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熱新技術推廣普及不夠
因為發展水平不一,市場不均衡導致的人才流動,有些供熱企業技術不足、人才不足,對新興的供熱技術不了解、不掌握,或者說擺在眼前也不會使用,新技術新理念推廣不足,特別是對已在實踐中被反覆驗證了的、可提高供熱質量、提高系統安全性和節約能源的先進供熱技術沒有人員操作,也不採用。有些先進技術就無法達到推廣的目的。
比如熱水管網的直埋無補償技術、簡單可靠的自力式流量控制閥調網技術、多熱源聯合供熱技術以及水泵超常規節電技術等都是成熟的技術。但企業因為種種原因還在使用老辦法,導致企業一直處在能源消耗大、供熱效果差、投入成本高、簡單勞動等的落後狀態。
2.供熱監督與管理力度不夠
我國經濟發展不均,行業發展速度不同,有些快速發展的行業已經意識到節約能源的作用,相關行業已發起了節能運動。
供熱企業雖然集中在三北地區,但也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得到快速發展。能源的節約關乎各個方面,在供熱流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對供熱的認識角度、從供熱技術、供熱質量及供熱安全管理等方面,都能看到存在的影子。
供熱企業消耗大量能源,對於能源的合理使用,關乎國家命脈,直接影響著企業的供熱質量,關係到企業的生存發展和熱用戶利益。特別是十八大以來,舉國實現中國夢的前提下,供熱好壞牽扯到社會安全與穩定。
3.落後的供熱系統存量較大
供熱發展已有二十多年,通過發展和更新,一些新建的供熱系統使用上了新技術,但在實踐工作中,卻理念不新,觀念落後,仍在走老套路。
比如,可稱之為原始型的直供不混水系統,雖然在小型的供熱系統中採用是恰當的,但在一些中型的供熱系統中仍被廣泛的採用,而且一些還超過了200萬m2供熱面積,甚至地形高差較大的供熱系統中也在採用;還有的供熱系統把直供、直供混水和間供混亂在一起使用,並由熱源供出統一供水溫度。
4.供熱系統存在許多技術缺陷,供熱合格率不高
造成建設投資高、運行費用高、能源浪費的主因是,熱源、熱網和熱力站都普遍存在著許多技術缺陷和設備選型明顯不合理的現象。
特別是有些供熱企業基礎力量弱,當時建設用地是政府免費提供的,建設資金是銀行借貸來的,供熱收益不足,使一些企業無法翻身,沒有辦法及時償還貨款,有的多年轉運都是虧損,供熱企業生存和發展成了大問題,就別談什麼技術更新、人才儲備了。
這樣的現象直接導致供熱質量差、熱用戶冷熱不均現象,由於資金短缺,不少供熱企業解決低溫用戶的方法簡單粗暴,這樣的錯誤做法惡性循環,從而進一步惡化了處境,浪費了能源,提供的是不合格的供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