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期間,臺灣南投燈會邀請一系列大陸非物質文化遺產赴臺演出。其中,被譽為"中華第一龍"的重慶銅梁火龍17日晚在南投首演,與島內民眾一起鬧元宵享年味。
16名赤膊漢子把特製的鐵水奮力拍打到空中,超過1200℃融化的鐵水宛如天女散花。另有20名赤膊漢子手持巨龍,在火海中上下翻飛、來回穿梭。
這是重慶銅梁火龍第三次在南投進行演出,當晚兩場演出吸引近6萬名觀眾。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火龍表演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升級,不僅表演時長由以往的9分鐘延長至15分鐘,還融入了舞旗以及火把表演,讓整場演出更具觀賞性。
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把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
原汁原味展現給臺灣民眾
為呈現原汁原味的火龍表演,道具器材全部由重慶空運到臺灣,包括兩條火龍、八個火爐、鉗子、煤炭、舀鐵水的竹塊等器具,甚至連搭火爐用的黃泥巴都是銅梁高樓本地產的。據了解,從2月17日到21日,銅梁火龍將在南投表演5場,在彰化縣溪州鄉表演2場。
兩岸多交流對文化傳承
有很大幫助
尤其銅梁火龍是600多年
非物質文化遺產留下來的
我們所有在現場的好朋友
大家都非常有眼福
廈門衛視駐臺記者 王舒錫
飛舞的火龍
給臺灣民眾帶來新年祝福
在南投元宵燈會期間
除了有重慶銅梁火龍之外
還有陝西安塞腰鼓在這裡演出
把黃土高原的磅礴氣勢
帶進臺灣的山水之間
陝西安塞腰鼓鼓聲鏗鏘有力,表演者舞姿豪邁,16日晚進行的兩場演出,共吸引近萬名南投民眾前往觀看。
很震撼
之前有看過銅梁火龍
沒有看過安塞腰鼓
第一次看
覺得還不錯
跳得很好
很精彩
挺有動感的
真的很棒
今年是安塞腰鼓第二次走進南投,腰鼓演出隊伍從去年114人增加到138人,演出包含男子腰鼓、老年腰鼓、少兒腰鼓、女子腰鼓四種形式,類型更加豐富。
我們就是想把地方文化帶到這裡
兩岸同根同祖
也想通過這些活動
拉近兩岸民俗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