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毅深夜發文:正式舉報林-裴 (1999) 論文涉嫌學術不端,稱「謬誤不會因為裴鋼一人在中國有權勢就能變成真理」

2021-02-25 arXiv每日學術速遞

科技部21日發布了有關論文涉嫌造假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大體意思是「論文圖片系誤用」,饒毅教授於昨晚10:25分,發表了題為《正式舉報林-裴 (1999) 論文涉嫌學術不端》的舉報信,稱「 謬誤不會因為裴鋼一人在中國有權勢就能變成真理」。饒毅教授正式向「中國科學院第六屆道德建設委員會」舉報「中國科學院第六屆道德建設委員會」主任裴鋼院士。

饒毅教授舉報信原文:

發件人: Transmissome <yrao@pku.edu.cn>日期: Thursday, January 21, 2021 at 10:25 PM至: Gang Pei <gpei@sibs.ac.cn>抄送: <oy@itp.ac.cn>, <mgzhai@mail.iggcas.ac.cn>主題: 正式舉報林-裴 (1999)論文涉嫌學術不端

中國科學院第六屆道德建設委員會

 

裴鋼主任

歐陽鍾燦、翟明國副主任 

丁漢等委員

 

       茲正式、公開舉報現任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和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第六屆道德建設委員會裴鋼為通訊作者的文章涉嫌學術不端。

 

裴鋼為中國科學院第六屆道德建設委員會主任

這篇文章於1999年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Ling K, Wang P, Zhao J, Wu Y-L, Cheng Z-J, Wu, G-X, Hu W, Ma L and Pei G (1999) Five transmembrane domains appear sufficient for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unctional five-transmembrane domain chemokine recepto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96:7922-7927.

 

       以下簡稱該文為「林-裴 (1999)」。

 

       這是本人第一次向中國科學院舉報該文涉嫌不端,也是本人第一次正式向任何機構舉報該文涉嫌不端。

 

       全世界的科學界都公認G蛋白偶聯受體(GPCR)是七重跨膜蛋白。幾百個GPCRs都是這樣的。1999年全世界科學界是這樣公認的,2021年全世界科學界還是這樣公認的。這二十一年來,全世界全部教科書沒有一本因為 「林-裴 (1999)」論文而改變共識。

 

       具體被批評的是, 「林-裴 (1999)」論文在圖3、4、5中顯示CXCR4和CCR5兩個GPCRs可以只要五重跨膜就能夠起功能。對於全世界的共識(七重跨膜起功能)來說,這一發現,如果是正確的,是非常大的突破。因此不可能沒有人試圖重複。

 

       對於一個重要突破是否能夠重複,是驗證其可靠性的關鍵。在「林-裴 (1999)」論文發表21年·之後,沒有任何實驗室發表了能夠重複這些結果的論文,也就是證明了CXCR4和CCR5兩個GPCRs只要五重跨膜就能起功能作用。

 

       其中,裴鋼實驗室就沒有發表重複自己工作的論文。

 

       在2020年12月4日上午上海徐匯區的一個法庭上,裴鋼承認,他實驗室還有第二篇文章,證明CXCR4和CCR5兩個GPCRs可以只要三重跨膜、一次跨膜就能夠起功能。這一承認可以通過法庭錄像證明。

 

       如果CXCR4和CCR5可以不用七重跨膜,只要三重或一次跨膜就起作用,這是生物學界的天方夜譚。事實上,在我當年指出他實驗室結果不能之後,裴鋼自己也不敢相信,從而不敢發表所謂第二篇論文。他現在在法庭上聲稱不記得我告訴他我實驗室重複了他實驗室的工作,那麼怎麼解釋我會知道他有第二篇、沒有發表的文章?

 

       在2020年12月4日法庭上,因為我指出全世界沒有任何人能夠重複他實驗室1999年的結果,裴鋼用這篇沒有發表的文章作為有人重複了的「林-裴 (1999)」的證據。

 

       那麼現在就容易驗證裴鋼是否撒謊:如果他相信第二篇文章,裡面既驗證了五重跨膜的CXCR4和CCR5能起功能,又發現了CXCR4和CCR5三重跨膜和一次跨膜就能起功能,那麼他應該發表這篇論文,而不是不敢發表。Cell Research(《細胞研究》)就是他主編的英文雜誌,現在還有1999年沒有的PLoS One等不用同行評審的雜誌,也很容易發表。他應該發表出來。

 

       裴鋼如果大大方方把第二篇文章公布於眾,我也認為他真相信他的實驗室沒有人造假。如果裴鋼不敢發表他本人已經當庭承認的第二篇文章,有理由推測他自己就懷疑自己實驗室有人造假。

 

       如果裴鋼繼續堅持自己實驗室的論文沒有學術不端,不用聽信裴鋼或我個人任何一方的意見,按照國際金標準,非常簡單:重複實驗,如果能夠驗證就可以還裴鋼實驗室一個清白。

 

       中國科學院道德委員會,不用採信任何個人觀點看法,應該請第三方重複「林-裴 (1999)」論文。

 

如果「林-裴 (1999)」論文的結果可以被中國科學院道德建設委員會邀請的第三方嚴格重複,那麼饒毅就應該公開道歉。

 

       如果「林-裴 (1999)」論文是錯誤的,那麼就應該按國際慣例,由裴鋼致信《美國科學院院刊》提出撤銷論文。

 

       澄清GPCR到底是七重跨膜還是五重跨膜、三重跨膜、一次跨膜起功能作用,有重要的科學意義,也對教育生物學和醫學的學生有普遍意義。所有教科書,包括所有中文教科書的標準內容認為GPCRs是七重跨膜起作用。如果裴鋼堅持錯誤,那麼就導致中國所有老師在教這一部分內容時的難堪:是按世界標準繼續教七重跨膜,還是按中國裴鋼一個實驗室、「林-裴 (1999)」一篇論文教學生說GPCR是五重跨膜。

 

       謬誤不會因為裴鋼一人在中國有權勢就能變成真理。

 

饒毅

2021年1月21日星期四 晚10:25分  

    

相關焦點

  • 裴鋼院士專訪:困於「眾所周知」,何談「科技創新」
    近日,一些突發的網絡輿情讓中科院院士裴鋼被動成為焦點人物。(詳見今日第二條推送《「饒毅實名舉報」事件熱點大掃描》)12月2日,圍繞著科技創新與常識的關係以及如何打破常識、實現創新等話題,《中國科學報》記者對裴鋼進行了專訪。
  • 天津大學碩士生寫123頁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導師學術不端!
    PART 1時事新聞天津大學碩士生寫123頁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導師學術不端!11月19日,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且利用自己學生的論文,給對該論文毫無貢獻的女兒掛一作。據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網站19日消息,收到有關張裕卿教授的實名舉報後,學院立即成立專門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
  • 多位院士、教授論文涉嫌造假?科技部通報→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21日,科技部就網絡反映的多位院士、教授的相關論文涉嫌造假問題發布調查處理結果通報
  • 網傳:26歲研究生凌晨猝死:導師學術不端被罰,他重寫論文、延期畢業
    最新、最快、最真實的科研匿名評價論文報導;關注高校院所科研生態,歡迎提供新聞線索。聯繫郵箱:Pubpeer@qq.com【26歲研究生苦熬論文凌晨猝死 :此前導師學術不端被罰,他重寫論文、延期畢業】9月14日早上八點多,父親上樓叫了一次兒子,無回應。他以為兒子熬夜太累,還在睡覺。
  • 「合成謬誤」的低級騙術
    有的很高級,比如將數學引入經濟學,一會兒微分一會兒西格瑪,讓人覺得高深莫測。有的很低級,甚至低級得讓人都不好意思反駁。這些騙術在公立的大學課堂上被堂而皇之地當作真理講授,被騙子教授博導們煞有其事地研究,寫論文評先進出國訪問騙取國家經費,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制假售假產業鏈。 經濟學中的「合成謬誤」就是學術騙子們的低級騙術之一。
  • 刷新論文造假新高度:8篇論文,不同單位、不同作者、結果卻一模一樣!
    看到pubpeer這個爆料第一時間心裡就默念,不要是中國作者,不要是中國作者。。。結果。。。從文章署名來看,從一線醫生到主任副主任醫師、醫院副院長,還有多篇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相信此次事件將再次刷新學術論文造假新高度!
  • 退學研究生寫123頁材料舉報導師父女學術造假,天津大學一教授被解聘
    此舉報材料詳細列舉了張裕卿學術造假的經過,此外,張裕卿在女兒張絲萌大學剛剛入學之際,就將她名字加入論文作者之列,理由是其幫忙修改過論文。後在其大學本科期間,又與其共同署名發表有抄襲嫌疑的論文。現天津大學已解除張裕卿的聘用合同。其女兒張絲萌本科就讀的河北工業大學也正在對舉報材料中提及的相關事項開展調查。
  • 平湖有家健身房被舉報了!充50就能領三年健身卡?!
    只需預存50元,就能領取一張三年健身卡。」聽到這麼「實惠」的事情,你是否會心下一熱,馬上去撿這張「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可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平湖就有消費者上了當。可11月底裴先生到店兌現服務承諾時,卻被告知還需額外繳納1500元押金才能領取健身卡,這次裴先生沒有被營銷員的花言巧語矇騙,表示要求退還50元,可營銷員依然百般推脫。裴先生當即向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舉報投訴,認為該健身會所的這種宣傳行為屬於欺騙消費者,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學術論文還是發表在英文期刊上好 !
    研究生的培養,首先要寫好中文學術論文。所以近幾年,不要考慮評職稱,也不考慮論文獎金,大多論文就都發表在中文期刊上。但有兩件事,使我意識到:學術論文還是發在英文期刊上好。這不是崇洋迷外。一件事是:4年前,我與研究生合作的一篇中文文章,滿有信心地投到了國內某地學A期刊。
  • 吹捧導師、師娘的「神論文」作者,被處理了!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包括"神論文吹捧導師、師娘"事件的作者當事人徐中民。今年前些時候,一篇曾於2013年發表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突然爆紅,這篇文章題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理論與實踐(1):集成思想的領悟之道》(標註稱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因大量涉及吹捧導師與師娘的內容,被網友轉發、關注。
  • 核心期刊SCI論文發表 | 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寫作技巧(詳細攻略)
    定期推送學術論文發表,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科技核心、統計源核心、CSSCI、SCI、EI、等核心期刊學術論文發表服務相關資訊
  • 2020版《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發布:《食品科學》影響力指數...
    近日,由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編制出版的《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2020版》正式發布。數據再一次證明了《食品科學》在食品科技期刊領域領先的影響力和學術水平。  深深感謝  在此,對多年來一直關心、支持、幫助《食品科學》雜誌的海內外讀者、作者、審稿專家和編委們表示深深的感謝,正是因為有了你們的支持,促使我們不能也不敢鬆懈,永遠不忘初心、努力前行。今後,《食品科學》將會更加努力,力求創新突破,創造更好的成績。
  • 《中國信用》雜誌啟動首屆社會信用法治論文徵集評選活動
    9月23日,由中國改革報社《中國信用》雜誌主辦的首屆社會信用法治論文徵集評選活動正式啟動,旨在進一步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法律學術問題研究和交流
  • 淺談歸因謬誤
    事實上,Hastorf和Cantril兩位心理學家,在1954年所發表的一篇論文裡,就描述了這樣的現象:普林斯頓與達特茅斯兩校的美式足球校隊,在季後賽碰了頭,雙方球員在這場比賽中都相當粗暴,造成彼此衝突不斷、傷痕累累。
  • 倉頡學術論壇:助力您走上學術巔峰(看完本文,受益終生)
    作為唯一一個組建實名制博士群的機構,我們首創了規模最大的博士精英俱樂部,為數以千計的博士生、博士後以及相關研究者提供了充足的便利與指導;在這個過程中,來自博士生們在讀博期間反饋的最多的問題有三點:1)博士學位論文、2)期刊論文和、3)語言要求。
  • 科學網博客總排行:龜兔賽跑,終超饒毅
    據本月11日的科學網「博客總排行」,我的排位已超過饒毅:目前我以11,861,469的總點擊量排在第14位,而饒毅則屈居第此數字在科學網相當雷人,因為在當前科學網的「博文平均點擊量排行」中,個人博客排第一名的平均點擊量也遠低於1萬次(參見上圖右上欄目)。   我於2009年11月開始在科學網開通博客,比饒毅起步要晚2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