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江蘇的狄先生,在單位的一次日常體檢中發現了左側腎上腺結節陰影,大小為2.1*1.6cm,後為求進一步的診治,到我院泌尿外科來就診。
近年來,由於體檢的普及及胸腹部CT檢查的增多,腎上腺疾病發現率增多。
腎上腺顧名思義是腎臟上面的一個腺體,而不是腎臟本身。它的作用是管理全身的生命激素,調節機體的功能,是一個重要的內分泌器官。
腎上腺疾病的診治與過去的診斷方式正好相反,過去是發現了激素異常,再去找相關的腫瘤;而現在是先發現了腫瘤,再去查有否相關激素的異常。所以很多患者要了解這些腎上腺病變要不要處理?有無大礙?
我們知道腎上腺可以分泌皮質激素,髓質激素和性激素,而腎上腺腫瘤可以分泌異常高的激素。可以出現異常肥胖的庫欣氏症候群;表現為低血鉀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突發性異常高血壓的嗜鉻細胞瘤;及性症異常等。
但是,也有的腎上腺腫瘤不分泌異常激素,不產生臨床症狀,我們稱之為腎上腺無功能腫瘤。在無功能腎上腺腫瘤中,可以是腺瘤,囊腫,髓樣脂肪瘤等,少數也可以是全身淋巴瘤的局部表現。
因此,當B超或CT意外發現腎上腺「瘤」時,首先確立有沒有瘤?是增生結節還是腺瘤?多少大?一般在CT上能分辨出瘤還是結節,從腫瘤的邊緣和實質的密度可以有一個初步的概念。特別要注意的是,左側假瘤的機會較多,因為解剖的關係呈三葉狀,也稱星狀。而三葉狀的集合部常呈膨大狀,而誤認是腺瘤。而這些可在增強的CT上能幫助區別。
如果意外發現了一個腎上腺佔位,需要不需要處理,是患者糾結的問題。覺得沒有什麼不適,何必要處理;又覺得身上多了一個東西,什麼都不舒服,又想要處理了。那我們給你一個建議。
首先要確定腫瘤的大小,腫瘤的密度,即腫瘤實質是否均質。一般均質的腫瘤良性的可能性大,但只能作參考。此類腫瘤如小於3CM可不必處理。
其次要確立腫瘤是否有異常分泌功能,可先作一些內分泌激素測定,包括血漿皮質醇,血漿醛固酮,血漿腎上腺素,及血鉀測定,尿兒茶酚胺,觀察是否有激素異常。再要觀察有否有異常臨床症狀。例:異常的肥胖,高血壓,早搏,糖尿病,走路異常(不能抬腳走路)等。
因此治療方案的選擇,第一要看腫瘤的大小,如果小於3cm,影像學上無惡性跡象的,可考慮隨訪。
其次是年大於1cm的說明腫瘤生長速度較快,建議手術切除。對於有分泌功能,即內分泌檢查有異常的,不論腫瘤大小均建議手術切除。
而對於腫瘤小(小於3cm), 又無內分泌功能的良性腫瘤,一般定期隨訪即可。
如發現腫瘤增大明顯,或原無內分泌功能變成有內分泌功能的,要及時手術。
對那些隱匿性腫瘤,即雖化驗正常,但臨床症狀不能除外的,也建議手術切除。目前,手術方法也相對比較簡單,腹腔鏡下(微創)即可切除。
總之,現在的腎上腺腫瘤大部分為意外瘤(即在其他檢查時意外發現的),這其中大部分為良性,無功能的小體積腺瘤,只需定期(每年)隨訪即可。而意外瘤中有極少部分是淋巴瘤的腎上腺表現,要請有關科室作相應診治,不必手術治療。有些B超和CT報告腎上腺增粗,增厚和結節,如無內分泌變化,無臨床意義,也不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