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疫情,我們也積極相應了號召,家裡也沒組織過大規模的聚餐,其實對我來說是鬆了一口氣,畢竟每年最招架不住的就是在飯桌上被七大姑八大姨環繞:有對象了嗎?什麼時候準備結婚啊?買車了嗎?買房了嗎?
不過再怎麼說,過年的氛圍還是要有的,所以昨天爸媽還是邀請了幾個親戚來一起來家裡吃飯,果然沒有逃過來自親戚的「過年關心」,不過這次無關於對象,而是「你工資多少啊?」
我一個公司前臺,工資能有多少呀,就六千塊錢。我正在想是報六千還是五千好,還等不及回答,我媽替我答了,她說:「她今年工資有1萬塊一個月嘞。」
我內心咯噔一下,幹嘛誇大其詞啊?這表情管理差點失控了,我媽還給我使了個眼色,我只能佯裝淡定,好像我真的一個月一萬塊似的。然後親戚們都在誇我,說我不錯,賺得多,我只能尷尬地笑笑。
最後親戚走了,我有點不高興了,就問我媽,我說你在親戚面前吹什麼牛啊,我工資才六千你說什麼一萬?是不是嫌棄我賺六千丟人啊?我媽說:「不是嫌棄你丟人,在親戚面前工資肯定都要往高了報,畢竟你做的跟你大學專業不相關,這些人難免會有心存疑慮,要是你往低了報,他們肯定更說個沒完了,問你為啥要做前臺,去當設計不好嗎?你不是得更煩了?」她的意思是工資往高了報不是吹牛,不是為了自己的心理滿足,而是恰恰相反,不要讓他們找到繼續瞧不起我的把柄,不要讓他們得到心理滿足。
但我真是不敢苟同!我從小就討厭跟別人比較的人,低調做人做事,為什麼要打腫臉充胖子呢?涉及到錢的問題更要低調了啊,把沒有的硬要說成有,這不是吹牛是什麼?而且又不是陌生人,大家都是互相認識的親戚朋友,萬一哪天被戳穿了,背地裡真是還不知道怎麼嘲笑我呢!
唉,真難,反正就感覺怎麼說都不對!把工資低了報高了報都感覺不對勁!到底應該怎麼說比較好呢?網友們你們有沒有啥經驗可以傳授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