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囊腫是一種常見病,囊腫一般生長在腎臟外面,大於4cm或者出現相關症狀時應考慮手術治療,常用腹腔鏡去頂術,手術相對簡單。腎盂旁囊腫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腎囊腫,它生長在腎臟內部,囊腫壓迫腎盂造成腎積水,可繼發感染、結石、出血等,由於其複雜的解剖關係,在治療上較為棘手,腹腔鏡及開放手術處理起來均較困難,損傷較大、復發率高。
近日,燕達醫院泌尿外科為一位腎盂旁囊腫患者進行了軟鏡內切開引流術,術後一天患者便能下床活動,術後三天就痊癒出院,此類手術的開展有效推動了域內泌尿外科專業技術再上新臺階。
患者男性,65歲。主要症狀是左腰部脹痛2年。曾在外地醫院檢查診斷為左腎盂旁囊腫,囊腫如雞蛋大小填塞在左腎內,壓迫腎盂造成腎積水。患者入院後完善相關檢查,泌尿系CT及三維重建診斷為左腎盂旁囊腫、腎積水。經科內討論,認為患者不適合腹腔鏡及開放手術處理,可考慮行輸尿管軟鏡內切開引流術。
手術由楊雲波主任醫師、唐偉副主任醫師主刀,在手術室、麻醉科和泌尿外科團隊的緊密配合下,為患者實施了經尿道輸尿管軟鏡下鈥雷射內切開腎盂旁囊腫內引流術。術中,兩位專家在彩超實時引導下,精確選擇最佳位置,用鈥雷射將囊腫與腎盂切通開窗,並在囊腔內放入支架管引流,手術順利。術後患者複查CT顯示:囊腫明顯萎縮,支架管末端準確放置在囊腔內。
「軟鏡內切開引流術是微創外科技術迅猛發展的最新成果,具有創傷小、出血近無、療效好等優點,是治療腎盂旁囊腫的理想方法。泌尿外科已完成10餘例腎盂旁囊腫軟鏡內切開引流術。根據術後患者的複查,囊腫明顯萎縮或完全消失,無一例復發。」楊雲波副主任介紹說:「得益於優質齊全的硬體條件和雄厚過硬的技術實力,目前泌尿外科的微創手術比率已超過90%,為許多患者用『小手術』解決了『大問題』!」
據悉,腎盂旁囊腫是由單純性腎囊腫發展變化而來,囊壁由一薄層纖維組織覆以一層扁平上皮,內含草黃色清液,少數囊腫內含血性液體,感染後壁可增厚,內含黏稠的液體。發生在腎門腎竇附近的囊腫,長大後可進入腎竇,命名為腎盂旁囊腫。腎盂旁囊腫多由先天性因素造成,發病年齡在50歲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