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校園日是一個由美國反歧視同性戀者聯盟發起的世界上最大和最引起公眾注意的反欺凌運動,它的目的在於加快社會對性少數群體(LGBTQIA+)年輕人的接納。
2010年9月22日,被稱為 「小提琴天才」 的泰勒·金文泰從喬治華盛頓大橋跳下,結束了未滿19歲的鮮活生命。原因是,在泰勒·金文泰正就讀羅格斯大學的寢室裡,2名室友通過安裝網絡攝影機,偷拍到他與一名男子親吻的畫面,並將之在網絡曝光。而當時,金文泰已向家中出櫃並獲得了理解。本來勇敢踏出第一步的他,突然就受到洶湧的來自校園,社會惡意,最後他決定與這個世界說「再見」。
同年,美國各地接連發生多名同性戀傾向青少年因校園欺凌自殺身亡的悲劇事件。2010年10月,美國高中生 Brittany McMillan 創立 「紫色紀念日」(後成為 「紫色校園日」)希望藉此喚醒人們對性少數青少年自殺問題的關注。
中國青少年15-29年齡組死亡原因排名第二,LGBT青少年自殺率是同齡人的4倍。
LGBTI青少年社群是多元化和強大的。但由於ta們經常遭受的歧視和偏見,可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自殺和其他心理問題的風險,自殺工具包希望能幫助你支持LGBTI的親友。
(圖片來源於@紫色校園日SpiritDayChina)
以上數據讓人唏噓,也發人深省。
然而校園霸凌不單單只出現在LGBT群體中,它或許就在我們身邊悄然發生。就如同暗域的魔爪伸向每個平凡的孩子。欺凌為何會在校園中橫行,它又是如何讓欺凌者無所畏懼,讓受欺凌者默默忍受,讓旁觀者視若無睹?其實他們的世界就是一個現實版的野生法則,大多數的欺凌建立在排異之上,當欺凌者發現身邊有與自己或大多數人不同的人時,便產生了排異行為,企圖以暴力行為壓制受欺凌者。他們通過霸凌來矮化他人,通過消減他人的尊嚴來提高自己的地位和信心。而受欺凌者因為自身的特別,受到外界排斥,無法獲得理解,而變得自卑。旁觀者常常以不摻和的態度冷眼相待。殊不知,這個野生的世界只要加入「關愛與善意",悲傷的故事就結束了。
曾看過一位曾為霸凌者的一番話,我不應以自身的想法強加於人,世界上不應該只有一個顏色,世界應該是彩色的,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
這個世界的善意遠大於惡意,不要忘記,你的背後還有千千萬萬的我們在保護你。
本期編輯:陳婕
審核:胡徐悅
轉載請註明出處,有問題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