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日本,總以為時間是比其他地方走得慢一點的,比如傳真機這件事。即便到現在,傳真機在日本社會還是充滿著強烈的存在感。
有很多日本的大型企業,社內愛用傳真機,勝過用電子郵件。在臺灣做貿易的大姐曾告訴過我,公司裡接到來自各國的E-mail訂單,就只有日本還是習慣在用FAX下單。
而我在日本的公司裡,也曾經發生過幾次邀約參加活動的廠商,用電子郵件跟我聯繫。明明是以附加檔案寄來參加與否的回函,但請我回傳時,卻要我列印下來、再用傳真回復的奇聞軼事。
時間過得慢,雖然讓人感覺安逸,但明明已經是那麼先進的國家了,當全世界都在追求速度、從IT邁向AI科技化時代時,傳真機卻還是被日本人依賴著。那股重要性,反而讓人有一種時空錯亂的荒謬感。
日本內閤府在2011年做過一個調查,日本公司幾乎95%都有放置傳真機,就連個人也有高達45%的家裡有傳真機。
矢野經濟研究所在2013年,做過另一項關於「輸出設備市場」的調查。報告中顯示,事務用傳真機的需求雖然連年下降,但即使如此,該年竟也還賣出了148萬臺事務用傳真機。現今全世界找不到另外一個國家,可以媲美日本所保持的傳真機銷售量。
直至最近,Excite網站針對一萬兩千人做的民調,結果仍顯示日本經常使用傳真機的公司多達57%,偶爾使用的是17%,很少使用的是15%,幾乎沒用或公司沒有傳真機的為11%。
到底為什麼傳真機在日本還那麼有市場呢?說穿了,其實就是跟日本高齡化社會有關。
家庭若是必備傳真機,原因大多是為了方便年邁的長輩。比如住在鄉下的年長者,如果出門不方便,想要在家裡買東西時,當然不是上網購物。他們習慣看型錄,然後FAX訂單,對他們來說就是最簡單的老方法。
你要是問,為何非得用傳真機,難道不能打電話訂購嗎?我只能說你家一定沒有過老人。拜託還是別折磨老人家的聽力和咬字了。
至於在公司,許多前輩雖然也會用電子郵件,但從年輕時已經習慣用FAX,彷佛覺得傳真才更為正式。另外,日本人重視紙張,愛用傳真機的人就認為,印出來的東西,比隨時不知道怎樣就消失的電郵更為保險,又不會像電郵易於被截文轉寄,更安全。更老派一點的,認為傳真文件上能夠添加手寫字,更有溫度與誠意。
這讓我想到,日本人在應徵工作時的履歷表,所謂一份正式且有禮貌的履歷表,絕對不能用電腦打字列印,一定要用手寫才行。這就不難理解,為何至今仍有人會認為談生意時,傳真紙上的手寫字比電子郵件更有誠意了。
前幾天,臺灣朋友一家人春節假期到訪東京。聚餐時聊起工作,忘記說到哪裡,提到了「傳真機」這三個字。突然,同桌一個還在念高中的女生打破沉默,愣著臉問:「傳真機?我沒見過傳真機。」
沒見過傳真機?與我同年代的朋友,吃到一半的肉差點從嘴裡掉出來。高中女生補充道:「但是我聽說過喔!」她試圖藉此表達參與感,但表情卻像是聽到一種「遠古傳說」。
如此一來,我感覺我們好像真的好老了。真不敢說小時候,還見過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叫做打字機呢... ...然而想想也是,今年十七、八歲的高中生,其實都是兩千年出生的了。歡慶進入二十一世紀感覺還是不久前的事,居然晃眼已過了十八年。
忽然明白了人老會變得健忘,大概是歲月施予的慈悲。畢竟人活到某一個階段,不要什麼事都記得太清楚,這樣日子才可能更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