終於解脫了嗎?
沒那麼簡單,在那個萬惡的封建社會,婦女休夫還舉報罪行,不說驚世駭俗,也是夠轟動的。
宋朝對舉報自己丈夫的婦女同樣要處以兩年的關押,張汝舟雖然被處分,但李清照也受了牽連,這個奇葩規定真是害死人。
好在趙明誠的遠房親戚到處走動,幫李清照開罪,李清照才得以免遭2年的牢獄之災,也算不幸中的萬幸。
但是這件事卻成了李清照最大的汙點,無論是當時的人還是後朝人提到李清照,都繞不過改嫁休夫這個汙點,同時代的人甚至惡毒地評論:晚節流蕩無歸。
人言可畏,雖然不能直接置人於死地,但是也如同千萬根利劍射向心頭。
李清照卻寧願被世人議論,也不願意委曲求全。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時代另一位才女朱淑真,因忍受不了婚姻不幸,丈夫虐待,最終含恨自殺,令人唏噓。
李清照付出巨大的代價,終於重獲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