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已成為香港人的常用問候語。
面對口罩荒,市民感到心慌,或許不少人每日數著還有多少存貨,甚至聽到有什麼地方可以買到,就也去排隊。在人龍中,有人或家中已沒有口罩,亦有人可能只剩少量,若你手上還有存貨,仍會排隊或四出搜購嗎?或者問:你有多少存量才覺安心?
「口罩財富指標」固然得啖笑,但反思想一想:你也會計算自己的口罩儲達到什麼程度嗎?是「有錢佬」或「赤貧」?又或,若你身邊有朋友表示已沒有口罩,你願意分出你手上的部份口罩嗎?你會擔心把一些口罩給了別人,自己或家人會不夠用嗎?
近日出現不少聲音,呼籲大家不要囤積口罩,若手上有充裕的,也請將部份分予有需要的人,例如弱勢及低下階層等,也有不少人和應,有人四出撲口罩,但並不是全為自己,也只是分批給予其他人。
大家有些口罩在手,自然覺得安心,但多少是安心所需?又何謂囤積?冷靜細想,可以計一計嗎?這個問題,多名醫生都說不容易有答案,但也不妨聽他們的意見,作為參考。
醫學會前會長蔡堅表示,一般市民家中有2至3個月的儲備已足夠。市民假如不是處於十分汙染的環境,口罩又不是被弄濕的話,最好用足全日,例如上班搭地鐵、小巴等,已佩戴口罩,不要周圍摸,也不要隨便除下口罩。本港在未封關的情況下,市民要戴好口罩,做足清潔,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回家後,也要清潔鞋和衣物。
家庭醫生莫昆洋表示,出門返工,一天一個口罩就足夠。他指,自己預留了一個月,相信應該足夠,「沒有絕對的絕境,只有絕望的人,我們實際需要的,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多」。至於家人,他一家五口,就留了大約兩盒口罩,合共100個。他指,只要不出街,便可以用得很少,「天無絕人之路」。
他說,明白在過去的兩星期,口罩供應非常緊張,大家也擔心沒有足夠口罩,相信很快會回復供應穩定。
另一名家庭醫生陳銘偉則指,預留口罩要視乎疫情進展,和社區會否出現大爆發。他直言,一般每人每日1個都充足,視乎你如何使用口罩,及有多長時間在人多地方使用。
另一方面,口罩供應商「盾牌」於近日在社交平臺貼文,指出「口罩短決問題會由現在開始,一直到2020年4月底,才會開始慢慢回復至正常滿足香港市場需求為止」。
文中呼籲市民保持更加冷靜的態度,不要過分恐慌。既然知道大家都缺乏口罩,倒不如共同齊心協力解決問題:
- 改變口罩使用習慣,1天用1片口罩
- 如果每個人已備有100片或2盒口罩,不要再去搶購口罩,讓機會比手中仍然沒有口罩的人士
- 如果有人手上多過100片或2盒口罩儲備,請把多出來口罩,轉讓其他有需要人士
貼文中指,根據以上3個方法,可有助減輕口罩搶購情況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