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開始都源於一場婚禮。作為一個對細節有要求的廣告策劃人,梁博對自己的婚禮也是毫不馬虎的。當年他找遍了市面上所有的喜帖,卻都沒有看上眼,偶然接觸到用凸版印刷的方式在美術紙上印製喜帖的,一下就喜歡上了。
八十年代計算機照排技術開始普及,在批量生產中,古老的印刷工藝很快被淘汰了。然而在工藝細節上的不可替代性,卻讓手工凸版印刷這種生產方式得以保留下來,多年以來,西式喜帖的印製都是使用的這樣的工藝。
在確定了喜帖形式以後,梁博開始學習凸版印刷,甚至自己在家造紙把喜帖印了出來。
然而做一名印刷工就不那麼有趣了,費時費力的手工印刷特別容易出錯,容易報廢紙張,重複的壓制和套色也是一件很枯燥的勞動,尤其是圖案複雜的情況下。
▼ 套色工具
操作機器是一項體力活,轉盤很重,一提到操作機器,梁博便跟我說:「我昨天好想砸機器!」但怎麼可能砸得壞這鐵傢伙。正是因為如此,在國外印製凸版喜帖是一件昂貴的事,一套喜帖均價上千美元算是便宜的。他為新人設計的喜帖,上面都有新人們各自的標籤元素,值得讓新人和親友收藏起來,留作紀念。
▼ 梁博為客人定製的喜帖作品
由於消費能力和認知程度,梁博的客戶多是在華外籍人,身份多為留學生、設計師與藝術家。在這裡製作價格比國外便宜很多,也有一些在外國朋友通過網絡購物平臺找他定製。他也與「綠色江河」(四川省綠色江河環境保護促進會)合作製作公益類的卡片和版畫。
▼ 公益卡片和版畫
梁博的作品都是定製款,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設計。在這條傳統小巷子裡的做著有意思的活兒,梁博說:通過凸版印刷,來傳遞看得懂的有趣信息,也是件不錯的事兒。」
關注「開物」微信公眾號,以「開物」讀者身份,到店可享受8.5折優惠。
END
▼
你需要的不是物件
而是一種生活
歡迎來到開物手作生活空間
體味源自雙手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