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常坐地鐵,後來因為孩子學校有活動,我獨自一人的幾次公交出行卻讓我有了新的發現,在這裡不買車也可以出行很方便的原因。
1.公交車和地鐵站對接無縫。
幾乎每個地鐵站出來後都有公交車站,而且對於多雨高溫的天氣特點,每個車站之間都會有有遮陽長廊相連接。即使不帶雨傘也能保證在進入商場等樓體之前不會被澆溼,天熱的時候這個長廊用處更大,弄得夏天裡我常隨身攜帶的防曬傘倒很是有些雞肋。
2.車廂座位設置相對人性化。
新加坡的公交車座位設置種類比較全,譬如一輛公交車上往往會有比一般座位稍寬一些的「母子專座」,(當然也一定適合超胖體態的人);有側面安有座位靠板、車窗高度處安有扶手的殘障人士專用座。輪椅上車後可以停在那裡並用扶手上的安全帶把輪椅扣緊,既方便又安全。
我留意了一下不同的公交車,基本上一層車廂中竟然都有七個左右下車提示鈴按鈕,分布在車廂的不同部位,避免了臨時下車飛奔按鈕的慌張。公交車沒有臺階,車輛停在車站開門後站臺地面與公交車地板形成同一平面,對於腿腳不便的、穿長裙的絕對是安全便捷。
3.人情味不影響硬規則。
新加坡以法律和規則嚴格聞名,但坐公交車的幾件小事卻讓我對他們有了新的看法。公交車裡清楚的寫著要求司機有責任協助輪椅乘客上車,開始我以為只是說說而已,有天終於遇到有坐輪椅的殘障人士上車,司機很主動的從前門下車,親自將後門摺疊兩層的踏板伸展拉開,讓輪椅乘客順利上車。
有一次,一個老太太上車後由於沒提前準備好ez-link而不斷翻包尋找,司機竟然原地停車等她找到卡並扶著地處扶手找到座位才緩緩開車。還有一次,我拎著兩個大箱子等車準備去機場,司機明顯有意的稍稍改變了計劃停車的位置,恰好將車門開在我們面前。一點點的善意,就讓人心生溫暖。
唯一覺得不太適應的是新加坡的公交車不報站,讓外國人有些不適應,好在都有導航,隨時看著地圖既熟悉了地域又熟悉了路線,只要稍微細心一些,不會出現坐過站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