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課-國際篇】石油輸出國組織:左右油價和油量,卻很難忽視美國的意見

2021-02-15 時政很簡單

《局勢君的政治課-國際篇》第9章第3節:石油輸出國組織!總進度:51/60。

1960年的9月14號,當時世界上小有名氣的5個產油國在伊拉克開了個會,一致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的剝削,維護石油收入,會上這5個成立了一個組織,名叫「石油輸出國組織」,組織名字的英文首字母拼起來叫做「歐佩克」,這5個創始國分別是伊拉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和委內瑞拉。

所謂鐵打的歐佩克流水的成員國,60年來成員國進進出出,目前共有13個成員。因為這個是賣油國成立的一個組織,所以組織的最高追求是讓每個成員國都能最大限度地賺到錢,為此歐佩克經常要把13個成員國召集到一起開會,開會的議題不外乎兩個:我們到底是要提高價格增加收入呢?還是要降低價格打擊同行?

歐佩克之所以能這樣任性地討論,原因它曾經的原油儲量加起來超過了全世界的70%,在世界石油市場上算是擁有了控股權,一旦成員國同時增產,全球石油市場立馬供大於求導致油價下跌;如果成員國一起削減產量,全球石油市場很快缺貨導致價格上漲。也就是說,歐佩克左右國際油價的方法,就是通過調節石油的產量來實現。

(歐佩克在維也納的總部大樓)

雖然歐佩克最早是在伊拉克成立的,但是它們卻把總部安頓在了以公立出名的瑞士,然而瑞士卻以這個組織太不正式為由不接受它,5年後歐佩克不得不把總部遷往了奧地利的維也納,一直保留到現在。雖然在大家的印象裡歐佩克是個中東石油組織,但是它的總部卻在歐洲的維也納,不在動蕩的中東。

在歐佩克的內部構造裡,最高權力機構叫做「歐佩克成員大會」,組織內最重要的事兒都由成員大會決定,比如是否要吸納新成員,是否要提高產量或者降低產量等等。成員國大會每年開兩次,開會的時候各國能源部長帶著自己的秘書和隨從們過去參加,並且每一項議題都要確保全體成員一致同意才能發通知執行。

每年開兩次會頻率有點低了,這在有些年份就滿足不了實際需要,因此歐佩克的構造裡還有一個常設機構,叫做「歐佩克決策理事會」,在成員國大會的閉會期間,理事會就全權負責組織的一切工作,歐佩克還有個叫做「秘書處」的部門,專門執行大會和理事會的決策。

很多國際組織成立以後,其初衷和目標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變化,難能可貴的是歐佩克一直不改初心,它堅守著讓成員國利潤最大化的這個追求,可以說走的雖然遠但是沒忘記當初為什麼出發。不過能堅守這一點是一回事兒,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兒,畢竟組織的隊伍不那麼好帶,而且石油市場的權力遊戲也一直在變。

(以下省略2500字…………)


參考資料:

陳騰瀚.歐佩克 內部派系之爭的原因、影響及走向

富景筠.俄羅斯與歐佩克 :競爭與合作的複雜關係

維基百科詞條:歐佩克、石油危機、頁巖石油

  其他書籍和網絡資料

■本課程屬於付費內容,只更新前三分之一供大家免費試讀試聽,完整版60期99元。

■欲獲得完整版的同學,請點擊「閱讀原文」購買

點擊「在看」

感謝支持,一起進步!

相關焦點

  • 今日油價查詢:昨日,各地加油站95、92汽油限價!
    國際油價起伏不定,沙特多家媒體消息稱,本月9號,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就如何穩定國際原油市場等問題,舉行視頻會議。因世界公共衛生事件,原油需求量一度下跌,原油價格也是直線下降。這個形勢下,原油產量是否減產問題,雙方此前未達成一致意見。前幾日,美國放言稱「原油日減產1000萬桶」的計劃,導致國際油價暴漲,後又收窄。
  • 美國是石油出口國,為什麼美國希望國際油價降,而不是漲呢?
    美國雖然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國,但美國並不希望石油價格上漲,因為石油是和美元捆綁的,如果石油價格上漲,那麼石油將會消耗掉更多美元,這樣不利於美元流入美國,對美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一旦國際油價上漲,必然會推動世界各國對石油的需求,到時候美國對俄羅斯和伊朗的制裁將會失敗。雖然美國對委內瑞拉的打壓政策並不顯的太強,但是委內瑞拉的石油埋的太深,開採成本比較大,石油價格上漲就會盤活委內瑞拉的石油。
  • 油價暴漲下!美國產能將成大問題,中國又發現億噸油田
    周二(2月23日),國際油價跳漲逾1%,再創逾13個月新高,受對於新冠疫苗接種的樂觀情緒以及石油產出減少等因素支撐。
  • 「負油價」時期來臨!國際油價一落千丈,「三桶油」集體發聲!
    最近,人們可能更關心油價了。5月份美國輕質原油期貨結算價格為-37.63美元/桶,最低價格為-40.32美元/桶,創歷史新低。國際油價近期也處於「低迷」狀態,油價一落千丈,自然會對石油企業產生影響。中石油4月21日表示,他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困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油價回升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調整,另一方面是市場需求疲軟帶來的「挑戰」。
  • 加拿大首現負油價,美國原油-37元!賣油倒貼錢,史無前例!
    周一(4月20日),國際油價崩盤式下挫,美油5月原油期貨暴瀉至負數,收報每桶負37.6美元,為史上首見!  當紐約西德州原油(WTI)還在10美元左右的時候,加拿大石油重地阿爾伯塔省省長康尼(Jason Kenney)就發推警告:加拿大以油砂礦石油為主的石油標杆價格 (Western Canadian Select,WCS) 已經跌到負值。
  • 上次加拿大油價低於1元/每升是啥時?美景重現!小夥伴們看好了:0.99元,比水還便宜!
    油價的大幅下跌是由于越來越多的石油湧入國際市場,使原油價格降至$70/桶,這個價格與6月份相比下跌了近35%。據悉,安省的油價將跌至$1甚至更低。阿省和其它Prairie省份的油價已經是全國最低,此次油價可能降到90分以下,甚至更低。
  • 油價上漲,因美國產出恢復緩慢
    外電2月22日消息,油價周一上漲,在需求從疫情打擊中反彈之際,美國原油產出卻因嚴寒天氣恢復緩慢,引發了供應擔憂。
  • 國際原油價格漲幅超2%,為什麼美國希望國際油價下跌?
    2月1日,美國WTI原油期貨報53.55美元/桶,漲幅1.35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報56.35美元/桶,漲幅1.31美元。周一國際油價WTI和布倫特漲幅均超2%,主因美國原油庫存下滑,且美國東北部暴風雪導致燃料需求上升,利好油價。
  • 關於第二次石油危機,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1980年,伊拉克趁亂入侵伊朗,戰爭使得這兩個石油輸出大國的生產完全停擺,國際油價急劇上揚。1979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年度價格會議前夜,兩個OPEC成員國利比亞和印度尼西亞同時宣布計劃提高油價,有意促使OPEC保持高油價的現狀。油價的上漲持續到了1981年,此時的石油價格已從原先的13美元/桶漲到了34~36美元/桶。
  • 石油是中東不穩定的因素,而前後三次石油危機,原因究竟是什麼?
    今天,咱們就來看看中東事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的另一個因素:石油。上世紀60年代,為調整國際石油價格、抵制西方的剝削,亞非拉的一些石油生產國建立了一個石油資源的管控組織: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當時,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歐佩克為了進一步打擊以色列和支持它的其他國家,把石油價格提高了兩倍多,從原來每桶3美元左右的價格提高到了10.65美元,自此,戰後最嚴重的全球性經濟危機爆發。不過,從石油國家的角度來說,他們的確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美國的工業產值下降了14%,其他發達國家也深受影響。
  • 油價最新消息:國際油價大漲9%,油價預計上調「240元/噸」
    在昨晚進行的2020年第9次油價調整,因為國際原油均價還是低於40美元/桶,油價再次出現了擱淺調整的情況,按照油價「10個工作日」一調整的規則,
  • 日本石油儲備達150天,美國是135天,趁著油價下跌我國也該準備了!
    最近一段時間國際油價在持續降低,甚至有的時候都降到40多美元一桶了,以往的節目我們就說,不管別的國家它的經濟會受原油價格如何影響,對我國來講原油價格降低絕對是一個重大的利好。很簡單,美國油多了,美國頁巖油革命成功之後,美國自己變成一個產油國了,也就在上個月美國正式宣布他成為了一個石油的淨出口國了,本國生產的石油不旦夠自己使用,還能賣出去一點,所以成為石油進出口國了,他還搞什麼石油戰略儲備啊。
  • 油價最新消息:周一油價小幅上漲,調整窗口兩天後開啟!
    本期內容,由微信公眾號22點伴(微信號:b22dian)冠名推出查詢地煉報價請直接在公眾號中輸入「掛牌價格」在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國際能源機構負責人FatihBirol周一在接受採訪時說:「在缺乏強有力的政府政策的情況下,持續的經濟復甦和低油價可能會將全球石油需求帶回原來的水平,甚至更高的水平。」國內油價調整日期將於2個工作日後開啟,由於國際原油價綜合價格當前還低於40美元,預測5月28日晚國內油價調整或將出現年內「第7次」擱淺,不做調價。所以車友們,不著急加油!繼續維持「5元時代」!
  • 突發 | 今早,美國在敘利亞扔下60戰斧飛彈,國際油價會怎麼走?
    消息傳出後,國際金價迅速拉升。NYMEX原油、布倫特原油上漲,資本市場短期開啟避險模式。 前海開源執行投資總監、基金經理謝屹認為:從歷史上看,發生在美國本土的軍事衝突對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有巨大的影響。比如1861年爆發的美國南北戰爭。從1861年到1865年戰爭結束,黃金上升幅度達到150%+。
  • 美國的人均收入遠遠都比中國高,中國油價為什麼比美國高?
    美國的人均收入遠遠都比中國高,不能忍的而油價卻比中國便宜,到底還有什麼原因呢?其實這個問題有官方回答。
  • 石油危機到底有多可怕?
    1月8日,伊朗向駐有美軍和國際聯盟軍隊的伊拉克基地發射了至少12枚彈道飛彈,開始對美國的報復,美國原油(HYCM代碼USOIL_SPT)一度漲達4.54%,布倫特原油(HYCM代碼BRENTmar20)也跳空高開。
  • 國際油價持續上漲,高盛預測未來半年升至65美元/桶
    雖然昨天國際油價有所下跌,但是今天又重新繼續上漲,且創出新高,布倫特原油價格直接超過57美元/桶,WTI原油價格也超過53美元/桶。今晚備受國際原油市場的EIA數據也將公布,不過根據彭博調查,上周美國原油庫存預計出現下降,這也為市場注入了樂觀情緒。
  • 【消息】油價低迷,「所有人都在尋找油罐」
    據悉,國家能源局還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完善保障油氣勘探開發政策措施,督促主要油氣企業和19個省市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 能源安全,一直是我國能源發展最值得重視的問題之一。無論國際油價高低,我國油企一直沒有停下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的腳步。 當前,國際油價低迷,「所有人都在尋找油罐」。
  • 國際油價創下十年新低,哪些油企最先扛不住?
    油價創十年新低,油氣企業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華夏能源網記者梳理發現,全球20家頂級油氣企業中絕大多數都面臨虧損,這個名單裡包含殼牌、康菲、義大利埃尼等跨國巨頭。當然,難逃「厄運」的也包括國內的三桶油。 全球石油巨頭們到底承受著怎樣的壓力,誰虧損最厲害,誰扛不住了?
  • 國際組織名稱中英文對照(含全稱和縮寫)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 NATO ),簡稱北約1949年4月4日,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義大利等12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籤訂了北大西洋公約,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 NATO ),簡稱北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