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上周,原本平靜的股市,被超預期的英國脫歐公投結果攪動,掀起軒然大波。雖然A 股的跌幅相對較小,但大幅的波動,本身就是風險的體現。我們認為公投結果的公布,不是塵埃落定,而是風雲再起。具體原因可參考我們的策略點評《不是塵埃落定,而是風雲再起》。
近兩天以來,市場人士對此事件的點評有些分歧,一種看法更加重視風險,認為該事件如同蝴蝶的翅膀剛剛煽動,衝擊還沒真正體現;另外一種看法是脫歐對中國形成利好,中國將在國際競爭中更加充分地發揮優勢,資本市場也是相對有吸引力的。我們認為這兩種觀點都有道理,但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兩種觀點本身都是不確定的,每一種判斷所得到的結論,其實現的過程都會很長,期間依賴的路徑較為複雜,此時尚不能預測會出現什麼新的事件和應對的政策,從這個角度來看,唯一確定的就是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二是我們認為如果這兩種觀點都對,其對股市的影響,應該是有時間先後順序的,我們傾向於認為利空在前,利好在後。
就資本市場而言,風險偏好持續下降,是較為確定的,在此背景下,任何樂觀的看法,都顯得乏力。從上周五市場的走勢來看,全球明顯沒有對該事件做好充分的準備。重新考量突發事件帶來的影響,需要時間,那麼避險情緒短期內就難以消散。
就A 股來說,由於具有封閉性,受外圍市場的影響相對較小,主要還是內在因素在起主導作用。但是我們認為內因一方面並不支持A 股估值上行,另一方面也會與外圍因素發生共振,加強其不利於股市的趨勢。具體來看,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受到破壞,出現了反經濟全球化的苗頭,在此環境下,復甦的力度更加偏弱,而我國作為開放的經濟體,也會受到影響。我們在中期策略中提出A 股的主要驅動因素已經實現了由估值向盈利的切換,那麼股市的走勢就會與經濟基本面的聯繫更加緊密。
尋找我國經濟增長的亮點,就必須從內需領域著手,傳統的消費品,此時的關注度應該提高,增長點在於製造業的升級和消費升級。目前來看,增加投資以穩內需的條件還不成熟。因此,投資機會主要還是圍繞著傳統消費品和製造業升級展開。
投資策略上,規避風險,控制倉位是第一位的,投資方向上,第一、避險功能較強的有色、特別是貴金屬,值得繼續關注;第二,傳統消費品例如食品飲料、醫藥等具有較強的防禦價值;第三,製造業升級相關的科技股、人工智慧等作為成長空間較大的領域,具備穿越牛熊的潛力;第四,如果市場出現恐慌性下跌,金融股具有相對配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