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8歲的阿伯因血尿發現腎癌,考慮腫瘤位置特殊,傳統開刀手術下要想保腎,難度大,風險高,祈福醫院泌尿外科團隊採用最新技術——後腹腔鏡下腎腫瘤切除術,成功為阿伯切除腫瘤並保留了腎臟。這標誌著祈福醫院泌尿外科在精準腫瘤切除治療上邁上新臺階。
10月中旬,68歲的劉伯偶然發現尿中帶血,一周未見好轉。到祈福醫院泌尿外科就診,入院後檢查發現右腎有腫塊,進一步完善CT尿路造影(CTU)檢查,提示右腎中下級內部有一個12×12毫米的腫瘤,考慮腎細胞癌(簡稱腎癌)可能性大。
由於腫瘤生長位置特殊,若採用在直視下傳統的開刀保腎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泌尿外科陳善群主任組織科內大查房,大家討論後一致決定,採用最新技術「後腹腔鏡下腎腫瘤切除術」,儘可能地保留腎單位,提高患者術後的生存質量。
陳善群主任說,傳統的開放手術方式,切口長、創傷大;相較之下,後腹腔鏡下微創治療只是在腰腹部穿三個孔進入患腎所在的後腹腔,切口小,而且有別於經過前腹腔,避免了損傷腹膜,極大地減少術中對胃腸道等消化器官的影響,患者恢復快。但後腹腔空間狹小,對術者操作方式和技巧有著較高的要求。
據介紹,後腹腔鏡下腎腫瘤切除術,尤其是內生性腎腫瘤,術前要全面規劃,分析腫瘤的部位及其周圍臟器、血管等情況,做好各種技術準備,術中要快速精準定位腫瘤部位,在短暫熱缺血的時間內快速切除腎腫瘤。這種高難度手術的順利完成非常依賴於術者對手術技巧的熟練度及團隊協作的默契度。
10月23日,陳善群主任率領手術團隊順利完成了此項難度極高的手術,完整切下了腫瘤組織,保留了患腎。病理結果顯示為:多房性囊性腎細胞癌,這是一種多發於男性的罕見腎癌。術後,患者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陳善群主任介紹說:多房性腎細胞癌屬於腎癌罕見類型,該腫瘤多發生於男性,男女比例為2.4:1,平均發病年齡為62.7歲,該病起病隱匿,無明顯症狀,大多數患者只能通過健康查體才能發現,只有部分晚期患者才會出現血尿、腰痛、腹部腫塊等症狀。一般依靠影像學檢查可診斷,建議中老年人每年定期體檢,早期發現後精準切除可以極大提高生存率。
中國研究型醫院器官移植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畢業於湖南醫科大學,從事泌尿外科工作30餘年,長期擔任三級醫院泌尿外科、腎移植中心主任,曾在上海長徵醫院、日本東京大學、澳大利亞的hosten醫院、亞東醫院進修學習。擅長腎移植、泌尿繫結石微創治療、泌尿生殖系腫瘤的腹腔鏡和開放手術及腫瘤的規範化治療、應用1470雷射手術治療前列腺增生高危患者。發表專業論文3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