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菜市場賣魚的香港90後女生

2021-02-10 真實的香港

年紀輕輕、今年只有29歲的華女,是香港新界華記海鮮魚檔的第二代負責人。

她原本從事婚禮顧問工作,前途一片光明。但眼見父母年紀漸長,體力大不如前,於是決定辭職回魚檔幫手,每天朝七晚七在魚檔為魚剝皮拆骨,做到一身魚腥味及手指關節紅腫兼麻痺,但卻從沒有怨言,更相信行行出狀元,賣魚都會有出頭天。

素顏的她頭髮上布滿大大細細的魚鱗、眼鏡從鼻子上微微滑落、白色圍裙上有一絲絲魚的血跡。很難想像一個只有二十多歲的女孩子,會有這樣的造型。

爽朗的華女笑笑說︰「從頭到尾我都不介意,雖然我是一個女仔。但做魚檔實都挺好, 可以認識不同種類的海產,這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真的很專業。」

她從小就在魚檔穿梭,聰明的她亦很快學上手。知識可以慢慢累積,但技巧始終要工多藝熟,欲速則不達,經常要拿刀劏魚的華女,有一天便發生意外。

有個師奶買了一條3斤重的馬頭魚,體積較大,她要求砌件,當時還有其他客人在等,因我太心急,不小心一刀劈落手指,當時很痛,即時感覺到手套內好溼,我當時想是鮮血,但記得爸爸媽媽以前教過,要以服務客人為先,故此我都忍痛處理魚的內臟,但過了一會真得太痛,忍不住除掉手套,發現全隻手都是血,我便立即到附近的藥房買止血藥品,血才慢慢停下來。

對於這次的意外,華女自言並不當作一回事,皆因她深明魚檔是一個很辛苦的行業,難免會有點損傷,「由於我經常要搬貨,砌魚時又要舉起手用力斬,膞頭位會不時痛,我便搽下按摩膏,如有時間就拉筋紓緩一下。魚有很多刺,劏魚有時不小心會被拮到,真是十指痛歸心。」

在魚檔已工作約三年,已累積不少經驗,但可能華女樣子天生童顏,有些客人不時質疑她的能力,「有些客見她樣子像似靚妹,就會直接說︰如果你不懂,就找人來幫忙啦!有些客人買完魚後,就不停問她懂不懂殺魚?她並不會出聲,直接劏俾他們看。」

對於未來的路,她爽朗的笑了笑,正所謂行行出狀元,殺魚就是腥了一點罷了,除了學到很多知識外,的確也可以賺到不少錢呢!

相關焦點

  • 現代化的菜市場,你來過嗎?
    領展希望為菜市場重新定位,打造適應現代都市生活的新型菜市場。為此,領展組成了一支團隊到訪英國、西班牙、美國、加拿大和日本參考他們最成功的菜市場。在2010年,領展邀請到成功將倫敦博羅菜市場改造成英國旅遊勝地的英國建築師團隊,參考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聖卡特琳娜菜市場,並糅合香港傳統菜市場的優勢元素,對大埔大元街市進行首個試點改造,並獲得外界好評。
  • 90後女孩買了兩條魚到家,剖開魚腹一看,激動得跳了起來!
    但大馬哈魚籽就不一樣了,售賣形式的不一樣,在市場裡賣的馬哈魚籽有瓶裝的和散稱的,瓶裝的是通過物理生產加工的包裝形式,而散稱的則是天然的,沒有通過許多的加工,較為純天然。市場價這方面,大部分散稱的馬哈魚籽價錢為一百八十元/份前後,而國外進口密封罐裝馬哈魚籽市場價更是高達六十五元/130g。
  • 湖南永州某菜市場賣貓,商鋪老闆當場宰殺,小貓被一棍打死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食肉動物,像大家熟知的獅子老虎等等,而人也一樣是吃肉的,相比那些猛獸來說,人吃得更為雜一些,肉類除了雞鴨魚豬牛羊之外
  • 95後最美魚攤老闆娘:凌晨兩點進貨,不想進娛樂圈
    頭頂「賣魚西施」光環楊娟依舊在蘇州小鎮的菜場裡賣魚她說:我選擇靠雙手吃飯楊娟已經在蘇州小鎮的一個菜市場賣魚4年了。今年,她的店鋪上線餓了麼,還有粉絲來點外賣打卡。去年2月一次偶然機會,楊娟把自己工作視頻發到網上,結果沒成想引來眾人圍觀,還上了人民日報微博。
  • 生活館 泰國火車軌道上的菜市場
    點擊上方◥「私家品生活」可以關注我們小私說:鐵軌在小私眼裡應該只能用於火車的通行,但是在泰國,人們將菜市場搬到了鐵軌上,火車的通行與熙熙攘攘的菜市場,形成了一道別具一格的風景線。這條火車軌道上的菜市場是泰國最危險的菜市場,火車每天6次從蔬果上開過。當火車來臨的時候,人們紛紛收攤為火車讓道,當火車通行之後,一切又恢復喧囂,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過,這樣奇特的景象,也讓菜市場因此得名「摺疊傘市場」。 據美國《石板》雜誌報導,夜功府是泰國最小的府治,但其人口數量卻在泰國排名第五,因此這個小府治顯得格外擁擠。
  • 賣魚男子喝醉後摔倒身亡,家人狀告僱主!法院的判決是……
    最近,鳳岡男子張某超因為酒的事吃了「官司」一男子與其在賣魚的過程中酒後卻不慎摔倒身亡
  • 福建一菜市場發生持刀傷人事件!
    今日上午8時許今天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事髮菜市場
  • 新橋菜市場,遇見遺失的年味.
    菜市場,一個城市裡最接地氣,最有人情味,也是年味最濃的地方。新橋菜市場,可以說是南通菜市場中的大佬了,不是說它年紀大,在這裡沒有你買不到的東西。最特別的是,菜市場外的露天集市永遠比裡面熱鬧。商販一個挨著一個,還有一些在家門口做做小買賣的新橋老居民。「在家閒著也是閒著,出來看看人也是好的」,張奶奶樂呵呵地說著。
  • 75歲老奶奶每天去菜場撿魚內臟,原因竟是...
    每天上午,老奶奶鴕著背騎著一輛小三輪車,來到菜市場撿別人不要的魚內臟。通常一撿就是一上午,老奶奶正在把垃圾桶裡的魚內臟,小心翼翼地倒進自己的塑膠袋。老奶奶說,十幾年前,她在家附近一帶倒馬桶時,發現居民搬家後留下了一隻小貓,看到小貓很可憐,老奶奶便收養了它。
  • 75歲老奶奶每天辛苦去菜市撿魚內臟,真相竟是這樣...
    #領養代替購買一位75歲的老奶奶每天都會去菜市場撿一些別人不要的魚的內臟,大家都很好奇到底幹什麼,最後發現真相的愛貓君感動到淚流不止。在浙江寧波月湖西區的拆遷地帶,有位老奶奶天天到詠歸菜場撿魚肚魚鰓等內臟,一撿就是幾麻袋。這位老奶奶叫陳美英,今年已經75歲。
  • 菜市場鮮活逛魚明蝦20元一斤 冰凍魚蝦彌補新鮮海鮮不足
    天氣越來越冷,菜市場除貝類外,鮮活的海鮮只有逛魚和明蝦,價格都是20塊錢一斤,逛魚價格上漲了,明蝦不變。據了解,目前漁船出海大為減少,到冬至節氣後,大部分漁船都會停在碼頭上等候過年了。未來市場上的海鮮將以冰凍為主,現在已接近半數。圖為養在海水中的逛魚,20塊錢一斤,下雪前16塊錢一斤。
  • 據說,肇慶的80、90後才玩過這些!
    肇慶的80、90後,不知道大家童年有什麼玩具呢?我小時候就比較喜歡這個所謂的鬥蝸牛,就是用蝸牛殼互懟,互懟後完好一方勝利。除了上面的,各位80、90後童年有什麼好玩的純天然自製玩具呢?下面這些一顆顆的小東西,許多80、90後的小夥伴一定很熟悉!
  • 廣州驚現殭屍魚:魚已煮熟,吃一口,魚頭動一下
    廣州餐館現殭屍魚,頭部被砍下煮熟後還會動彈。日前,廣州市越秀區一家餐館中日前上演驚人一幕:當一條被煮熟的魚被廚師以盤子端上餐桌、食客準備大快朵頤時,它卻依然在動。這是怎麼回事?煮熟了竟然還會動,這也太詭異了!話說真的有煮熟嗎?  據悉,當時,這條深灰色的魚的頭被切下,放在盤子邊緣處。儘管其身體部分已經被分解燉熟,但它似乎依然能動。
  • 58斤「魚王」賣了2000多元
    11月7日清晨,一年一度的西大洋水庫開漁,預計出魚60—80萬斤,為附近村民增收數百萬元。8日上午10時許,一條58斤的花鰱成為開漁兩天的「魚王」,被人以35元/斤的價格買走。11月7日凌晨,西大洋水庫水面上船隻轟鳴,一盞盞綠色的漁燈在水面上閃爍。到了清晨,隨著越來越多的船兒靠岸,碼頭上熱鬧起來。一條條大魚被擺在岸邊,隨客戶喜愛購買。
  • 70萬的信鴿,在菜市場30元一隻賣了!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小偷是非常懂行的,偷這麼多一定會想賣個好價錢,但是按著這條思路,警察一直沒有抓到這個小偷,雖然有監控顯示,但是看不清小偷的樣子,知道附近又有人家的鵝被偷了,警察才發現偷鵝和偷信鴿的小偷,原來是一個人!
  • 「黃州的年味,藏在街頭巷尾和菜市場裡」
    1『  黃州的菜市場 年味還在  』在黃州想找找年味,就去菜市場轉轉,和居然之家一街之隔的金橋菜場,清晨依然人聲鼎沸,自金橋菜場改造後,裡面鋪子都規整了不少,附近的居民剁魚剁肉、灌香腸也會選擇來這裡,往深處走,還能尋見年味和熱鬧。
  • 「賣魚西施」火了! 氣質堪比劉亦菲!網友:連殺魚都這麼好看!
    她就是蘇州的「賣魚西施」氣質堪比劉亦菲!▼長長的頭髮,白白的皮膚一個側顏殺,絕對不輸明星啊!說起為什麼會在菜場賣魚,娟子說,她的父母在蘇州已經擺攤賣魚十幾年了。三年前,她高中畢業後就從老家安徽合肥來到蘇州,幫父母打理魚攤生意,想著能幫父母分擔一點。
  • 菜場攤主為啥都在賣魚?真相令人動容
    背後的故事讓人淚目幫老趙賣魚,減輕一點損失,喊了五六個商販一起把貨車上的魚搬回菜場大家分工協作,幫老趙賣魚不再活蹦亂跳的魚就放在菜場門口賣一個「愛心魚攤」就這樣成立了👏還有不少商戶趕來幫忙稱重、殺魚、收款很多市民、保安、市場管理人員得知後紛紛加入愛心賣魚的隊伍當天下午4時左右老趙家3000多斤的魚全部賣完
  • 【擴散】西湖北路菜市場有人賣假金飾 貪便宜的市民就有蠻多
    「又有人在賣假首飾了。」5月3日上午,筆者經過西湖北路的菜市場偶然聽到有幾個買菜的阿姨在聊天說道。
  • 無良商販變魔術,雙氧水還魂「殭屍魚」!!
    各位在菜市場買魚的可要注意了,不然一不小心就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