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澴潭生活圈"↑快速關注
每天為您推送本土文化,本地新聞,便民信息等諸多內容,澴潭本地微信公眾平臺歡迎你!關注我們,心繫家鄉!圈弟在這裡等你歡迎各位網友投稿、爆料、發布消息,聯繫我,請搜索微信號:huantan666
這幾天老伴常在耳邊嘮叨:"街上的老張兩個人一天摘一百多斤蜂糖罐,活動了筋骨又賣了錢。上畈的老李兩個人一天摘不少。我看了蜂糖罐泡茶泡酒喝。可以消炎除熱,對降血壓,血脂都有好處。"我知道老伴的心思,想要我陪她一起去山上摘蜂糖罐。老伴是個勤勞節儉的人,就是兜裡揣的有錢也捨不得花,就是花也算著花。就說前幾天下小雨了,老伴穿短靴子準備和我一起散步。我說:"穿球鞋走路多輕鬆。"老伴在鞋架去找,還是穿著短靴子。平靜地說:"過兩天去買。"我聽著心中覺得不是滋味。
老伴就是老伴,我們年輕時,日子過的苦,總說:"先苦後甜。"老了日子過好了,總說:"翻身不忘本。"但為我,為後孫花錢就捨得了,想想,心中甜糊糊的又生愛憫。
老伴喜歡的事我就得去陪著一塊做。摘蜂糖罐一舉多得:一是鍛鍊了身體,呼新鮮空氣又散了心。二是體驗下摘蜂糖罐的艱辛。更重要的是老伴高興了,我也快樂了。
我滿心地答應,老伴就開始準備了:皮手套,厚衣服,帽子,竹夾子,簍子,水,蘋果,像是出遠門。讓我沒想到的是老伴還把曲咪新軟膏,清涼油也帶上了。老伴知道我是過敏皮膚,生怕我受皮癢之痛。怪不得有人常說:年老親不過老伴。
我背著行李包,老伴提著簍子,一個小時的步行,很快來到了山上。我們戴上手套,拿上竹夾子,穿上厚褲子,開始摘蜂糖罐。
山上樹林裡處處都有人走過的痕跡,到處都是蜂糖罐藤子刺,縱橫交錯,分不清頭緒。在山上剛走幾步,哈哈哈——我就掉進爬滿刺藤的坑裡,兩手撐在刺上。兩腳拔快了,帶鉤的刺真厲害全扎進褲腿上,只得站直,一手拔開刺藤,慢慢地把腿抽出來。當我把腿抽出來準備離開時,頭上的帽子又被刺藤掛著了,看來真得小心翼翼了。
蜂糖罐不多,寥寥無幾。只剩小的,只有棗核大。就算想摘大點兒的,也得在草中找,刺中尋。
"老伴,這樹上有幾個大的。"我很驚喜,叫老伴幫忙。老伴小心地向我這走來,倒掛鈎的蜂糖罐刺藤真像調皮的好客的主。一會兒拽著老伴的左手,一會兒拽著老伴的右手。看著老伴,我忽兒想到:舉步維艱,寸步難行。不禁又哈哈哈——大笑。
老伴終於來到樹下,我叫老伴拽著樹枝,我也使勁拽著,我惦起腳,胳膊伸得長長的,夾著一個,二個。夾第三個時真不湊巧,幾根刺藤掛著了袖子,我還穿了秋衣,胳膊依然很痛。老伴騰出手幫我輕輕拉開刺藤。我真有點想放棄,看到老伴那樣用心摘著,我也不敢怠慢。心中忽兒生出念頭,想和老伴比比看誰摘的多。
太陽很大,我退了保暖衣,胳膊上劃上了幾道不規則的血痕,但依然高興地在刺窩裡穿來穿去。一會兒低頭撥開刺藤找,一會兒順刺藤找。想想,紅紅的蜂糖罐在刺中探出小腦袋,特別可愛。聞聞,紅紅的蜂糖罐散發的味道,香中帶甜味。看看,調皮的刺藤又多了幾分靈氣!
我和老伴摘著,找著,沒時間說話,只聽到鳥兒的清脆的叫聲,聽到樹葉輕輕擺動的聲音。
時間真快,十一點了,該回家了。從山上下來,我和老伴的褲子被刺掛得長毛了,我和老伴看著都笑了。回到家,老伴拿稱一稱上十斤,哇,收穫真大!一看老伴比我摘的多,哈哈哈——不得不佩服了,還是老伴厲害!
下午我釣魚剛走進屋裡,老伴高高興興地拿著一雙新球鞋,說:"今天蜂糖罐賣了幾十元,這雙球鞋沒出錢。"說罷老伴看著新球鞋像寶貝似的特別的滿足。
我高興也同樣滿足,說:"明天我們還去摘。"
老伴老伴,一天三頓都有熱乎乎的飯兒,真的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