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把時間線重新拉回3月,5個男孩決定反抗一下現實的慘狀,成立了送春歸,讓更多的人看到了這個青島獨立搖滾樂隊。
標題是大家胡說八道,其實這群人很早就認識了。
2020年年初的時候每個人感覺都很倒黴,可能再加上疫情的原因,大家的情緒都很不對勁。每天除了吃飯好像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有天大家去吃炒雞,突然就決定組樂隊。主唱、吉他、鼓手、鍵盤,再外加一個被突然拉進來的貝斯手,就這麼開整了。
這個時代真是太多元化了,接觸不一樣的事物讓我們成為了不一樣的人。送春歸剛成立,大家喜歡音樂的雖然都風格迥異,但並沒有什麼很難跨越的磨合期,主唱林子和整出個動機,大家就開始創作了。
在家錄音,鍵盤手碩碩負責修音,然後就有了《送春歸》、《我永遠愛你》、《臘八》...每周一次的排練,寫歌...也遇到了大多數獨立樂隊的「難產」,但好在從第一次上臺演出,到前幾天的「舞!舞!舞」現場,送春歸這個名字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
一起來回顧下硬核現場舞!舞!舞!(多圖預警)
對於一支樂隊來說,怎麼看待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關係,獨立樂隊和商業化?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大家特別一致,其實沒有什麼理想,這就是現實,大家沒有把這件事情當成一種很光榮很值得炫耀的事情而已,就是工作。
做樂隊是因為喜歡,但誰都想發財,也想火,我們沒辦法極端的去看一件事情。資本和流量在大環境裡確實特別常見,也是很多人追求的東西,但這不是獨立樂隊想要去抗衡的假想敵,起碼對送春歸來說不是。
即使大家現在大多數情況下還在「用愛發電」,但5個人一直很堅定,該幹啥幹啥,不會去強求一些東西,畢竟誰都想幹著自己喜歡的事還能發財,這種並不衝突。
向大家劇透兩個消息,送春歸樂隊大概率會在12月份分成兩波把剩下的4首歌發出來,到春天之前會把很多動機都收尾完成!同時演出的頻率會減少一些,讓我們保持期待和送春歸一起奔赴下一個時刻吧。
很多搖滾樂帶給人們激進與震撼,有瘋狂的舞臺現場和舞臺下的衝撞,但送春歸帶給我們的不止這些。
樂隊能成功組建是因為大家都很擅長失戀被甩破罐破摔。
送春歸的幾首歌也都在寫愛情,可能以後也會寫別的,但是愛情在當下算是一個比較嚴肅的問題,是這個時代我們能夠接觸到的生活,「我們不可能把沒有經歷過的生活假裝經歷過,創作出來,那是不真誠的,屬於耍流氓,是一種很卑劣的手段。我們也沒有辦法完全偏激的說一件事情,但一直對愛情持一種懷疑態度,也希望能讓大家認真思考這件事情」。
愛情伴隨著我們從青春期走過現在、中年以及在未來很長一段日子裡的長度,是穿插在生活中一個比較有史悲印記的東西。
其實最難受的時候出來的東西是最真實的,主唱林子和就認為創作一定是源於痛苦的。隊裡的吉他手魏老師就表示自己現在情緒非常好,沒有時間去思考也是一個方面。快樂不需要創作,可能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才各有各的不幸。
音樂可以傳遞思想,是一種媒介,不只是傳遞思想。貝斯手大千倒是更注重情緒的表達,當下的狀態就是你想表達的情緒,如果是痛苦的表達,作品就是痛苦的,創作本身就是情緒的一種傳達。「比如演奏之前的一些歌曲,現在拿來演奏就會陷入一種很陌生的狀態,因為自己已經脫離了當時那種情緒」。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到最後也沒有對錯,只是每個人看法不同,和送春歸的5個男孩聊天就是一種隨性的感覺,就像是每個人不同部分的融合,恰巧每個人都很擅長失戀被甩破罐破摔,那就一起做一件大家都喜歡的事吧。
後來有問過主唱林子和,你覺得青島是文化沙漠嗎?其實天天叫喚文化沙漠的人本來就沒什麼文化,如果非要是沙漠,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綠洲,而不是通過叫囂獲取所謂的光榮。
我們相信很多處在迷霧中的年輕人都是這麼想的。
以上就是潮青Trend Youth對送春歸樂隊專訪的全部內容了,大家可以關注另一個公眾號「我根本沒有才華」去看看主唱小林和和子寫的小作文~
TY潮咖專訪隨時在線營業,如果你是圈層大佬、潮咖達人、個性主理人...速度掃碼添加客服聯繫我們約稿吧~
部分照片來源於微博
@_何珍妮 @Punk_果 @十萬嬉皮文森特@41的漫長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