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的英文名叫 OR,這是縮寫,全稱是 Odds Ratio。因為 Odds 是比值,Ratio 是比,所以我的中文名叫比值比,如此拗口難念的名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讓我來舉個例子闡明一下我的身份吧。
有一個研究,要了解抽菸對罹患肺癌的影響。我們的研究對象中,有抽菸的人,也有不抽菸的人。一段時間後,抽菸人群中有 a 位患肺癌,b 位未患肺癌;不抽菸的人群中有 c 位患肺癌,d 位未患肺癌。
那麼,抽菸者的肺癌風險有多少呢?這時就要用到我比值比啦:
比值比(OR)=暴露組中患肺癌比值 / 非暴露組中患肺癌比值=(a/b)/(c/d)
從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簡單的看到我是兩個比值之間的比,所以我的名字就叫比值比。
在比值比的世界裡,參照組的比值比永遠是 1;跟參照組進行對比的組的比值比如果大於1,則說明風險(或概率)大於參照組;如果比值比小於 1,則說明風險(或概率)小於參照組。假設以上計算結果是 10,那麼就表示抽菸者的肺癌風險是不抽菸者的 10 倍。
這就是我天然去雕飾時的樣子了,但在文獻中我通常是長這樣的:
There was a grad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sence of an increased number of height-raising variants and a reduced risk of CAD (odds ratio for heightquartile 4 versus quartile 1, 0.74; 95%CI, 0.68 to 0.84; P<0.001). (Nelson et al., N Engl J Med, 2015 )今年 4 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刊登了一篇《身高與冠狀動脈疾病》的文章,在結果中提到:隨著身高的增長,冠狀動脈疾病(CAD)風險呈逐漸下降的趨勢,如果以身高最矮的四分位組為參照組,那麼身高最高四分位組 CAD 風險的比值比為 0.74,95% 置信區間為 0.68-0.84。
上面的文獻中除了看到比值比之外,還有一個概念是 95% 置信區間(95% CI)的數值,閱讀的要點在於考察置信區間是否包含了 1.00,如果置信區間包含 1.00,就說明暴露組的比值比和參照組沒有顯著性差異,反之,則說明暴露組和參照組的比值比具有顯著性差異。
本例中的 95% 置信區間為 0.68-0.84,沒有包含 1.00,因此身高最高組的 CAD 風險和參照組相比有顯著地降低。本期關於比值比的介紹就是這樣,你看懂了嗎?那麼來做個題溫故而知新吧。
若有 63 人服用了口服避孕藥,其中 39 人患上心肌梗死;268 人未服用口服避孕藥,其中 114 人患上心肌梗死。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心肌梗死風險為多少?
責任編輯:胡靚
想知道你是否算對了嗎?
在公眾號中回復「OR」可獲取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