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還是發表在英文期刊上好 !

2021-03-01 中國科學報

研究生的培養,首先要寫好中文學術論文。

所以近幾年,不要考慮評職稱,也不考慮論文獎金,大多論文就都發表在中文期刊上。

但有兩件事,使我意識到:學術論文還是發在英文期刊上好。這不是崇洋迷外。

一件事是:4年前,我與研究生合作的一篇中文文章,滿有信心地投到了國內某地學A期刊。

因為數據、資料都是第一手,觀點也新穎。可是,投稿等了近半年,結果一個評審意見是修改後錄用,一個則是拒稿。

編輯部則採納了後面一個審稿意見,拒稿。

面對如此打擊,我們立即將文章譯成英文投到了國際期刊(IF >A刊)。

結果很快(< 3個月)得到錄用的結論,並很快在網上發表電子版。

而且,今年論文引用檢索,得知該文已有SCI他引n(n > 10)次。

而早幾年我們發表在國內A刊的論文,今年檢索的他引(SCI他引+CSCD他引)次數少於10。

一件事就是今年年初的論文引用檢索報告。

以往發在英文期刊的論文,他引結果,都能讓人滿意。

如上面那篇投到A刊物的文章,除了有較高的他引次數外,兩個國外學者在國際權威刊物上發文,肯定我們的新觀點,並指出我們的工作是新的研究(國內審稿人則認為沒有創新!)。

而發表在國內期刊上的文章,他引次數實在有點讓人傷心。有篇發在國內刊物的文章下載了580多次,他引次數也就只有不到10次。

有篇發在國內刊物的文章,報導我們最好的數據資料和研究結果,可近10年過去了,他引(SCI他引+CSCD他引)次數也很慘澹。

我其實並不贊同把研究結果寫成英文去發表,但在經歷和事實面前,我不得不得出:論文還是發在英文期刊上好。

引用高,認可度好。至少地學領域是這樣。

不能因為國人看不懂英文就不發英文文章。

你要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因為某些國人看不懂英文,就不能、不贊成、不主張將研究成果寫成英文發表,這個理由恐怕站不住腳。

另外,感覺國內期刊「官」架子比較足,對你投去的文章要理不理、愛答不答的事時有發生。

最讓人著急就是國內某些審稿人的審稿態度和水平。

得出一些漫不著邊的審稿意見,讓你哭笑不得。

但為了培養學生,又不得不向國內刊物投稿。

等拒稿後我再發英文雖是一種選擇,但也很無奈。

就我本人而言,真不想這樣做,太浪費時間、精力和感情了……

相關焦點

  • 核心期刊SCI論文發表 | 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寫作技巧(詳細攻略)
    定期推送學術論文發表,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科技核心、統計源核心、CSSCI、SCI、EI、等核心期刊學術論文發表服務相關資訊
  • 【關注】「論文發的不太好,是國內某英文雜誌......」論文在國內發表就低人一等?
    世界華人醫師協會美國辦公室負責人鄧喬健介紹,改革開放前,我們的論文稿件很少往國外投,當時也不允許這樣做。現在,大家紛紛把科研論文投到國外期刊,從坐井觀天的狀態轉變到積極投身於全世界同臺競技當中,國內學者主動地將自己的優秀論文發表到國際一流刊物上,這是一種國際學術交流的進步之舉。「但是,和國內一樣,國外期刊也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
  • 國務學院青年教師張攀博士在公共管理學科頂級期刊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發表學術論文
    近日,國務學院公共行政系青年教師張攀博士獨立撰寫的學術論文《Target Interactions and Target Aspiration Level Adaptation: How Do Government Leaders Tackle the 「Environment‐Economy」 Nexus?》
  • 學術徵稿|Airitilibrary、知網、谷歌學術收錄:國際工程期刊ICJE(月刊,有DOI號)1個月快速出刊!穩定檢索!
    通過逐夢平臺投稿,可將我們優秀同學的論文推薦過去發表,成功率高達90%以上!發過內地期刊的同學也應該知道,版面比較少,且出版周期長,要等到檢索可能申請碩博已經用不上了。所以逐夢還是很推薦大家發表外國期刊哦!
  • 護理論文發表:應該知道的這些護理期刊
    1.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是國家科學技術部直屬的國家級公益性科技信息研究機構,也是我們常用的資料庫萬方數據的股東單位之一。CSCD收錄的護理類期刊有:《中華護理雜誌》,《中國護理管理》,《解放軍護理雜誌》,《護理學雜誌》。3、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由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評定,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的期刊。又稱「中文核心(PKU)」。每四年評定一次。
  • 陳進生研究員團隊在大氣環境科學領域權威學術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發表研究論文
    近日,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陳進生研究團隊在大氣環境科學領域權威學術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發表題為
  • 需要對學術論文進行頁數限制嗎?來自兩大國際期刊的證據
    Pp:149-168. 40 年前,經濟領域的頂尖期刊刊登的文獻相對篇幅較短。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刊登在AER,Econometrica,JPE, QJE 和 RES上的論文的長度的中值在20頁一下。但是,從那時到現在,論文的長度獎金為原來的三倍,到了平均50頁左右。這一趨勢導致了對期刊空間分配和文章可讀性的廣泛擔憂。
  • 【喜訊】《中國癌症研究》英文雜誌獲評「2016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2016年11月22日,由中國期刊協會、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中國學術期刊
  • 國際學術期刊:《中國蒙臺梭利》徵稿啟事
    論文撰寫應準確、及時地反映蒙臺梭利教育實踐的工作精萃和創新成果。要求立論科學,立題有創意,論據充分,數據可靠,結論正確。2.來稿要求文字簡潔,語言通順,句意明確,層次清楚,圖表清晰,計量單位規範。全文篇幅(包括圖表、文獻和英文摘要等)按規範限制為:學術論文和專題綜述一般不超過6頁,圖表6幅以下(全文不超過8000字)。3.文稿一律用 Word 格式,正文字體用五號宋體。
  • 倉頡學術論壇:助力您走上學術巔峰(看完本文,受益終生)
    2)語言要求則看各國各校情況,只要努力也都過關了;唯有3)期刊論文這一項,成為諸多博士生面臨的大問題,有時候不得法,怎麼都不能成功發表,成為博士畢業的一大障礙。這個問題也是廣大的博士朋友們近十年來交流和反饋最多的問題。
  • (11.22)期刊投稿指南24h速領
    相信很多學術界的朋友們,一定在忙碌自己的學術論文,我們一直在強調論文如何寫,如何寫好,卻很少著重研究關於期刊的事情。今天,微科享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份期刊投稿指南,主要包括:1.國外期刊投稿指南6. 有效利用科研分析工具向國際期刊投稿7. 期刊名稱和縮寫對照8.
  • 【實時快訊】本刊文章獲得SCI期刊多次引用
    《母胎醫學雜誌(英文)》自創刊以來,在編委團隊、審稿人團隊和編輯部的共同努力下已順利發表6期。2020年第四期也已於10月23日正式上線。(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跳轉至官網閱讀最新一期文章。)    相較去年,本刊閱讀量、讀者人數、自由來稿數、海外來稿佔比均顯著提升,更於今年6月順利被國際知名資料庫DOAJ收錄。
  • 2020版《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發布:《食品科學》影響力指數...
    (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編制出版的《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2020版》正式發布。延續了前幾年的好成績,今年《食品科學》的影響力指數(CI)及各項影響因子(JIF)在全國「食品科學技術」51種期刊中排名依舊蟬聯第一。
  • 投稿那些事兒:我的第一篇 IEEE 論文
    「投稿那些事兒:我的第一篇 IEEE論文」系列課程邀請三位曾在頂刊成功發表過文章的學術牛人來分享關於投稿方面的內容,滿滿的都是乾貨而且手把手教你如何在IEEE期刊會議投稿。累計發表 SCI 期刊論文 34 篇, EI 會議論文 18 篇,其中第一作者 15 篇,包括 Nature Biotechnology ACS Nano Nano Energy 等領域內知名期刊,申請發明專利 14 項,發表專著一章,並擔任多個期刊獨立審稿人。讀博以來,曾獲得一系列獎勵榮譽,包括百人會英才學者獎,國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唐立新獎學金、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學術十傑等。
  • 科研乾貨:英文期刊的格式要求(上)
    前言:論文寫好準備投稿時,往往發現不同的英文期刊對文章的排版、字體和圖片格式的要求大不相同
  • 科研必備:14個學術搜尋引擎
    http://www.sciencedirect.com/Web of Science(formerly Web of Knowledge)是一個大型綜合性、多學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資料庫,包括三大引文資料庫(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簡稱SSCI)和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
  • 中國日報丨山西大學出版發行全英文國際期刊
    近日,全英文國際期刊 《Journal of Human Cognition》由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與世界科學出版社聯合出版發行。呂梁學院院長、哲學學科帶頭人殷傑教授、學院班子成員及部分學術骨幹參加了研討會。會議由哲學社會學學院院長孫巖教授主持。山西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梁吉業致辭梁吉業在致辭中指出,主辦高水平學術期刊對於推動學術研究、促進學術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 刷新論文造假新高度:8篇論文,不同單位、不同作者、結果卻一模一樣!
    從文章署名來看,從一線醫生到主任副主任醫師、醫院副院長,還有多篇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相信此次事件將再次刷新學術論文造假新高度!2020年開年以來,這種令人窒息的學術論文造假就層出不窮,前幾個月,我們還報導過一起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旗下期刊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批量撤稿了30 餘篇文章的事件,而其中大部分文章的作者都來自中國。
  • 饒毅深夜發文:正式舉報林-裴 (1999) 論文涉嫌學術不端,稱「謬誤不會因為裴鋼一人在中國有權勢就能變成真理」
    ) 論文涉嫌學術不端》的舉報信,稱「 謬誤不會因為裴鋼一人在中國有權勢就能變成真理」。在「林-裴 (1999)」論文發表21年·之後,沒有任何實驗室發表了能夠重複這些結果的論文,也就是證明了CXCR4和CCR5兩個GPCRs只要五重跨膜就能起功能作用。        其中,裴鋼實驗室就沒有發表重複自己工作的論文。
  • 國發院博士校友王雅琦與餘淼傑教授合作論文被評為「國際金融學2015年最佳中文論文TOP10」
    近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博士校友、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王雅琦助理教授與我院餘淼傑教授合作發表在《金融研究》上的論文《人民幣匯率變動與企業出口產品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