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軟鏡內切開引流微創手術讓腎盂旁囊腫不再棘手

2021-02-13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燕達醫院

腎囊腫是一種常見病,囊腫一般生長在腎臟外面,大於4cm或者出現相關症狀時應考慮手術治療,常用腹腔鏡去頂術,手術相對簡單。腎盂旁囊腫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腎囊腫,它生長在腎臟內部,囊腫壓迫腎盂造成腎積水,可繼發感染、結石、出血等,由於其複雜的解剖關係,在治療上較為棘手,腹腔鏡及開放手術處理起來均較困難,損傷較大、復發率高。

近日,燕達醫院泌尿外科為一位腎盂旁囊腫患者進行了軟鏡內切開引流術,術後一天患者便能下床活動,術後三天就痊癒出院,此類手術的開展有效推動了域內泌尿外科專業技術再上新臺階。

患者男性,65歲。主要症狀是左腰部脹痛2年。曾在外地醫院檢查診斷為左腎盂旁囊腫,囊腫如雞蛋大小填塞在左腎內,壓迫腎盂造成腎積水。患者入院後完善相關檢查,泌尿系CT及三維重建診斷為左腎盂旁囊腫、腎積水。經科內討論,認為患者不適合腹腔鏡及開放手術處理,可考慮行輸尿管軟鏡內切開引流術。

手術由楊雲波主任醫師、唐偉副主任醫師主刀,在手術室、麻醉科和泌尿外科團隊的緊密配合下,為患者實施了經尿道輸尿管軟鏡下鈥雷射內切開腎盂旁囊腫內引流術。術中,兩位專家在彩超實時引導下,精確選擇最佳位置,用鈥雷射將囊腫與腎盂切通開窗,並在囊腔內放入支架管引流,手術順利。術後患者複查CT顯示:囊腫明顯萎縮,支架管末端準確放置在囊腔內。

「軟鏡內切開引流術是微創外科技術迅猛發展的最新成果,具有創傷小、出血近無、療效好等優點,是治療腎盂旁囊腫的理想方法。泌尿外科已完成10餘例腎盂旁囊腫軟鏡內切開引流術。根據術後患者的複查,囊腫明顯萎縮或完全消失,無一例復發。」楊雲波副主任介紹說:「得益於優質齊全的硬體條件和雄厚過硬的技術實力,目前泌尿外科的微創手術比率已超過90%,為許多患者用『小手術』解決了『大問題』!」

據悉,腎盂旁囊腫是由單純性腎囊腫發展變化而來,囊壁由一薄層纖維組織覆以一層扁平上皮,內含草黃色清液,少數囊腫內含血性液體,感染後壁可增厚,內含黏稠的液體。發生在腎門腎竇附近的囊腫,長大後可進入腎竇,命名為腎盂旁囊腫。腎盂旁囊腫多由先天性因素造成,發病年齡在50歲以後。

相關焦點

  • 泌尿外科:修復手術助後尿道狹窄患者恢復自主排尿
    因受傷早期合併骨盆大量出血,多數無法早期手術修復,需行膀胱造瘻引流尿液,待受傷3個月後再行尿道修復手術,此時後尿道狹窄多已閉鎖。近期,燕達醫院泌尿外科楊雲波副主任接連為2位慕名而來的患者進行了後尿道修復手術,手術效果均良好。今年34歲的崔先生因車禍導致骨盆骨折,合併後尿道斷裂,3個月來他只能依靠膀胱造瘻管引流尿液,苦不堪言。
  • 輸尿管鏡碎石術:比體外碎石創傷更小的高端技術
    然而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微創設備的發展,終於有了更加微創的手段——輸尿管鏡碎石術。首先,讓我們用一段視頻來了解輸尿管鏡技術。輸尿管鏡碎石術的操作,全程通過尿道、膀胱、輸尿管等人體自然腔道,不需切口,近乎無創,國外專家研究表明,輸尿管鏡碎石術和經皮腎鏡取石術(標準通道甚至大通道),其創傷甚至小於體外衝擊波碎石,以圖為證:
  • 外科筆記:膿腫切開引流術
    膿腫切開引流術(abscess  incision drainage)
  • 一日收到兩面錦旗 南華附一醫院消化內鏡下微創治療進入新「鏡」界
    南華附一醫院消化內鏡下微創治療進入新「鏡」界。紅網時刻衡陽1月6日訊(通訊員 吳豔 記者 譚倩)「真是太感謝你們了!從檢查診斷到住院治療,我爸都沒感覺到痛苦,現在吃飯、幹活跟原來一樣,感謝咱們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近日,患者羅某之子將印有「醫術高明醫者仁心」字樣的錦旗送到了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並緊緊握住主任醫師曾斌和副主任醫師胡光勝的手不停地表示感謝。
  • 慶雲縣人民醫院:傳統氣切和微創氣切聯合應用,完成高難度氣管切開手術!
    58歲的郭姓患者因腦出血入住我院腦外科,因病情危重在全身麻醉下給予去骨瓣減壓和顱內血腫清除手術,術後轉入ICU進行監護治療。術後第十天,患者病情明顯好轉。但因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較多,自主咳痰能力差,短期內無法脫離呼吸機。此時患者氣管插管已經接近最長帶管時間,必須行氣管切開治療。
  • 泌尿外三科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完成複雜尿道狹窄手術
    12月12日,我院泌尿外三科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院撒應龍教授的指導下,成功完成了兩例口腔黏膜代尿道成形的複雜尿道狹窄手術,標誌著我院泌尿外科在尿道狹窄的修復與重建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月,泌尿外三科收治了兩名特殊的男性患者,兩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卻都忍受著常人無法理解的痛楚。
  • 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微創時代的到來!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中,手術治療是無可奈何之下的最終選擇,也是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的目的只有一個:解決保守治療難以控制病情的患者所出現的症狀和長期隱患。近年來,隨著手術理念的更新和醫療器械的發展,腰椎間盤突出症微創手術逐漸成熟並應用於臨床!
  • 外科筆記:​直腸肛管周圍膿腫
    通常位於肛周(45%)、坐骨直腸窩(≦30%)、內括約肌(﹥20%)、肛提肌(約5%)。男性:女性約為1:8。【臨床表現】1.肛門周圍膿腫:肛周持續性跳動性疼痛,行動不便,坐立不安,全身感染性症狀不明顯。病變處明顯紅腫,有硬結和壓痛,膿腫形成可有波動感,穿刺抽出膿液。
  • 68歲阿伯血尿發現罕見腎癌,祈福醫院微創新技術切瘤保腎
    一位68歲的阿伯因血尿發現腎癌,考慮腫瘤位置特殊,傳統開刀手術下要想保腎,難度大,風險高,祈福醫院泌尿外科團隊採用最新技術
  • 會昌一名54歲男子從高處墜落命懸一線,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緊急救治成功救回
    8月22日早上,54歲男子劉某在工地幹活時不慎從4米高處墜落,腰部著地,右側腰腹部疼痛難忍,打電話120送至我院急診科,因病情嚴重轉至我院泌尿外科治療。泌尿外科醫師羅騰接診。他們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後於10點15分將劉某推送至手術室行右側單側腎切除術。 泌尿外科主任歐方平,醫師羅騰、肖志華共同為劉某開展手術。術中,劉某全腹膨隆,腹肌緊,切開皮膚、肌肉後,暴露右腎包膜;切開包膜後,可見大量血液溢出,泌尿外科醫師觸及腎蒂並止血,清除血腫後將腎蒂結紮,最終將裂成兩段的腎臟成功切除。
  • 送患者一朵微創小紅花:無管化手術(Tubeless)!
    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我科為患肺結節的李先生實施了院內首例免氣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無管化胸腔鏡肺癌手術(Tubeless VATS)。這是繼手汗症病種實施無管化手術之後,我科對技術更複雜的胸腔鏡肺癌根治術無管化的又一次勇敢嘗試。患者全程無管化(無導尿管,無氣管插管,無胸腔引流管),術畢清醒後即能下床活動,目前恢復順利。
  • 口腔技能 視頻演示:牙槽膿腫切開引流術
    (一)器械準備一次性口腔治療盤,手術刀柄及15號刀片,引流條、血管鉗。(二)操作步驟1.首先要患者有思想準備。2.進行阻滯麻醉或表面麻醉。3.從腫脹最明顯處切開,與前庭溝平行,重力低位,切口要切到底,到骨面(注意神經血管),之後進行鈍性分離。4.生理鹽水衝洗,至無明顯膿液。
  • 喜訊:我科加入北大醫院泌尿外科臨床研究協作網
    ,促進基層醫院泌尿外科醫療技術更新和學科發展,形成覆蓋全國、立體交叉、上下聯動的協作網絡,達到共同發展的多贏局面,教育部重點學科、國家衛計委臨床重點專科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聯合北京大學泌尿外科醫師培訓學院及中國泌尿生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特發起成立「泌尿外科臨床研究協作網」項目,簡稱「北大泌尿臨床研究協作網」。
  • 院訊|胃腸微創手術無剪道劇場完美落幕
    ,腫瘤外科首席專家應敏剛教授、院長鄭雄偉教授到場祝賀並致開幕辭。我院胃腸腫瘤外科臧衛東主任醫師擔任本次會議執行主席。現場手術直播展示腹腔鏡胃腸微創手術的細節與技巧是此次會議的一大亮點。參會專家合影、永安市立醫院葉文主任等省內外胃腸腫瘤外科專業領域的30餘名專家,圍繞微創手術技巧、腫瘤綜合治療、圍手術期營養支持等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 【新康新聞】「多管技術」在腦溢血救治中的廣泛應用——「雙側腦室穿刺外引流術+左側基底節區腦出血軟通道技術穿刺外引流術」成功實施
    11月25日,患者於家中無明顯誘因下突發神志不清,一個小時間呼之不應,繼之有嘔吐反應,口腔內有嘔吐物,小便失禁,家人遂撥打120送至淮南新康醫院。陳主任要求患者即刻擬「腦出血」收住我科並予以完善的相關檢查及治療,入院診斷為:1、左側基底節腦出血破入腦室系統;2、高血壓病III級,極高危組;3、吸入性肺炎;4、氣管切開術後;5、慢性腎臟病急性加重;6、酸鹼平衡紊亂(代酸);7、應激性消化道潰瘍。
  • 獨家視頻丨記者探秘手術機器人「達文西」
    近日記者走進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黃金院區手術室探秘世界上最先進的外科手術機器人達文西(
  • 無痛包皮手術,讓您輕鬆「出人頭地」
    包皮過長(這種情況還能冒個頭出來……)包莖和包皮過長不一定要手術,幾乎100%的男生在出生的時候,「小鳥」都自帶這件高領毛衣了。也就是說,健康的新生男孩都是包莖,幼兒時期的包莖也是正常態,也並非所有男性兒童均需包皮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