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臺灣為何變成了世界上最不想生孩子的國家?
‧三十歲還不願獨立的資深年輕人,為何愈來愈多?
‧啃老族、尼特族、靠爸族、媽寶族、單身寄生族,為何缺乏希望和夢想?
‧在少子化的時代,為何虐兒致死的案件層出不窮?
‧年輕人嚮往的海外打工旅行,為何被大人吵成「臺勞」風波?
‧在富裕年代長大的孩子,為何憂鬱症如此普遍?
‧太成功的父母,為何反而造成子女的挫折和陰影?
這些現象的背後,喻示著一個晚熟世代的來臨。
年輕人永遠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要面對這個世界。而父母們又不夠成熟,不懂得放手。
不論父母或小孩,都被不確定的未來綁架了。
這一本書想講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以及在這個時代裡許多辛苦掙扎的年輕人和父母們。
晚熟時代何時才能結束?沒有人知道。至於晚熟世代的突圍之道,王醫師給年輕人和父母的處方箋是:
只要拿起槳開始劃,不管朝向哪個方向,總會抵達新陸地!
父母若能像一座山般,從容安定地存在,就是療愈的開始。
【各界推薦】
這是一本 走「向」家庭,也走「進」家庭的書。十個面向,一個世代。我看到青春、中年、家庭的苦澀與甜美。苦雖苦,但讀完後,卻給我更多對生命的熱情。
—— 王文華(作家)
心理治療的內容反應個人的人生經驗所形塑的情緒、思考、行為等性格特徵;王浩威醫師以敏銳的筆觸,從歷史、文化、社會、教育、心理等角度剖析問題,教我們生活,是容易讀、值得讀的好書。
——宋維村(天主教若瑟醫院院長)
在這本書中,浩威展現了一位成熟及優秀的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的敏銳與智慧。
—— 張學岺(長庚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
不確定的時代,還有什麼能堅持的?還有什麼值得追尋?
這一代、不論是孩子或父母,都得面對如此巨大課題。
就讓浩威醫師陪著我們、分享他的生命能量與經驗,一起找尋出路吧。
——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王浩威醫師向來觀察細膩、見解精闢,但他的心靈與文字,更教我感動。在倍速時代的巨流中,他對第一線臨床案例的思索與整理,絕非迎合快餐世代的簡化解答,而是以專業的敏銳,洞悉洪流的成因,為在集體焦慮中載浮載沉的你我,指出前行的方向。
——梁旅珠(親子作家、明曜親子館執行長)
【書籍目錄】
推薦序一 他飛了起來 / 王文華
推薦序二 我所認識的浩威 / 張學岺
作者序 十倍速時代中的晚熟世代
輯一 晚熟的年代來臨了
消失的小孩
在家庭與自我間拔河的年代
是孩子太晚熟,還是一個新階段的誕生?
是父母不成熟,還是這時代晚熟了?
輯二 我的未來只是夢?
年輕人需要更多的信任,不是只有擔心
上一代的好,成為這一代不可承受之輕
不知節制的疼愛
輯三 新世紀,新少年,父母不懂的新困境
自信心,果真以父母的成就為基石?
一位女資優生自殺之後
這世界的性格愈來愈外向了
大家來跳舞!
流浪在新世界的異鄉人
從林書豪談起
面對未來需要執行的毅力
生活在不確定的時代裡
輯四 焦慮的父母,偏差的教養
父母共同的噩夢:孩子如何成功?
貧富差距帶來的兩種家庭
大人的行為是最有影響力的教養
別再說「我是為你好」
輯五 父母要像一座山,自在地存在著
不成熟的父母
父親是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