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野之間,有民宿客棧等待有緣新主人.....

2021-02-28 最美鄉村蟈哥

在講正事之前,扒一段鄉村野史。

 

蟈哥所知道的,來婺源開啟鄉居生活最早的人,是高老爺,及高老爺山荊。但是我們彼此從神交到相好的過程頗為曲折。

高老爺夫婦是2006年12月下旬開始租下婺源甲路村的一棟百年老宅並開始修繕的,他們的鄉居生活是從2007年9月份開啟的。

2008年11月6日,「高老爺1900」在天涯社區天涯雜談版開貼熱聊,講述中國版的「永遠的普羅旺斯」——一對上海白領夫婦在婺源鄉間的生活,一時間贏得萬千網友共鳴與熱議,引來無數媒體關注。該貼點擊過600萬,回復12.6萬餘條,"蓋樓"至1200多層,相當於現在上了「熱搜」,成了「網紅」。如今微信、微博取代了BBS論壇,成為新的社交工具。

蟈哥在天涯社區ID號為「鄉下火槍手」,是2009年註冊的,但在論壇裡和「高老爺1900」一直沒有交集。

事件的轉機大約是2011年。當時CCTV-7在婺源辦一期《鄉約》節目,高老爺夫婦受邀參加,當晚入住婺源縣城我所供職的酒店。退房前高老爺夫婦將一本《高老爺夫婦的婺源鄉居生活》寄存在前臺,被我發現,偶爾翻看,居然就是網傳的內內誰了。書的末頁提到了天涯開貼一事和摘錄,於是我循貼追蹤,開始了網上神交。

後來線下見面是水到渠成的事兒了。2012年正月我和同學去了甲路探訪,隨後高老爺夫婦攜女上了我的老家,我們就這樣「好」上了,算來已有8年。我們都屬牛,仨兒都是鄉村牛人吶。

再後來,高老爺夫婦又在村裡盤下了一棟民居,開始經營客棧。今年,因為女兒到縣城上學,接下來幾年都要在縣城陪讀,加上手頭有偉大的雲集事業,暫時無法顧及客棧經營,故有意...參見本文標題...

谷語客棧位於婺源縣賦春鎮甲路村。上下兩層,七間客房,廚房很大,門前一塊220餘平米菜地,面向田野。租期一年起,經營、自住隨意。租金每年5萬。

客棧雖簡樸不見奢華,但是所有的家具,都是實木原木請本土工匠打造而成。所有的油漆也是高老爺山荊和她爹親手刷的,傾注了很多精力和情感。

高老爺夫婦希望客棧的新主人,亦是熱愛鄉村鄉野之人,喜歡踏石問路,喜歡溯溪探源,喜歡星星月亮,喜歡春播夏耘,秋收冬藏

《高老爺夫婦的婺源鄉居生活》圖文並茂的為讀者展現了夫妻二人恬淡自然卻充滿樂趣的鄉村生活畫卷。全書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由高老爺執筆,後半部分為其妻所寫,文字質樸自然,記錄鄉居生活的點點滴滴,平凡溫馨,細節飽滿而予人啟迪。這些文字與畫面,如稻穗上潔淨的朝露,如山間清新的晨風,亦如枝頭小鳥的自由鳴唱,給我們視聽和心靈來一次美妙的滌蕩。(請注意是租房不是賣書)

 

楊女士聯繫電話:180 4673 9299  微信同號。

 

相關焦點

  • 「有星光」 #精品民宿#
    總之,朋友們邀約著去一個朋友在這裡搭建的「民宿」。 這又是一件超乎我想像的事,因為這裡附近都是成都最老最舊的一帶,周圍的居民區即便沒有拆,也是很老舊的房子了。 我們走到樓下一看,當時心就涼了半截,心想:「這麼老的小區?!「
  • 光棍節,全國最美民宿免費招待最美的光棍們!
    一個美麗的地方,一家有愛的民宿;一位風趣的老闆,一群光棍的朋友;一間免費的客房,一頓可愛的晚餐;是不是太完美?想想,也是醉了。。。發一條微博#故鄉之美#+3張圖片,@i20青年創業平臺,@自在客旅行網,讚美自己的家鄉3. 11月10日-11月12日,準時入住已經預約的民宿4. 入住期間,完成和主人嘮嗑、發微博照片的*簡單任務5.
  • @廣東民宿,一起為「留粵過年」添精彩
    為了讓「留粵過年」更精彩,南方日報社擬聯合廣東省旅遊協會、廣東省旅遊協會民宿分會、廣東民宿發展研究院,牽頭髮起「留粵過年·安心住」公益活動,號召廣東省內各大民宿加入臨時性的「安心住」民宿聯盟,向留粵過年的朋友提供住宿優惠,營造濃烈的過年氛圍,讓更多人體驗
  • 平和縣霞寨鎮:村民致富有新招 不種柚子開民宿
    但是,霞寨鎮群英村一位在果園裡辛苦了大半輩子的農民周伯芹卻放棄了自己種柚子的老本行,開起了民宿。一起去看一看。 8月16日,記者在霞寨鎮群英村周伯芹的家中看到,這棟房子的房間都按照酒店的風格裝修一新,房間裡空調、電視、熱水器一應俱全。周伯芹告訴記者,這幾年,霞寨鎮的油畫大師周碧初、榜眼府等景點越來越出名了,遊客也越來越多,但是,由於缺少特色的民宿,很難留住遊客。
  • 昨夜,世外桃園雨崩村發生大火,燒毀多家客棧!現場視頻看得心疼
    另據未來網燃新聞消息:民宿客棧整體被燒毀,景區或暫時封閉。近年來各地熱門景點周邊的「旅遊村」都面臨類似的矛盾,遊客爆發增長對接待能力需求不斷提升,客棧、民宿受自然村規模的限制,房屋密度大,消防隱患較為嚴重。德欽縣政府工作人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昨天晚上這裡確實發生了火災,可能景區會暫時封閉。
  • 兔醬:現在關掉客棧,或者,將來失去洱海?
    截至2017年1月,洱海已四次爆發大規模藍藻洱海邊林立的客棧和餐館,被視為罪魁禍首之一。正因為如此,2017年3月末,大理嚴令排查「洱海核心生態保護區」的汙染源,截止4月10日,洱海環線的4000多家客棧、餐廳暫時停業。
  • 楓驛客棧「試睡」中獎名單|慢旅時光祝您平安無事
    楓驛客棧依山面水,前有碧波蕩漾,後有山林俊秀,一條古道在旁逶迤前行,幾百紅楓連綿一片。故事 |客棧主人之桃源情懷客棧主人陳先生,喜歡慢節奏生活,美麗的楠溪江令他流連忘返。聽聞友人介紹,江畔鶴灣村有間小學廢棄。就接手把它改成客棧,好在鍾愛的楠溪江有個落腳點。
  • 有緣網:草根婚戀交友只是個概念?
    新年長假後的工作日,相信很多人會被地鐵上那周星馳御用配音「石班瑜」的尖叫聲所吸引:有緣網!一億XXXX用戶,中國移動用戶最多的婚戀交友網站。我相信很多人都會非常驚訝,這個連名字都沒有聽過的網站,怎麼在一夜之間就成為了第一?所謂的草根婚戀交友在中國有沒有市場呢?事實上,我認為,草根婚戀交友只是一個概念而已。
  • 臺灣民宿哪個最熱門?不在臺北,不在九份
    大陸開放自由行、網際網路社交、臺灣民宿之間有奇妙的關係噢。88%的在線自由行用戶表示去臺灣優先選擇住民宿。特別有意思的是,臺灣當地人多使用Line作為日常溝通的工具,普通人不會使用微信,但是調查發現,71.4%旅遊業者(民宿老闆、包車司機等)會使用微信與大陸客人溝通。受旅遊業發展的帶動,臺灣旅遊業者已經逐步被大陸遊客的網際網路習慣影響。
  • 獨守龍湖邊等待溺水死亡小主人歸來……
    2016年9月7日上午11點30分,濮陽謝先生上班時發現湖邊有隻小黑狗,他說經常會看見這隻狗在這附近轉悠,聽附近村民說,狗的2個10歲左右的小主人家8月24日下午在濮陽昆吾路與衛都路龍湖溺亡,悲劇發生到現在已經半個月時間了,這隻黑色小狗一直蹲守在湖邊,一直在等待主人回來。它早上來,晚上走,有時候會下到岸邊,在水邊叫喚幾聲,好像是在呼喚自己家的小主人。
  • 霍克編譯小文 | 忠誠的狗在醫院外面等了六天,等待她生病的主人
    忠誠的狗在醫院外面等了六天,等待她生病的主人By Niamh Kennedy and Sara Spary, CNN
  • 《等待戈多》:到底有啥「意義」?
    迪倫馬特、阿瑟米勒、貝克特、尤涅斯庫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影響了不止一代中國戲劇人。 1983年,著名導演林兆華繼《絕對信號》之後創作的《車站》因為被批判模仿《等待戈多》而遭到禁演。十多年後,他將契訶夫名著《三姐妹》和《等待戈多》合二為一,創作了《三姊妹·等待戈多》。
  • 《孝利家民宿》:你要的生活和遠方,我都有!
    自從李孝利歐尼結婚之後基本上就沒有出現在大眾眼前,而近期超火的《孝利家民宿》讓歐尼家的民宿成為了大眾的焦點,李孝利與老公李尚順在節目中的甜蜜互動也讓單身汪們被迫吃了一把又一把的苦澀狗糧
  • 洛杉磯民宿房東,半夜進屋,查住客有無呼吸...
    民宿今年真是一次又雙叒叕一次的出事……8月的臺灣民宿發現針孔攝像頭7月的在日韓國遊客被房東強姦作為很多人出國的住宿選擇,一方面可以享受到較為低廉實惠的價格,另一方面民宿基本是當地人自己的房子,一般都帶有廚房洗衣機什麼的,比較方便,也能體驗到當地人真實的生活狀態,但是隨之,民宿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包括衛生問題和一些安全隱患等
  • 網紅民宿:棉花糖系單身女子公寓式民宿
    HDD是一個在規劃、建築、室內、陳設設計領域都有一定實踐經驗的設計公司,崇尚設計的「無邊界」,強調建構美學的自然觀念,對於純粹的「新」保持節制的態度。改造活化項目往往多元體系揉雜,需要考慮與協調的問題眾多,兼顧投資與功能,技術及實效性的平衡,沒有更多更明顯的學科邊界,而這樣的方式恰是我們努力追求的方向。
  • withus下午茶 史上最牛客棧眾籌
    八月,多彩投攜手withus開啟與「客棧」的對話客棧作為旅遊中的住所這個空間裡的人、事、物變得新鮮有趣我們做的就是:改變人與這個空間的關係▼多彩投主題「客棧」一個可以不斷被詮釋與延展的獨特空間活動時間:8月12日15:00——17:00
  • 蒙市小臺北客棧 收容遊民
    其實,聖蓋博谷西區的蒙特利公園市(Monterey Park)已添了一個遊民臨時收容所─「小臺北客棧」(Garvey Inn),營運一周以來已有54位遊民陸續入住。蒙市市長梁僑漢(Hans Liang)與市議員饒影凡(Yvonne Yiu)表示,州政府與縣政府都有照會蒙市,站在保護全加州居民健康的立場,市府配合的同時,也責成警局加強巡邏。
  • 《小鎮故事》文案:比起《親愛的客棧》,更期待芒果臺這檔新節目
    芒果臺又要有新節目了。
  • 蔣璽:十年烏蒙路,我與山有緣
    蔣璽說:「只緣身在此山中,我跟山有緣,出生於文山,現在住在大山村。」與蔣璽有緣的山,不只大山村,還有整片烏蒙山。紮根昭通10年來,最忙的時候,蔣璽一年的車輛行駛裡程數有10萬多公裡,2012年至今,他的駕駛員已經換了3個。蔣璽出生於1976年6月,1996年畢業於雲南建築技工學校,就職於省建三公司,歷任公司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第五工程處黨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