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市場買菜,極個別不誠信商家,會有缺斤少兩的情況。最近,獵德新街市有一個賣魚檔「紅」到街知巷聞,不過不是因為他們家的的水產品特別新鮮,而是因為缺斤少兩被市場管理方貼了「黃牌」。
魚檔檔主:「市場管理方要貼的,我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沒有騙人,你覺得短斤缺兩的話,可以買完稱好回來給錢。」不過記者在現場觀察了半個小時,雖然是被貼上了「黃牌」,但是檔主依然淡定營業,並且生意也不錯,過來買魚的客人絡繹不絕。
街坊:「我沒有注意,因為有時候來買就買了,如果看到就不會(來買)了,我覺得沒信用。」
這位熟客恐怕要大跌眼鏡了,因為市場管理方表示:早前不斷收到街坊對這家魚檔的投訴,上周四他們就與相關政府部門以及電子秤廠家,對魚檔進行了突擊檢查。
市場管理方場長蘇偉超:「廠家一開秤,就說被改裝過,秤裡的零件都被改過,所有的晶片、顯示器也換了,要看她想騙多少,她想多少都能改。」原來,經營者在入駐市場前須籤訂《入場經營協議》,其中包括計量管理、食品管理、消防管理和日常管理等管理制度,而計量管理第四條表明,經營者被投訴短斤缺兩,經營者賠償消費損失,主辦者對不守誠信的經營者予以警告、罰款:
一次 掛黃牌一周警示
二次 掛紅牌休市一周
三次 將被責令退場!
場長超哥介紹:他們會不定期對街市約150個檔位進行大檢、小檢、暗檢,並且接受群眾投訴,一經核實,將會嚴厲處理,還消費者一個公平的交易環境。
天河區市場監管局:屬於市場管理行為,其他市場可借鑑
珠江新城獵德新街市作為廣州市目前改造標準最高的肉菜市場,同時被列為全市肉菜市場升級改造的樣板市場,市場管理方不排除該做法在廣州市其他市場推行的可能。
天河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市場對不誠信經營者掛黃牌警示的做法首先並未違法,是市場自身管理行為,並不屬於行政行為。「如果市場管理者與經營者早有相關約定,而經營者確實存在短斤缺兩的不誠信行為,市場應該相應進行管理。」他表示,其他市場管理者如覺得該做法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在不違法的前提下,可以相應借鑑。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