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聯合眾多癌症專家調研分析,發表報告《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顯示,我國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疾病——腎癌的高發國家,每年都有數萬人不幸罹患,時刻危及廣大民眾的生命健康。研究表明腎癌發展到晚期,中醫治療的存活率,要高於同時期的西醫治療。
據了解,腎癌發展到晚期,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多已經通過直接浸潤、血液或淋巴液發生擴散轉移,給患者身心帶去痛苦時,還會危及患者生命。國際中華名醫協會專家王能治指出,腎癌雖然預後差,但病情發展到晚期,並不意味著死亡。
環顧當今中西醫治療癌症的現狀,臨床的手術、放化療等西醫治療,是治療癌症的常見方式。但對於晚期癌細胞擴散的患者來說,手術與放療等局部治療方法,只能通過對縮小癌灶,減輕患者痛苦,但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患者機體內游離的癌細胞,幫助患者實現標本兼治,延長患者生命。而王能治對癌症的治療從來都是採用扶陽固本為主,先達到留人治病的目的,即維護腫瘤機體的這種「自我保護狀態」,從而達到陽旺陰自散、養正積自消的目的。
為進一步了解王能治的特色治療會產生如何效果,記者特地取得與一位腎癌康復患者的實際案例用以佐證。
張雲輝(化名),右腎癌,男,46歲,上海人。2010年10月在檢查確診為右腎患癌,後進行了手術摘除,半年後因左腎痛、小便頻而不暢、倦怠乏力而去原醫院複查,發現左腎出現了癌症病灶,醫院認為不能再行手術,建議轉中醫治療。剛到王能治處就診時,患者形體瘦削,面色蒼白無華,納呆,大便秘而難解,小便頻而不暢,口乾不欲飲,時時惡寒,舌淡苔白滑』脈象沉澀。顯系病屬三陰,元陽衰乏、太陰內傷、溼痰敗濁集聚所致,屬於正虛邪實,治療上應該說是攻補兩難,但王能治還是採用大劑扶陽固本為法,藥用陽和四逆湯加白朮、茯苓為基本方,進退出入。服用三個月後,諸證明顯好轉;服用六個月後,患者自認為諸證若失,生活與普通人無異。王能治告訴記者,當初曾建議他去上海原醫院複查,患者回復自己身體沒有什麼不適的,只要能像這樣沒有痛苦地活下去就行。
目前,患者一共服用了將近兩年的扶正助陽中藥,其生存效果和遠期療效均明顯高於同期放化療的患者。王能治指出,腎癌的治療是一個,長期、複雜的系統工程,中醫作為治療癌症的主要方法,應該貫穿患者整個治療周期。
此外,經過臨床實踐證明,腎癌發展到晚期,並不意味著死亡,患者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選擇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都是減輕患者痛苦,延長患者生命,提高患者存活率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