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一直是海島市民關心的話題,從4月開始,嵊泗縣在全省率先引進光催化技術進行長弄堂水庫淨水治理。時隔2個月,水庫水質改善了多少?後期還有什麼治理方式?筆者帶大家一探究竟。
走近長弄堂水庫,720張的黃色催化網引人注目。催化網利用網上負載的光催化材料產生光生載流子和光生空穴,進行氧化還原反應來淨化水質。近日,催化網中間還鋪設了180筐沉水植物,利用水生植物進一步吸收水中的氮磷等物質。「浮筐裡面種植了水生水草,有苦草、金魚藻、伊樂藻……」項目負責人劉向輝向筆者介紹,「這些植物的介入能進一步淨化水質,恢復水體的水生態。」
這些沉在水底的植物,在水下構成一片森林,吸引和淨化水體內的氮和磷等營養物質——通俗地說,就是水太「肥」了,而這些沉水植物就能幫河水「減肥」。經過近兩個月的治理,肉眼可見水庫水體更加清澈。「目前水庫的水質已經穩定保持在3類水左右,而且個別指標已經達到2類水。透明度也由原來的80公分左右,提高到目前的1米2左右。下一步隨著光照的提升,我們的透明度還有指標將有進一步的提升。」三類水質是什麼概念?相當於我省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的水質,不光能遊泳,稍微處理一下,就能喝啦。
據了解,該技術還將在宮山水庫、小關岙水庫推進。
【來源:浙報融媒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