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澳大利亞多個地區爆發腦膜炎疫情,截止至8月,僅雪梨一地確診人數就高達23人。多名患者死亡。
近日,澳大利亞中部和南部的腦膜炎球菌W菌株病例增加,一名兒童在達爾文因病死亡。但北領地衛生廳認為這名兒童的死亡與當前的疫情無關。該名兒童的死亡原因仍在調查中。
上周,澳大利亞中部的原住民小區Barkly和Katherine中確認了感染致命腦膜炎病毒W菌株的第25個病例。
目前為止,北領地所有受到影響的都是原住民,然而當中有19人是10歲以下的孩子。
腦膜炎(brainfever;meningitis)是一種嬌嫩的腦膜或腦脊膜(頭骨與大腦之間的一層膜)被感染的疾病。此病通常伴有細菌或病毒感染身體任何一部分的併發症,比如耳部、竇或上呼吸道感染。細菌型腦膜炎是一種特別嚴重的疾病需及時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在數小時內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腦損傷。病毒型腦膜炎則比較嚴重但大多數人能完全恢復,少數遺留後遺症。
腦膜炎是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膜炎的感染有四種最常見的病原體:(1)病毒;(2)細菌;(3)結核菌;(4)真菌(黴菌)。感染這四種病原體後,絕大多數人起初都有相同的症狀:發熱、頭痛、流涕、咽痛、噁心、嘔吐等,這些症狀跟感冒十分相似,因此往往被人忽視,以為自己只是感冒,喝水、休息或吃點感冒藥就能好。
但是隨著病情的進展,出現劇烈頭痛及頻繁嘔吐,此時人會變得全身發軟無力、精神委靡,到了這個階段,病情其實已經相當嚴重了。如果患者再出現抽搐、昏迷等情況,表明腦實質受損,搶救起來十分棘手,通常都是非死即殘(癱瘓)。
主要表現為:
1、高燒(40℃)、頸部僵硬、嚴重頭痛、食欲不振、意識不清、嘔吐、抽搐、倦怠、思睡、對光敏感、小血斑於皮、皮膚疹{由其在腋下、手、腳部位},這些腦膜炎的症狀,和感冒症狀雷同,常是引起誤診的原因。症狀的變化可能會在一至兩天發生,有些在數小時後即危及生命。
2、在嬰兒及新生兒,高燒、頭痛、頸部僵硬並非其典型的症狀,有時反而出現低溫的情形。這群病人出現的症狀有:尖銳且持續的哭聲、不尋常的思睡、食慾很差、非常敏感、有些其囪門有膨脹的情形出現。
3、在老年人,以上的症狀或許會出現,也可能不會,但是會顯示隱伏性的症狀,如意識不清、遲鈍。
4、嚴重的細菌性腦膜炎也會有休克、昏迷或抽搐{類似癲癇}症狀產生。
澳大利亞政府為了有效控制疫情,為學生免費接種疫苗。如果您有這方面的擔心,請及時去醫院檢查,疫苗接種事宜可諮詢全科醫生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