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80後、90後、00後的說法可謂人盡皆知,但在美國,人們人更習慣把不同世代的人按X、Y、Z劃分,這就有了所謂的X世代、Y世代和Z世代。
回溯美國的發展歷程,由於戰後經濟周期較為明顯,「世代」之間的差異化較大,每一世代的人群特徵也頗為明晰。伴隨著美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到日趨平穩,各個世代的人大體上也經歷了「迷茫→自信→獨立」的變化過程。參考東方證券的研究報告,戰後的美國大體可劃分為四個世代:
(1)嬰兒潮一代(1945-1965年出生)
這是舉世聞名的一代人。二戰結束後,許多參軍的美國青年榮歸故裡並組建家庭,隨即掀起了一波生育高峰期,「Baby Boomers」便由此而來。作為美國經濟快速走向繁榮並成為世界霸主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嬰兒潮一代中的很多人都積累了可觀的財富,他們強大的購買力還引發了1969年美國的第一次房地產繁榮。
(2)X世代(1965-1980年出生)
一般認為,X世代的說法源自加拿大作家道格拉斯·柯普蘭(Douglas Coupland)的同名小說《X世代:速成文化的故事》,在小說中,柯普蘭將X世代稱為嬰兒潮世代的下一世代。儘管X世代的人們物質生活和受教育程度都更加豐富,也經歷了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帶來的社會巨變,但成長過程中頻發的經濟危機和社會負面輿論卻又令他們對未來感到無所適從。
換言之,X世代是未知、迷茫的一代人,他們所處的環境特徵大體表現為:與父輩的溝通困境、漲得比工資更快的房價、被消費和購物吞噬的生活、無孔不入的明星娛樂八卦、無法信任的媒體,還有大量不可描述、使人憤怒而無力的社會事件。
(3)Y世代(1980-1995年出生)
Y世代又叫「千禧一代」,因這一代人的生育率又再次大幅回升,故而還被稱為「回聲潮世代(Echo Boomers)」。Y世代最大的特徵在於經歷了個人電腦和網際網路的迅速普及,由此形成了與X世代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基於網際網路帶來的諸多變革與對高科技的掌握,Y世代大多自信、樂觀、執著、坦率、有主見、見識廣。
(4)Z世代(1995-2010年出生)
如前所述,Z世代是數位技術的原住民,網際網路和數碼產品是他們與生俱來及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技術革命的推動下,Z世代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他們的性格也更加自我獨立,更加關注人生的體驗感,同時也更加懂得去挖掘最好的價值和服務。
眼下,最火的必然是Z世代。在我國,Z世代按時間角度可定義為95後和00後人群,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Z世代規模將近2億,佔全國總人口比重超過1/8。與美國類似,我國的Z世代同樣是趕上了中國經濟騰飛的時期,物質生活富足,又同樣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而不同於美國的是,受計劃生育政策影響,我國的Z世代普遍都是獨生子女,受到家庭長輩關注程度更高,兒時的孤獨使他們更渴望依託網絡渠道尋求認同。
在這樣的成長背景下,Z世代大都躊躇滿志、注重體驗、個性鮮明、自尊心強烈,願意追求嘗試各種新生事物,並且正逐步成長為未來中國新經濟、新消費、新文化的主導力量。
(5)α世代(Generación Alpha,一般2010-actualmente)
他們是千禧一代的孩子,大致於2010年後出生,是第一個完全出生於21世紀的群體。這些孩子永遠不會知道一個沒有社交網絡的社會是怎麼樣的,因此,他們是真正的網絡專家。
參考資料:
科普貼:X世代、Y世代、Z世代都是怎麼回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6107005252450559&wfr=spider&for=pc)
千禧一代、Z世代、α世代……你屬於哪一代?(http://sp.tingroom.com/cihui/2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