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發生在巴黎街頭光天化日之下的一段視頻刷屏了。
視頻裡的紅衣女子正在走路,被迎面而來的路人用輕佻的語言騷擾。
於是她回頭說了一句,「閉上你的臭嘴」。
結果這男人聽到之後,隨手抓起一個菸灰缸就砸了過來。
見沒有砸中,他又折返回來,一邊罵罵咧咧,
一邊快步從她後面追了上去……
追上之後,劈手就是一個巴掌打了過去。
旁邊的顧客都驚呆了,紛紛站起身來關照。
而那個人則揚長而去,至今警察還沒有找到他。
巴黎是街頭性騷擾很普遍的地方,當局正在加大反擊性騷擾的力度。
可是在有的地方,這也許不算啥事兒。
在世界的許多地方,男人都習慣了對女人肆意,而女人都習慣了隱忍退讓。
反抗有風險,女人需謹慎。但是,男人對於女人的身體的權力感就這樣被縱容了。
巴黎的宣傳海報顯示,忍讓的結果就是騷擾者的得寸進尺。
從「姑娘」到「穿得真性感」到「讓我捏一把」到「臭婊子」,
男人的反應可能包括辱罵、騷擾、跟蹤和身體暴力。這必須停止。
#MeToo運動既曝光職場性騷擾,也揭露平時生活中的性騷擾。
在女性控訴之後,緊跟著的應該是男性的表態:#TimesUp,時間到了,該停止的必須停止。
今年一月份的金球獎頒獎典禮盛會,
眾多的女性身穿黑衣,以支持性騷擾性侵犯的受害者,
眾多的男性則佩戴了#TimesUp的胸針,表態向有毒的男性文化宣戰。
不要再爭論#MeToo對不對,這根本不應該是問題。
紐約的女攝影師Allaire Bartel拍攝了一組照片,直觀地告訴男士們,
大多數女性都有被性騷擾的經歷,據統計北京的比例是70%。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男性對此普遍地不以為然。
很多男士對界限兩個字含糊不清——其實,
從吹口哨、講黃色段子到俗稱「揩油」的動手動腳,都是越界的行為。
有毒的男性氣質(Toxic masculinity),也就是中文詞「直男癌」,
主要的毒性表現是:
——粗鄙的性暗示和評頭論足,
——不尊重女性的人格和身體邊界,
——鼓吹暴力和霸凌行為。
我們能做什麼?生活中,作為男人,
其實並不需要很多,但是會很有效:
不騷擾不侵犯,不成為問題的一部分,而要成為答案的一部分;
相信受害者,拒絕受害者有罪論;
在女性受到言語和行為的騷擾侵犯時,說一句話,幫一個忙。
難嗎?不難。
站出來吧!男人,不是難人。
訂閱代碼
長按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