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針對即將舉行的「東奧臺灣正名公投」,國際奧委會副執行長皮爾·米洛致函中華臺北奧委會,告知政治不要幹預體育,並提醒任何試圖施壓而違反「1981年洛桑協議」的行為,都將使中華臺北奧委會面臨被國際奧委會取消會籍的處罰。
▲通牒全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綜合港臺媒體消息,國際奧委會在通牒中表示,對臺灣地區即將於11月24日舉行的2020東京奧運(及未來國際運動賽事)使用名稱的「公民投票提案」(「東奧正名公投」),持續保持密切關注,並會對結果做出反應。
對此,民進黨「立委」黃國書詭辯稱,「東奧正名公投」是諮詢性的「公投」,不論最終結果如何,中華臺北奧委會有決定權是否提出更名。但國際奧委會在通牒中明確表示,中華臺北奧林匹克委員會名稱目前是依據「1981年洛桑協議」而定。根據奧林匹克憲章,中華臺北奧委會任何名稱的改變均需經過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的核淮。同時,根據中華臺北奧委會「臉書」主頁顯示,他們也無意修改自己的名稱。
▲中華臺北奧委會「臉書」截圖
國際奧委會進一步提醒,任何試圖對中華臺北奧委會過度施壓而違反「1981年洛桑協議」,或進行違反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決定的行為將被視為外界幹預,將啟動國際奧林匹克憲章第4章第27.9條的程序。
依據國際奧林匹克憲章第4章第27.9條:「除違反奧林匹克憲章給予相關處置和懲處之外,如當地奧委會的活動遭當地法律或其他規定,或任何政府及其他機構的行為所影響或阻礙,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於聽取當地奧委會意見後,將採取包括中止或撤回對當地奧委會的承認。」
國際奧委會最後表示,期盼臺灣地區能把推展奧林匹克活動的利益放在政治考量之前,以免打斷中華臺北代表團及選手備戰未來的國際運動賽事的準備工作,並避免將本來不必要的情況複雜化。
據臺灣媒體早前報導,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曾在今年5月2日至3日研究此案,並確認國際奧委會的立場,不予核准任何中華臺北奧委會改變名稱。
來源 | 海外網(ID:rmrb_hww)
編輯 | 王恩泰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