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希伯來書 9:27)
7月10日上午,田家炳基金會官方網站發布了《田家炳博士訃告》,備受尊敬的田家炳博士於今天上午安詳辭世,享年99歲。
田家炳1919年11月20日生於梅州大埔高陂銀灘村的一個書香世家,是典型的客家人。
田家炳16歲喪父並繼承父業,17歲到越南辦公司,兩年內成為越南最大瓷土供應商。
1958年,田家炳把事業轉移到香港,先後創辦田氏塑料廠、田氏化工廠,成為香港人造革與化工行業的領軍人。
到1980年代,田家炳已是香港知名的億萬富翁。
但那時起,處在黃金時代的田家炳,卻將自己的重心轉移到慈善事業,開始了傳奇的慈善人生。
他是中國80多座城市的榮譽市民,是「中國最具影響的慈善人物」 。一生累計捐資幾十億港元,用於中國的教育、醫療等公益事業。
1993年,中國紫金山天文臺將編號2886的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
2010年7月1日榮獲香港特區政府授勳銜制度中的最高榮譽勳章大紫荊勳章。
至今,田家炳在全國範圍內累計捐助了大學93所、中學166所、小學41所、專業學校及幼稚園19所、鄉村學校圖書室1700餘間。全國34省市區,都有田家炳學院或田家炳中學。
在中國,有很多做慈善的企業家,但像他這樣毫無保留的奉獻,把自己總資產的80%都捐給慈善事業的,只有田家炳一人。
慈善在今天的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席捲而來,好像突然間做慈善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的確在這個看起來不太好的環境中,有太多的人需要慈善。不僅僅是弱勢群體需要被慈善,也有很多的擁有了些資源的人需要給別人慈善。
於是一個很刺激的問題,也因此而特別的讓人掙扎和糾結,像田家炳這樣的好人,如果沒有信主,他去世後會去哪裡呢?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希伯來書 9:27)
無論王侯將相,不論男女老幼,每一個人都是罪人,如果沒有加略山的愛,都必須要死在罪中,並在死後,面對神公義的審判。
全然公義的神,不會以有罪的為無罪,也不會以善行來赦免人的罪,更不會以所謂的愛來赦免人的罪。
無論我們生前做了多少善事,修了多少橋,鋪了多少路,不論你我生前表現的多麼有愛,我們都是一個罪人。
今天很多人把福音當成心靈雞湯,當成名句格言,這樣的信息很受世人的歡迎。
因為聽到後心裡舒服,可以繼續活在罪中,而他們本人,也可以滿足世俗的需要,享受世俗的追捧。
但必須明確的說,福音不是心靈雞湯,不是名句格言。福音敲響的是死亡的鐘聲,吹響的是悔改的號角。
如果聽到福音後,不覺得扎心,那福音對人毫無用處。如果聽到福音後,不順服聖靈認罪悔改,這福音對人就毫無用處。
感謝主的是2013年,95歲高齡的田家炳,在香港基督教恩福教會受洗歸主。
接受水禮後這位一生奉獻自己的老人說:「很多人都不明白我為什麼要信耶穌,坦白說我生平都憑著良心做人。
我會毫不臉紅地說:我是個好人,根本不需要耶穌。」「可是人眼中的好人一樣會犯錯,所以在人眼中的好人,在神眼裡還是個罪人…
他是中國最窮的億萬富翁,在天上卻是富有的神兒女,因為他把財寶積攢在天上。
他的榮耀不是因他努力賺錢,努力奉獻的見證,而是他承認自己是罪人。
是用他的生命見證了神的榮耀,就是在人眼中再偉大的慈善家,也需要主耶穌的救贖,需要在主裡真實的悔改。
所以,今天還在想通過做慈善,來滿足你的價值和虛榮的人,應該醒醒。
你的好行為做的再好,也沒有辦法讓你得救,得著真正生命的平安!
同樣那些認為自己已經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也必須警醒。
如果你以為擁有了重生的生命,卻不願為神而活,沒有好行為行在人的面前,你的信心也充滿了危機!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
|提摩太後書 4:7-8|
網友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