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被親戚盤問工資多少,母親直接翻倍報,杭州姑娘很鬱悶

2021-02-24 19樓

今年因為疫情,我們也積極相應了號召,家裡也沒組織過大規模的聚餐,其實對我來說是鬆了一口氣,畢竟每年最招架不住的就是在飯桌上被七大姑八大姨環繞:有對象了嗎?什麼時候準備結婚啊?買車了嗎?買房了嗎?

不過再怎麼說,過年的氛圍還是要有的,所以昨天爸媽還是邀請了幾個親戚來一起來家裡吃飯,果然沒有逃過來自親戚的「過年關心」,不過這次無關於對象,而是「你工資多少啊?」

我一個公司前臺,工資能有多少呀,就六千塊錢。我正在想是報六千還是五千好,還等不及回答,我媽替我答了,她說:「她今年工資有1萬塊一個月嘞。」

我內心咯噔一下,幹嘛誇大其詞啊?這表情管理差點失控了,我媽還給我使了個眼色,我只能佯裝淡定,好像我真的一個月一萬塊似的。然後親戚們都在誇我,說我不錯,賺得多,我只能尷尬地笑笑。

最後親戚走了,我有點不高興了,就問我媽,我說你在親戚面前吹什麼牛啊,我工資才六千你說什麼一萬?是不是嫌棄我賺六千丟人啊?我媽說:「不是嫌棄你丟人,在親戚面前工資肯定都要往高了報,畢竟你做的跟你大學專業不相關,這些人難免會有心存疑慮,要是你往低了報,他們肯定更說個沒完了,問你為啥要做前臺,去當設計不好嗎?你不是得更煩了?」她的意思是工資往高了報不是吹牛,不是為了自己的心理滿足,而是恰恰相反,不要讓他們找到繼續瞧不起我的把柄,不要讓他們得到心理滿足。

但我真是不敢苟同!我從小就討厭跟別人比較的人,低調做人做事,為什麼要打腫臉充胖子呢?涉及到錢的問題更要低調了啊,把沒有的硬要說成有,這不是吹牛是什麼?而且又不是陌生人,大家都是互相認識的親戚朋友,萬一哪天被戳穿了,背地裡真是還不知道怎麼嘲笑我呢!

唉,真難,反正就感覺怎麼說都不對!把工資低了報高了報都感覺不對勁!到底應該怎麼說比較好呢?網友們你們有沒有啥經驗可以傳授一下?

相關焦點

  • 澠池小夥伴春節如何應對三姑六姨七嬸八婆的盤問?過年回家必備技能!
    (業務合作:13663085070)推薦小編微信/QQ:728773856眼看住快要過年了,除錢包縮曬水外,還有一件更讓人更擔心的事——三姑六姨七嬸八婆的盤問。戀愛否?婚否?升職否?漲工資否?問題無孔不入,讓你鑽個地縫都行。
  • 過年竟然成了體力活? 90%網友吐槽「又累又困」︱推介
    據投票結果顯示,90%的受訪網友認為「過年是個體力活」,其中11.6%網友吐槽經濟壓力大,「紅包發不停,一年整的錢一晚全花光」,20.3%%的網友則是被七姑八姨「有對象了嗎」、「結婚了嗎」、「工資多少」、「升職了沒有」的追問嚇cry,好像怎麼回答都不對。同時,春運搶票回家難、朋友聚會相互攀比等原因也導致「過年是個體力活」。
  • 廣東人親戚稱呼大全!過年逗利是必備攻略!
    又到了過年走訪親友的時候了,那些親戚你真的知道該怎麼稱呼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哪像西方,一個uncle、aunt就可以搞掂了!
  • 沒請的過年飯要不要補辦?蕭山姑娘發帖引熱議,有人說虧大了
    昨天,蕭山一姑娘在蕭內網App發帖:姑娘這個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網友表示,這種情況下還是要補辦的,並且自己家已經補辦過了。年前去別人家吃過,年後肯定要回請別人。網友@兩頭花踏:去年已經吃過別家的過年飯肯定要回請的。
  • 過年如何回擊非善類的親戚
    關鍵是,我已無親戚之害。一則我已形成過年不回家的習慣,父母也從反對到不適應到已經習慣了,我現在有時候要說過年回去看看,父母反而勸我不要回去,說太擠了,沒必要趕這熱鬧,平時回來一樣的。二則我的親戚都已經領教了我的武功,你要講道理我陪你講道理你講不過我,你要玩混不吝我陪你混蛋,大家其實都不喜歡惹硬茬。所以,我經常寫這些東西(攻略)純粹是積德。 說正題。過年其實沒什麼好怕的,非善類親戚也沒什麼好怕的。尤其是,如果你本身就是個硬茬。
  • 過年返臺成本大增 機票翻倍 15日起居家檢疫須1人1戶
    華夏經緯網1月13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再度出現新冠肺炎本土案例後,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1月15日起14天居家檢疫須「1人1戶」,導致民眾居家檢疫的成本上升,再加上各航線航班量銳減,機位供給減少碰上返鄉尖峰
  • 義烏方言親戚稱呼秘籍!馬上過年了,快收藏吧!
    現在很多義烏儂的義烏話越來越不標準,又快過年了,走親訪友又少不了了。平時不怎麼見面的七大姑八大姨應該怎樣稱呼?很多小夥伴都感覺全然不通了!  今天小編給大家梳理了義烏親戚稱謂表,你值得擁有!首先,看一下中國親戚稱謂圖!▼
  • 杭州一小夥相親,一句玩笑話竟發現姑娘有孕在身,現在全家很尷尬…
    杭州蕭山一小夥在親戚的介紹下,和相親對象相處了一個多月。
  • 春節加班7天,能多拿多少工資?
    各位同學,新年快樂呀~春節假期到了,在今年「就地過年」的倡議下,許多同學會選擇在工作地迎接新春。
  • 過年要給父母紅包嗎?給多少?看看大家是怎麼說的
    ,發現大家都好孝順啊~「當然要給啊!」Cici說,這份紅包雖然不多,但也是自己的一份孝心,也間接告訴父母,「你們的孩子已經長大了,有能力養活自己並照顧他們了。」「我們工作了就不收長輩給的紅包了,我們還要給長輩紅包。」福建妹子嚴小姐由於大學時候做家教、兼職也賺了一點小錢,從讀大學開始就開始給父母紅包。嚴小姐認為,紅包雖然錢不多,但也是順了家裡傳統。
  • 遠嫁的姑娘最怕過年
    >   最怕過年春節臨近,身邊同事都開始了春運搶票大作戰。小周說,她其實特別怕過年,以前她在家的時候,爸媽忙來忙去,家裡特別熱鬧。現在她不在家,除夕夜爸媽就兩個人,一定隨便吃點什麼,看會兒春晚,早早就睡了。外邊是鞭炮聲,家裡更顯得冷清吧。她覺得特別愧疚,覺得自己特別不孝。
  • 杭州某小區19樓上突然墜下一年輕姑娘!一個90後小夥緩緩走下樓:「我殺人了我殺人了…」
    隨後,有居民報了警,警方趕到現場後,迅速把2單元門口封鎖起來。  「人抬走以後,我們當時用好多水,衝了好半天,才(把血跡)衝掉。」保安師傅說。  在女生疑似墜落地的位置,記者看到地上臺階邊緣還有未乾的水漬,就在地下一層的積水,呈現明顯的血紅色。
  • 過年究竟要不要給父母紅包?給多少?她這個操作666……
    問題又來了,那給多少才合適呢?有人2017年父母各給2017元那麼2018年……白領小夏老家在外地,每年過年前,公司發了年終獎,小夏就會把全部年終獎拿出來給父母,直接轉到父母銀行帳戶上。過年前,他就在「家用」那筆錢上額外各加3000元現金,用扎頭髮的橡皮筋捆上就給父母們了。不僅給父母,春節到親戚家拜年的時候,遇到一些年紀大的祖輩,林先生也會給他們塞上300-500塊,林先生說:「我們給的時候不會說那是紅包,而是會跟老人家說,『一定要收,這是給您買東西吃的』。」正如吳先生所言,很多父母收了紅包之後,轉過頭來就給回孩子了。
  • 過年要給父母紅包嗎?給多少?看看大家是怎麼說的!
    問題又來了,那給多少才合適呢?有人心思細膩,用利是封將錢封好再給父母,有的人做法就更加直接,例如以下這位盆友↓↓白領小夏:年終獎全部給父母白領小夏老家在外地,每年過年前,公司發了年終獎,小夏就會把全部年終獎拿出來給父母,直接轉到父母銀行帳戶上
  • 《過年》在杭州 | 濃濃年味兒撲面來
    12月23日,中央芭蕾舞團的藝術家們將中國芭蕾舞劇《過年》搬上了杭州大劇院的舞臺,中芭首席主演張劍、馬曉東等領銜的強大陣容以及中芭常任指揮劉炬執棒的杭州愛樂樂團連同浙江少兒廣播合唱團攜手提前為杭州的廣大觀眾朋友們奉上了一臺中西合璧
  • 「花式懟親戚的語錄 」用英語怎麼說?過年一起看個爽
    ⊙「花式懟親戚的語錄 」用英語怎麼說?⊙春節拜年,想必那些年前就讓我們聞風喪膽的親戚們已經如約而至,給我們實施了精準打擊。面對年復一年在春節被親戚支配的恐懼,這種行為令人髮指,必須回懟!!有些親戚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利用春節團圓積攢八卦談資,散布三觀歪曲的糟糕言論,增加年輕人過年回家的心理壓力。一起看看「花式懟親戚的語錄 」用英語怎麼說?懟懟上身~Question 1【Q】When do you think you'll get married? 你什麼時候結婚啊?
  • 春節自救指南:怎樣討好關心你的親戚長輩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也是親戚聚會共襄盛舉說八卦論短長的重要時機。
  • 過年必備!!!
    首先來看看最遭人恨的十句親戚問話交朋友了沒?談對象了沒?去年賺了多少錢呀?哈哈哈~~看看~來過年回家屢遭拷問心慌慌,莫怕!大家紛紛支招,開看看哪款適合你哈!明年一定店面擴張,叫你兒子回來幫忙看店啊,你給他發多點工資?」再用肥腸關切的口吻問「阿姨,二孩政策放開了,怎麼不再生一個?」▼第二招:主動進攻派××姐/妹,有男朋友了吧?啥時候結婚呀?然後用一種默認的口氣問:××哥/弟應該快結婚了吧?婚房買在哪兒啊?或者,幫××哥/弟準備婚房了吧?地段是哪裡的?
  • 現在的5000元工資,相當於80年代的多少錢?答案很意外!
    ▣ 來源網易:娛樂小文青不知道大家前幾天買年貨的時候發現沒有,到快過年的時候,物價上漲的速度真的是飛快,恨不得一天好幾個價格。但是大家心裡也都有準備,畢竟這已經是常態了,見怪不怪,畢竟要過年了,貴也得買不是。但是縱觀今天的物價,和上世紀八十年代相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了。那個時候,人們都不是很有錢,一個月工資也就四五十塊錢。
  • 杭州就地過年補貼一人1000,北京補貼了什麼?扎心了...
    對很多人來說,今年是第一次沒能回到父母身邊一起過年。不少人怕往返被核酸捅出心理陰影,還有層層加碼的隔離,讓人剛隔離完就又要返崗。當然,還有過年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相親豪華套餐,讓人瑟瑟發抖。各個城市也相應出臺了對「就地過年」的「hero」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