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整潔、有序、舒適、愉悅」: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城市環境改善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鄭州大民生》推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整潔、有序、舒適、愉悅」專欄,從小切口做出大文章,從細微處看城市的變化,展現市民的感觸,幸福感和獲得感。
提到鄭州市中心醫院旁邊的康樂裡這條街道,相信西郊的朋友並不陌生,最近這裡卻成了一個網紅打卡地,究竟是什麼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呢?
這段時間,走在中原區的街頭,細心的市民朋友有沒有注意到,一些口袋公園,點綴了一條條街道,今天記者來到了建設路街道辦事處管轄的這條小巷——康樂裡。
說起這條街道,相信西郊的朋友並不陌生,它毗鄰鄭州市中心醫院,與中原路形成交叉,也算是一條時常經過的小路了。想起之前的樣子,在建設路街道辦事處工作的敖明成印象很深。
根據市民的需求和建議,打造康樂裡的微景觀思路逐漸明晰起來,這樣一條狹長的街道,利用拆除違建的門面房,將城市留白的空間利用起來,美麗的花壇花帶點綴了整條街道。辦事處接下來的行動讓這裡的居民心裡樂開了花。
街道的綠化做好了,可還有一個困擾在這裡居民的心病,那就是橫亙在空中的電線電纜,交叉冗長,不僅不美觀,而且存在安全隱患。
敖明成告訴記者,光是線纜改造就拔掉了沿街31根電線桿,除了燈杆強電線桿還在之外,弱電線桿一個都沒有了,整條街道看起來也是分外敞亮。
如今的康樂裡已然大不一樣,街道變美了,居民也更加愛惜自己身邊的環境,這讓一直在這裡清掃的環衛大媽心裡也美滋滋。
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大量擠佔人行道、消防通道等現象屢見不鮮,記者今天來到的這條小路出現了這樣讓人眼前一亮的立體共享單車停車位,這樣的舉措讓來往的行人紛紛點讚。
狹窄的計劃路,緊鄰建設路二小和市中心醫院,人員流動密集,交通壓力也大,建設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正在檢測效果,如果效果好的話,還會逐步推廣。
通過一上午的走訪,記者發現,無論是讓人眼前一亮的口袋公園,還是讓人耳目一新的雙層立體單車停車位,一路採訪過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淡淡的幸福和滿足。這小小的改變,卻讓居民的生活發生了大大的變化,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變化也會蔓延到市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記者:東輝 張斌 孫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