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之聲:這是最具影響力的女權平臺 本周公益排行榜

2021-02-19 益美傳媒

為了提升中國公益新媒體整體傳播能力,為公益傳播官提供交流學習機會,益美傳媒聯合中國最大的自媒體聯盟WeMedia強勢推出國內最權威的公益新媒體排行榜。


▲本周共有2個帳號周總閱讀量達到5萬以上,該項數據比上周少了1個。

「騰訊公益」本周佔居榜首,排名第一。CCTV1等著我本周排名第二,佔據榜眼位置。「女權之聲」本周排名第三。

本周分享公眾號女權之聲的文章發布數據。

➤「固廢觀察」本周的出彩選題:

女權之聲」本周一共推送 5 次文章,總共7 篇。下面是閱讀量較高的1篇文章的閱讀數據:《男女不平等程度超過印度?!2016中國性別差距全球排名99,再創新低》(閱讀量 16799,點讚量 151)。

➤傳播規律小結:

女權之聲」公眾號很少出現在排行榜靠前的位置,但這一次的總閱讀量佔據本榜第三的位置。女權之聲上周只更新五次,每次1~2篇不等。其中閱讀量最高的是本次上榜文章《男女不平等程度超過印度?!2016中國性別差距全球排名99,再創新低》(閱讀量 16799,點讚量 151),在文章排行榜中排名第八,名次並不算靠前。

女權之聲是一個在北京的民間組織,致力於通過傳播和倡導推動女性權利和性別平等。作為一個相對比較獨特的平臺,反觀這個號的選題,篇篇緊扣「女權、女性」主題,個性鮮明,並以國際的眼光探索女權的本質,為女性發聲,緊抓社會熱點(比如最近一篇《韓美雙陷「閨蜜門」?吃瓜群眾在女性領導身上的圍觀悖論》一文),同時也是社會上越來越多關注的熱點,必定會有自己固定的關注者和讀者。


▲本周共有4篇100000+的文章,比上周多1篇。

本期三篇100000+的文章全部來自騰訊公益:《四歲女孩兒拿起菜刀做飯,背後的原因讓人想哭》佔居榜首,《萬聖節,這樣「鬼混」才對》排名第二 ,《當藝術家跑到深山去之後,7天把院子改造成中國風﹍﹍》排名第三。


榜單說明

1、益美傳媒&WeMedia公益新媒體排行榜定於每周五發布。

2、帳號監測時間段:每周五至下周四

當前我們監測的公益微信號已達400個以上,我們會盡力搜集更多的公益微信帳號,衝榜報名或入群交流請添加微信號ylmm_mao11聯繫。

您可以在榜單裡發現公益領域的優質公眾號和文章。歡迎公益自媒體帳號運營者加入微信群,和我們一起探討公益新媒體的運營策略。

固廢觀察:上海街頭的一臺冰箱火了 | 本周公益排行榜

相關焦點

  • K.log2.女權:來看看,你是不是也被偽女權洗腦了!
    「女權」二字常常被當代女性提及,但這個詞往往被誤用,甚至濫用。我們先來梳理一下。普遍認為,女權運動有三次主要浪潮,第一次是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女權爭取平等政治權利,爭取同樣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第二次是在二十世紀中後期,由於生產力和生產技術的提高,女權主張男女同工同酬,反對性騷擾、家庭暴力,要求生育自由!
  • 女權or女拳?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馬克思在《致路·庫格曼》的信中提出,女性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會進步的天然尺度這一命題。只有婦女解放,人類才能實現真正的解放。可是對於女權崛起的方式,則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女權主義變成了女性霸權主義。女權變成了「女拳」,口號也變成了重拳出擊。有人甚至發明了一個非常冒犯的稱號:「中華田園女權主義」。如果有人為女權發聲,就很大程度上會被認為是歧視男性的行為。所以「女權主義」在中國並不是一個特別討喜的標籤。似乎打著這樣標籤的人都是不修邊幅、皮糙肉厚的女漢子形象。
  • 女·性 女權主義ABC:9個關於女權主義的基本問題
    基於這種信念,女權主義理論發現和解讀生活、文化、歷史等等中的性別不平等,女權主義的社會運動則嘗試改變這些不平等,以及相關的偏見和不公。什麼是社會性別從小到大,社會一直在教導我們要做正常的「女性」或「男性」,並且在我們沒有恰當地表現出「女性」的溫柔順從或「男性」的勇敢陽剛的時候貶低和責罰我們,這就是「社會構建」的一種方式。社會性別制度讓我們僅僅依據某些生理差異而相互區隔甚至相互壓迫。指認這一系列問題的社會性別視角是當代女權主義核心的批判性分析範疇。
  • 女權主義的根源:生而罪惡
    而隨著女權逐漸發展,社會上也逐漸出現相反的聲音。在不少影視作品裡,嘲諷一句「田園女權」已經是固定的吸引流量套路,而不出所望,這些臺詞也能為作品吸引到一些支持者。他們因這句臺詞而狂熱,高興地嘲諷著「這不是你們要的女權嗎」。
  • 《韋氏詞典》2017年度詞彙:Feminism/女權主義
    這兩個詞都與川普家族有關。另一家美國著名的詞典機構,《韋氏詞典》則在12月12日宣布,將「女權主義」(feminism)評為2017年度詞彙。韋氏特約編輯皮特·索科洛夫斯基當天在一份聲明中稱,沒有任何一個詞彙能夠囊括2017一整年的新聞、事件和故事。不過,綜合分析搜索頻率顯著高於去年的詞彙以及全年搜索量激增的情況,「女權主義」一詞脫穎而出。
  • 主播在遊戲裡虐待女權主義者獲支持,現在他瞄準了我們
    在這款遊戲中,有一些女權運動主義者,而有這麼一位播主製作了一系列視頻,內容是關於對其進行毆打、虐待和殺害的畫面。這位播主在YouTube上的ID名為Shirrako,在他上傳的一系列視頻中,他用各種方法在遊戲中凌虐一位女權主義者,其中包括把她餵豬和投餵給短吻鱷這樣的操作。YouTube將這些視頻全數下架,作者重新上傳之後又一次被平臺移除。
  • 語言的誤用:功利主義,女權主義與房間裡的大象
    維根斯坦表述過的最為人熟知的一句話想必是在《邏輯哲學論》中提到的:「凡是能夠說的事情,都能夠說清楚,凡是不能說的事情,就應該保持沉默。」對於不熟悉維根斯坦的人來說,這句話未免顯得武斷,甚至有些無意義。但正如作者在書中序言提到的:「這本書也許只有那些自己已經思考過在此書中所表述的思想或者類似的思想的人,才能理解。」
  • 「隨父姓」、「田原女權」用英文怎麼說?
    1.女權主義;女權運動feminismFeminism is the belief and aim that women should have the same rights, power, and2.女權主義者feminist例句:Judy is a typical feminist.Judy是一個典型的女權主義者。
  • 綠巨人 馬克·魯法洛 的五個女權主義瞬間
    在2013年8月,魯法洛寫了一封信,並在密西西比墮胎診所外的集會上公開朗讀,以支持保障女性健康以及女性的選擇權。他寫了他母親不得不到一個非法診所去墮胎的故事。那時她還是一個年輕的女性,「墮胎花費了600美元,這給她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傷害,」 馬克告訴人們,「這是可恥的,道德敗壞的,有損人格的。
  • 女權主義者「攻佔」新浪軍事微博!發生什麼了?
    酷兒君認為,「詆毀貶損衛國戍邊英雄」是該名男子的個人言行,一切後果由其個人承擔,與整體女權主義者無關,且該名男子也並非女權主義者;其次,女權運動是反對歧視女性,使女性獲得應有的社會地位和權利,實現性別權利完全平等的一項社會目標或社會運動
  • TED英語演講:一位女權主義者的懺悔(視頻+MP3+中英文對照)
    退一步講,我年輕的時候,大概青少年時期,我對女權主義者有些奇怪的誤解。比如她們體毛很多,易怒,憎恨男性,憎恨性,就好像她們是不好的東西。現在,我看到了這個世界如何對待女性,似乎憤怒是最合理的回應。當我們在考慮我們有哪些共同點的時候,也要考慮到這些不同之處以及這些不同之處是在如何影響我們。不把兩方面都囊括進去,女權主義沒有意義。 I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but let me be clear: I'm a mess. I am full of contradictions.
  • 【喜報】「嘉女之美」獲評「2019年度最具影響力政務號」
    近日,市委網信辦發布《關於通報表揚2019年度最具影響力政務號、網絡傳播優秀自媒體的決定》,市婦聯「嘉女之美」微信公眾號榮獲「2019
  • 「隨父姓」「田園女權」用英文怎麼說?
    也有人認為,這屆網友太嚴格,女性的獨立不代表孩子必須跟自己姓。不少網友對此紛紛站隊,甚至有人開始謾罵Papi醬……這件事隨後也引起了全網關於「女權主義」和「田園女權」的討論……不知道小夥伴們是怎麼看的呢?
  • 1976年專訪波伏娃:女權運動不是為了壓制男性,而是為了平等
    很多人,特別是美國人,視這本書為當代女權運動的源始。你對此有什麼看法?Beauvoir:我覺得不是。當代女權運動真正開始於五六年前,那時候這本書還沒出呢。之後,隨著運動的發展,一些活動領袖就把這本書的某些內容奉為圭臬。但是《第二性》絕對不是這次運動的催產劑。
  • 擦邊球被舉報後,仇女、厭女、抨擊女權成了B站新·財富密碼?
    這段話寫的很真實。我身邊就有朋友在每當我提及一些女性受到傷害的事情時,就會大呼小叫地說:「你又要打拳了?」抨擊女權的場景隨處可見,他們逐漸已經把這當成一種潮流時尚。他們不知道女權是什麼,只知道女權是個壞東西。而我今天要說的B站,在真正的批判女權、仇女、厭女這方面,可謂是功不可沒、勞苦功高。
  • 田園女權代表「果子狸7777」稱'大東亞共榮圈'沒有主觀惡意
    俞敏洪曾說,「現在是因為中國女性的墮落導致整個國家的墮落」,結果被批鬥的體無完膚,今天約談,明天批判,這下可好,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們——中華田園女權團夥兒又抬頭了
  • TED英語演講 | 女權之路--我還在尋找答案
    15歲的Tavi Gevinson是一個女權主義,但她發現青少年很難找到有力的女性榜樣,並且他們對於女權的看法是很狹隘的。於是她走上了TED的舞臺,跟大家分享她對女權主義的看法,以及她為青少年創辦的網絡雜誌。
  • 女權運動的目的,不過是讓女性能過上更理想的生活
    女權思想進入大眾視野大概可以從19世紀算起,但我並不想從大名鼎鼎的夏洛蒂·勃朗特和南丁格爾說起。作為《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婚後發現,她所有小說的版權和全部收入,全都歸丈夫所有。出身英國上流社會家庭的南丁格爾,歷經無數波折,才終於得到父親同意支付她每年500鎊生活費,得以從事喜歡的護理工作,從而擺脫她認為的「家庭暴政」。
  • 《守望先鋒》D.VA成韓國人女權運動標誌
    近日,韓國首爾的街頭出現了一直接近2000人的遊行隊伍,遊行的目的是對了宣揚女權運動。
  • 女權主義藝術家Annette Messager:「被標榜為男性是愚蠢的」
    Annette Messager安妮特·梅澤爾(1943年11月30日-) 法國女權主義藝術家最初,當她的藝術得到藝術圈認可作品被評價為「看起來像一個男人做的」她竟然感到一種自豪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她會喜歡大眾藝術、諺語、原始藝術、格言、仙女的故事、日常藝術、刺繡、電影……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