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20歲出頭的小夥子,被查出胃癌,還是晚期,追蹤病因,羊晚君被嚇倒——竟然與他小時候常常被大人嚼食餵養,染上幽門螺桿菌有關。
好奇葩、好恐怖的病因!話說口對口嚼食餵養在今天已經被公認不衛生、不科學,但是,扛不住家中上了年紀的老人、阿姨我行我素啊!花樣少男的悲劇令人驚悚——嚼食餵親兒,後果很嚴重!
不僅僅嚼食餵養後果很嚴重,孩子也是不能隨便親親的!梅女士兩歲的女兒,被人親了一下,當晚發高燒、嘴巴變歪,經診斷,竟患上「親吻病」!醫生發話了——大人的親吻可傳染270多種細菌!
作孽啊,270種細菌喲!下次再看見有爹媽和小盆友玩親親,羊晚君一定要力挽狂瀾——稚子無罪,緣何親他/她?!
從小被嚼食餵養 21歲查出胃癌
武漢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侯曉華教授說,自從上個月該門診開診以來,已有5名20歲左右的年輕人查出胃癌,其中大部分都已到晚期,江夏區21歲的小夥子小李就是其中一例。
小李從小胃部就有毛病,時常出現厭食、腹痛、腹脹、噁心、嘔吐、反酸、噯氣等症狀,但家長都以為是普通胃病沒當回事。
今年春節前,小李突然覺得胃部疼痛加重,隨便吃了點胃藥。前段時間,小李覺得胃部不適加重,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出來後,一家人都嚇壞了,21歲的他竟患上了胃癌。
追查病因時,侯曉華教授了解到,小李從小是奶奶帶大的,疼愛孫子的奶奶喜歡口對口地餵食或將食物嚼碎後再喂,餵食時還先用舌頭試試食物的溫度。
侯曉華判斷,就是因為這個習慣讓小李感染上了幽門螺桿菌,並經過20年的發展,加上小李平時喜歡熬夜,生活和飲食都沒有規律,有了症狀也不及時去醫院確診,最終發展為胃癌。
1%的慢性萎縮性胃炎發展為胃癌
「我國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約為40%—60%左右,」侯曉華說,幽門螺桿菌傳染途徑包括口對口傳播,如家人的親吻、父母嚼食餵養小兒,以及糞便傳播,如食用汙染的食物、水等。在我國,兒童的感染率偏高。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兒童,不僅兒童期的身體發育會受到影響,成年後的胃癌發病率是未感染者的4一6倍。
「但也沒必要談幽門螺桿菌色變,」侯曉華教授解釋,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眾多,但胃癌發病率僅為萬分之3.5,並非只要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演變為胃癌。演變成胃癌與患者自身的遺傳背景、易感體質等有一定的關係。
從正常胃到胃癌的演變通常經過一個相當長的階段。一般快速型的胃癌發展期需7—8年時間,普通型則長達20—22年,從早期胃癌演變至中、晚期胃癌還需約3—5年時間,從幽門螺桿菌感染到胃癌的進程則為l0—20年。可見只要引起重視,完全有足夠的時間預防胃癌的發生。
梅女士兩歲女兒,被人親了一下,當晚發高燒、嘴巴變歪,經診斷,竟患上「親吻病」!醫生提醒,隨便親孩子、給寶寶餵飯用嘴試溫度、怕受風一直捂著孩子……這些習以為常的做法,可能危害寶寶健康!有些甚至是致命!趕緊戳圖學習並轉發!
來源:羊城晚報綜合錢江晚報、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