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世道滄桑變化,它還是它,做好自己的天星小輪。
踏上天星碼頭,就有種時光穿梭感,好像倒帶了100年。也沒錯,它就是100多年前已經存在了。
▲ 20世紀初的天星碼頭
這麼一個懷舊的東西,自然是拍照的好道具。
比如候船室的綠格子窗戶、黑色的搖頭壁扇,還有穿著藍白海員服的工作人員。
等到船來了,一陣鈴聲,欄杆慢慢升起,走在傾斜的木板上,一切都是上世紀電影的場景。
如果技術了得,上船途中看到的水花拍打石柱也是不錯的景象。
而船上的木頭椅子、一路的海灣景色、船來船往,以及目的地中環碼頭的摩天輪、香港海事博物館、碼頭的大鐘,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拍出的照片都自帶故事感。
大人可以拍照,對於小孩來說,上這條船,就像上了遊樂場的一個景點。坐船,本身已足夠好玩。這種晃悠悠的節奏,可能和娘胎裡很像。
開船時的解纜繩,在有些小孩眼裡也是有趣的,我娃一直問我,那是什麼,做什麼的,等繩子都拋下去了,船也便開了,這個頗有儀式感的物件,意味著他的遊戲開始。
渡海過程中更豐富了,每看到一艘船,就跟中了彩蛋一樣驚喜。驚喜感深入腦髓,回家見人的炫耀是:我看了最大的輪船。
那個拍照效果較好的摩天輪,小孩也會喜歡,從水上一路看到碼頭,穿過碼頭旁邊的天橋,仍然念念不舍。如果不願意小孩去玩的,最好像我們同行的媽媽一樣,準備好理由,比如需要預約啦,好像沒有電啦。
我們家去香港經常坐天星小輪 ,不僅為了小孩開心,我也很喜歡這個渡輪,有點感慨,一個估計能申請文化遺產的東西,像路邊的早餐鋪一樣,毫不做作地默默地融入到香港的日常,伴著來去的腳步,年復一年,白天與黑夜。
碎碎念
▼ ▼ ▼
文︱走透透
ID:zoutoutou1
轉載請聯繫走透透
- 走透透 -
帶娃逛四方,各種開心和吐槽的分享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