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鬆世代又如何》——日本版的減負為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思考?

2021-02-10 GROKWISE

△ 

「補習班還是會排名次。」補習班彌補了公立學校被政策剝奪的部分,很多孩子的勤奮感是從這裡來的

學校也很焦慮。減負導致招生的選拔性大大降低,招不來優秀的學生,地位就保不住。所以校領導會想盡辦法篩來好學生——一所學校的基本面就是那群最優秀的孩子。

這不是壞事,它代表著一條用實力換機會的路。家境富裕的孩子能靠學區房順利進名校,勤奮自律的孩子也能自己給自己開道,大家各憑本事。

確實也有很多家長不希望孩子太累,只要孩子開心,順其自然就好,這當然是他們的自由。

但是強行以「減負」為名堵死金錢之外的通路,硬要所有孩子一起玩耍,結果就是那些生來理應不止如此的人的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無法創造更多的價值

這哪裡叫公平呢?

公平應該是給願意付出的人足夠的機會,而不是把大家拽到同一個水平線上,阻止人們改變命運。

更何況,並非所有孩子都厭憎練習與考試。

有的人很早就知道,走哪條路才能改變命運;有的人甚至從小就能從解決問題中獲得快樂。他們都不把應試視為負擔。

這是一批最強的人,是未來的希望,他們將為一個民族提供最優質的人力資源,阻撓他們的結果是讓公共利益受損。

日本人已經發現不對了,他們不只在電視劇裡吐槽,早在05年就開始著手修改基礎教育指導意見:

2005年,文部科學大臣要求中央教育審議會重新審視學習指導要領;

2006年,曾經因為難度被刪掉的「發展性內容」重新編入教科書。

2007年,在首相安倍晉三主導下,以「教育再生」之名,開始著手改革寬鬆教育。

2008年,新的學習指導要領方案公布。

……

一步一步,帶著青少年回歸老一輩日本人勤奮上進的好傳統。

減負到底會帶來什麼後果?

《寬鬆世代又如何》的編劇宮藤宮九郎先生借小學生的口表達了他的觀點:

「你們覺得接受寬鬆教育的孩子們結果會變得怎麼樣呢?」

相關焦點

  • 寬鬆世代又如何,活得開心最重要
    說到這,小編為你推薦這部現實與正能量兼具的日版《歡樂頌》——《寬鬆世代又如何》。先來普及一下知識:寬鬆世代是指2002年,日本實行教育改革。出生於1987年的孩子們榮幸(不幸)地成為第一代「寬鬆世代」。(快來看男神岡田將生的帥照,小編硬生生的被自己安利了。。。)
  • 什麼是寬鬆世代年輕人?
    最近因為春季日劇《寬鬆世代又怎樣(ゆとりですがなにか)》再次吵起的「寬鬆世代」話題,到底這寬鬆世代的日本年輕人又是哪些特徵才總讓昭和世代老人們總看不順眼呢
  • 【吃】春節過後如何給腸胃減負?​
    點擊下面《最貴是健康》還可以聽音樂點擊上面《最貴是健康》 還可以聽音樂 春節過後如何給腸胃減負?春節期間,大魚大肉自然少不了,隨著節後復工,讓飲食更加均衡,「瘦成一道閃電」小撈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道清淡可口的菜品——營養角瓜圈,給你的腸胃減減負。角瓜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西葫蘆。
  • 嬰兒潮一代/X世代/Y世代(千禧一代)/Z世代/α世代
    參考東方證券的研究報告,戰後的美國大體可劃分為四個世代:      (1)嬰兒潮一代(1945-1965年出生)      這是舉世聞名的一代人。二戰結束後,許多參軍的美國青年榮歸故裡並組建家庭,隨即掀起了一波生育高峰期,「Baby Boomers」便由此而來。
  • 晚熟世代: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
    至於晚熟世代的突圍之道,王醫師給年輕人和父母的處方箋是:只要拿起槳開始劃,不管朝向哪個方向,總會抵達新陸地!父母若能像一座山般,從容安定地存在,就是療愈的開始。【各界推薦】這是一本 走「向」家庭,也走「進」家庭的書。十個面向,一個世代。我看到青春、中年、家庭的苦澀與甜美。
  • 《思考快與慢》:是什麼讓我們停止了思考?
    而正確答案應該是:0.05美元——能夠快速給出這個答案的人,科學證明他們的大腦更為活躍,思考習慣更好;別擔心,大多數正常人,這道題都答不對。有沒有發現,大腦有時會惰性思考而我們卻不自知——這是我看《思考快與慢》這本書最大的感受之一。那麼如何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呢?學習和教學方法中有沒有中了大腦的tricks而停止思考了呢?
  • 梁寒 : 第8版國際胃癌分期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中山大學腫瘤中心、天津市腫瘤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對8000多例數據中的7620例(2001-2011)進行分析,顯示平均淋巴結數為23.15枚。將其與日本、西方國家相比,每個亞組的數量差異很大。對7620例數據與預後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檢出30枚以上與30以下的預後具有顯著差異,而且檢出數量越多,轉移淋巴結比例、淋巴結陽性數呈線性增加。
  • 假期大吃大喝,節後如何減負?
    春節長假過後,要想給胃腸道減負,將飲食恢復到平時的狀態,
  • 基本免稅額,兒童金,兒童免稅額, 德國政府的百億減負計劃將從2019年實施
    以有兩個孩子的四口之家為例,如果父母都工作,年收入6萬歐並且收入組成是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的的分配比例,那麼首先是稅務上的減負,一年120歐左右;其次是團結附加稅減負11歐元。兒童福利每年增加120歐元(10歐*2個孩子*6個月)。按照百分比計算,2019年,該家庭減負9.36%。
  • Y世代是啥角色?
    他們對那些被認為可以影響本國未來的事情非常熱衷。比如醫療保障問題、美國經濟前景和債務問題、收入不平等問題、能源問題、多樣性問題以及年輕人參政問題。 要給他們下個定義非常難,即便是我自己,試圖定義「Y世代」也非常困難。因為說到底,我們很難憑空創造出一個可以適用於數以萬計人的代際標籤。不過我認為,我們「Y世代」有三個主要特徵——首先,他們是史無前例的全球性的一代。
  • 在日本年薪1千萬,是什麼樣的生活水平?
    在日本年薪1千萬,是什麼樣的生活水平?很多人會好奇,在日本,如果你年薪1千萬,會想過怎樣的生活?
  • 二分之一減負肩墊:一場「減負」革命正在悄然醞釀...
    一個生雞蛋從一米的高度自由落體,居然沒有任何損壞,可見改材料的緩衝減壓特性如此不可思議,同時我們做過TVP泡棉和海綿等傳統材料的測試,雞蛋瞬間就會碎掉。1.公司介紹核心團隊(原始股東)繁忙的都市生活,每個人的身心都會背負或多或少的「行囊」,如果我們內心迷茫不知所措,何不從身體上解放自我,放鬆心情。二分之一減負肩墊,科學有效分散肩部壓力,採用新型高分子材料,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擁有中國航天上海瑞萊實驗室權威測試報告,只願每一個都市人都能輕裝上陣。最近有新品上線奧,心動不如行動吧!需要的可以聯繫我們的工作人員。
  • 12·13 國家公祭日,請告訴孩子,這些人和事我們永遠不能忘!
    隨著歷史車輪的遠去,我們該如何為孩子講述這段苦難?發生了什麼?要思考什麼?有哪些事情,我們不能忘、不敢忘?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決議的通過,使得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
  • 日本醫學博士談日本健康飲食新革命:年輕多吃魚,老年多吃肉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5年版《世界衛生統計》報告顯示,2014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為86.83歲,男性為80.50歲,均刷新了歷史最高記錄
  • 原 創|:日版《深夜食堂》帶給我們的幾種思考,為當下浮躁社會注入了清流!
    自打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上映播出後,咳咳,遭到了蠻多吐槽。而具體內容小編在此也不多說了,反正就是一個字:差。網友是邊看邊吐槽啊,這是在看廣告麼?實至名歸嘛,咱看看這個豆瓣評分。是不是跟中國版的封面很像啊!
  • 七拋世代,困境中的韓國年輕人
    禹皙燻(韓國經濟學家) 在他的《 88萬元世代》中寫道:「畢業4年制大學,月薪也不到100萬韓元」「青年失業是理所當然的,做得好也是非正規職位」「20多歲年輕人當中上層5%才能在韓國電力、三星、5級公務員等好職位工作, 剩下的95%會過上非正規職位的生活」88萬元世代
  • 北海道與日本東北六縣的代表吉祥物都長什麼樣?
    上期,我們盤點了日本關東與關西兩大區域的各縣吉祥物,想必大家對這些吉祥物或多或少有些印象了。
  • 「海倫·凱勒不存在」:「Z世代」反智主義將走向何方?
    而事實上,去年開始,不少「Z世代」的年輕人甚至懷疑海倫·凱勒是否真的存在過。圖片來源於網絡,電影《海倫·凱勒》(The Miracle Worker)海報。海倫·凱勒的存在如何引起爭議?去年5月,TikTok用戶@alleyesonharshita發布了一個質疑海倫·凱勒成就的視頻,並在視頻末尾處寫道:「是時候讓這些謊言結束了。」
  • 2016日本電影周開幕,31年後《亂》在華公映
    4月17日,2016北京國際電影節日本電影周開幕式在北京舉行,《亂》(4k數字修復版)、《虎影》《愛的成人式》《MOZU》劇場版等8部日本電影將先後與觀眾見面。《亂》劇照黑澤明的代表作《亂》在拍攝31年後,首次得以在中國公映,這成為本次日本電影周的最大亮點。
  • Z世代的個性年輕人,他們都熱愛什麼?
    升華熱愛,發揚國之正能量 在以往對於Z世代年輕群體的印象之中,他們身上總是充滿著各種極具生命力的個性,「時尚、次元、硬核、斜槓」...貌似所有的獨特標籤,都被印在了這個群體身上。但實際上,他們更是一群「有為、有志」的家國青年。 在剛剛過去的新冠疫情,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