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聽|免費微課】看見暴力——¹與慰安婦的心理工作/²青少年校園霸凌/³處理婚姻暴力(洪素珍/王浩威/林方皓)

2021-02-13 心裡程心理

    

      校園霸凌這個現象逐年在增高。根據去年臺灣一個單位的調查,在這裡青少年遭遇霸凌的情形,隨者學齡層的下降,而有增多的趨勢。其中「在學校被同學罵、嘲笑或捉弄」的比例最高,其中國小佔19%、國中佔8%、高中佔4%;其次調查問及「有同學到處說你的壞話或你不想認人家知道的事」,國小佔12%、國中佔7%、國小佔6%。

      這樣的傾向自然引起人們呼籲重視校園霸凌的問題,同時也要求積極預防校園霸凌。校園霸凌對於青少年所產生的後遺症,往往是比想像的嚴重。然而有可能完全自知所謂的校園霸凌嗎?

      對於演化心理學來說,競爭所帶來的緊張原本就是物種之間存在的現象;對於精神分析來說,人際之間的攻擊性根本就是人性的一部分,甚至在健康的環境裡,適當的暴力或攻擊性是應該存在的。譬如溫尼科特就說適當的挫折是最好的促進成長的環境。我們究竟應該怎麼看待校園霸凌?有沒有可能在考慮到攻擊性的重要性之下,來思考這個問題?

——王浩威

校園霸凌對青少年的意義和創傷

  

王浩威


臺灣心理治療界「總舵主」

集心理學家、治療師、作家

詩人、出版人於一身的傳奇醫生

著有「王浩威•青春門診系列」《好父母是後天學來的》、《全是為你好:父母的焦慮,少年的困境》、《生命的12堂情緒課》、《我懂你所有的青春迷茫:王醫生的情緒診療筆記》,現大陸各大網站有售。

◥點擊上方書名即可進入圖書購買頁面◤

9月14日(周四)

晚上8:00-9:15

(60分鐘講座+15分鐘答疑)

心裡程微信群

相關焦點

  • 校園霸凌再受關注,保護自己不被欺負學會這3招 | 少年科學粉
    日前,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下發《關於開展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根據《教育部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專項整治的工作方案》部署的整治任務,決定開展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專項整治工作。
  • 芬蘭教育:一起校園霸凌事件引發媒體廣泛討論,家長組織呼籲學校加強幹預
    事件涉及到一群六年級學生在校園裡對一個同學實施暴力,並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暴力過程的視頻。受害學生被霸凌已經持續很多天了。後來救護車趕到並將受害學生送到了醫院,但霸凌學生因都未滿15歲,不負刑事責任。芬蘭家長協會(Suomen vanhempainliitto)表示,這起校園霸凌與暴力事件的發生,說明學校管理人員在處理學生暴力和欺凌行為方面的失敗。
  • 高縣鄰縣驚現校園暴力,3天3人2次暴力毆打9歲小孩,木棒直擊頭部.....
    今天凌晨一條微博文章引起了小編的關注,原文標題為:校園霸凌再現宜賓縣柏溪小學
  • 廣西4名校園暴力親歷者自述:校園暴力遠比你想像中的可怕!
    校園暴力,就這樣把他們寶貴的東西給剝奪了。再回顧之前我們發布過關於校園暴力的新聞(戳右邊藍字看詳情→)《可怕的校園暴力!兩個廣西學生,一個被捅死,一個跳樓自殺……》,年輕生命的消逝令人嘆息。這都是赤裸裸的校園暴力造成的悲劇。
  •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該怎麼做?
    校園,是培養人的地方,是文明的殿堂。校園本該是一方淨土,裡面只有孩子們的純真本性與歡聲笑語。但事實上,長久以來公眾都低估了校園霸凌的存在與影響,以及它從言語侮辱到肢體暴力等多樣的形態。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校園霸凌現象得到網絡的曝光,越來越多的施害者在輿論和法律的壓力下紛紛道歉甚至伏法。
  • 下春藥,校園霸凌為何如此猖狂?
    ◆  ◆  ◆校園暴力有哪些?霸凌這個詞是英文bully的音譯。發生在校園裡的霸凌事件,一般都是強欺弱,大欺小。◆  ◆  ◆校園暴力事件不斷增多這幾年國內的校園霸凌事件越來越多,據法制網的一項統計,2013年到2015期間,媒體曝光的校園霸凌事件,由231件上升到了1830件。
  • 校園霸凌為何屢禁不止,如何防止校園霸凌
    近日廣西南寧一女孩被4名同學群毆,68秒內瘋狂毆打40多次,辱罵、掌摑、拳打腳踢,傷人者的惡劣行徑令人髮指,這不是個例,近幾年常有發生,為何校園霸凌屢禁不止?校園暴力已經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學校和家長應該加強管理,由於校園霸凌者年齡比較小,犯了事往往也就是教育幾句就完事,讓這些校園霸凌者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不痛不癢也不當回事,使得類似的事情常有發生,校園霸凌也常常因為沒有產生實質的傷害,就沒有被學校和家長引起足夠的重視,老師和家長只看到所謂的同學之間的小彆扭,忽視了小彆扭背後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有的甚至成為一輩子的陰影和惡夢。
  • 雙語乾貨 校園霸凌愈演愈烈,聯合國教你如何定義和解決
    人際暴力能夠影響各年齡段、文化層次和社會階層的人們。「暴力」被廣泛用於描述多種形式的消極應對,如在身體、言語、心理和性方面採取攻擊行為。校園霸凌是一種有意圖的攻擊性行為,通常會發生在力量(生理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對稱的學生間。挪威學者Dan Olweus將「校園霸凌」定義為:一個學生長時間並重複地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霸凌並非偶發事件,而是長期性且多發性的事件。
  • 她被曝校園暴力了?
    學暴,從現在來看已經是屢見不鮮,我們時不時就能夠通過網絡曝光看到一些讓人心驚肉跳的校園欺凌案件。這些事件多發生在年紀較小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學生中,但年紀小、不懂事並不是對其他人無故作惡的理由。有很多藝人在出道之後被曝出曾經校園暴力過他人...這次被推上風口浪尖的是(G)I-DLE徐穗珍。
  • 校園暴力:不要讓你經歷過的痛讓孩子再疼一次
    相信也有人曾受到過不同程度的欺凌,那麼遭遇校園暴力、校園欺凌,我們應該怎麼辦?此視頻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看!「十七八歲在別人眼裡是多麼的美好,是人生的樂園。在我眼裡,那裡充滿了冷漠,鄙視,排斥。」而經歷過校園暴力的人對人生影響有多大呢?
  • 貝克漢姆紋身公益廣告《告別暴力傷害》拒絕兒童暴力!
    貝克漢姆個性公益廣告《告別暴力傷害》,拒絕兒童暴力,從你我做起!
  • 「你越憤怒對方越覺得有趣」-- 語言霸凌
    霸凌的種類包含肢體霸凌、言語霸凌、關係霸凌和非直接霸凌4種。在受害者分析上,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肢體霸凌,女生受言語霸凌或性騷擾的比例較大。霸凌對受害人造成的後遺症相當多,包括逃家、逃學、出現慢性疾病、自殺和飲食不正常等,並且會造成自尊降低、時常焦慮不安、悲觀思維與高度渴求關懷心理。
  • 校園暴力欺凌再起,星二代棒球棍暴打同學,引發全韓網友聲討.
    這個事件又一次將校園暴力推向了風口浪尖。這部劇中的大背景就是沒有地位沒有勢力的學生們受到校園欺凌排擠甚至暴力事件。而16日SBS新聞爆出的這起小學暴力事件,正符合劇中的情節。但是因為涉及明星藝人和校園暴力敏感話題,該事件一經曝光,就引起熱議不斷。
  • 紫色校園日
    紫色校園日是一個由美國反歧視同性戀者聯盟發起的世界上最大和最引起公眾注意的反欺凌運動,它的目的在於加快社會對性少數群體(LGBTQIA+)年輕人的接納。2010年9月22日,被稱為 「小提琴天才」 的泰勒·金文泰從喬治華盛頓大橋跳下,結束了未滿19歲的鮮活生命。
  • 又見校園霸凌!廣東一13歲女孩被毆打視頻上傳網絡,警方已介入
    「醉美三分」,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祝福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不斷地被曝光
  • 最高法規定:言語暴力也是暴力!!!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最高法典型案例明確言語暴力也是家暴!】
  • 製作販賣淫穢色情、血腥暴力漫畫,JM被刑拘
    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近期,網民反映淫穢漫畫作者JM,通過網際網路涉嫌非法銷售淫穢色情、血腥暴力漫畫《
  • 十年長期研究表明:從小玩暴力遊戲並不會讓青少年變成暴徒
    這項研究調查了一組十歲左右的青少年,讓他們玩俠盜獵車,然後等他們成年後,看青少年時期玩這種暴力遊戲,有沒有扭曲他們的心理。如今這些孩子都已經是20多歲的成年人了,他們有沒有因為過早的玩暴力遊戲,導致在成年後,比小時候沒玩過暴力遊戲的孩子更有暴力傾向呢?
  • 《蚯蚓》:韓國電影對校園暴力又一次的痛訴
    《蚯蚓》這部韓國影片其實很像2012年上映的電影《媽媽別哭》,同樣都是描述校園暴力和性侵的電影,影片講述的故事也大體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