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比較忙碌,也比較累,急診搶救室裡奮戰了一天。
汗流浹背,口乾舌燥。
心中雖然有萬點筆墨,奈何現在卻提不起精神來同大家交流。
說一個日常小故事或者小插曲吧!
前天夜班,到了凌晨。
我還坐在急診室裡一邊忍著坐骨神經痛和隱翅蟲之吻帶來的酸痛一邊看著我自己的病人,一陣吵鬧卻從門外傳了進來。
「現在的醫生都他媽沒有醫德!」一個年輕女士的聲音傳了進來。
聽見這句話後,我本能的抬起頭尋聲望去。
只見一位穿著黃色T恤的年輕女士正彎腰前行著,有一位年輕男士正在攙扶著她。
與其說這位女士只是為了抱怨,倒不如說她正是故意大聲喧譁好讓為她診治看病的醫生難堪。
發現這心生抱怨的女性並不是我的病人後,我收起好奇之心繼續看著我自己的病人。
但,攙扶著這位女士的男士也開始發飆起來,他惡狠狠的怒罵道:」對!那有什麼醫德,一個尿結石都不會看,還好意思坐在這裡!要是不會看病,就回家帶孩子吧!「
聽見這句話後,我難免要為隔壁的急診外科醫生擔心起來。
無用多問,一定這位腹痛的女性患者堅持自稱泌尿繫結石,而接診的外科醫生卻有著自己的判斷看法。
說實話,腹痛這種症狀是讓每一個醫生都頭痛的問題,因為在其背後往往隱藏著致命的隱患。
最要命的不僅是有時候會因為醫生對患者的症狀體徵沒有充分的評估等各種原因而導致漏診、誤診,還有便是患者和家屬會因為對自己的病情缺乏了解而不肯配合醫生的建議和醫囑。
這一男一女在丟下惡狠狠的話後便漸漸消失在了急診的人海中去了,我甚至沒用多久就快要將他們忘記了。
畢竟這種情況,在急診來說並不值得大驚小怪。
快要天亮的時候,終於忙閉短暫清閒下來的我才和隔壁急診外科的醫生碰面。
「那個說你沒有醫德的女病人,怎麼回事?」我調侃道。
急診外科醫生笑了笑,又伸了一個懶腰,向我吐露了事情的大概經過。
事實上,這種事情太常見了,幾乎每一個門急診醫生都會遇見過。
患者是一位不到30歲的女性,因為腹痛7小時來到醫院。
雖然病人自己堅稱自己只是「尿結石」,但接診醫生卻有著自己的判斷,甚至根據患者的情況,首當其衝要考慮的便是異位妊娠。
道理雖然顯而易見,長時間停經和持續下腹痛,但患者和陪同她前來的男朋友卻並不這麼認為。
「最後不就是異位妊娠嘛!到婦產科開刀去了。」急診外科醫生確診後將病人收進了病房。
我最關心的便是確診不是「尿結石」之後,這對口口聲聲說醫生沒有醫德的男女又是如何嘴臉。
「她對自己停經的情況心理沒說?」
急診外科醫生看了看我,突然笑了起來:「她連自己有性生活史都堅決否認了,還怎麼溝通?」
「最後沒有說你沒有醫德了?」
「隨便他怎麼說,我只按自己的原則來,她說沒醫德就沒醫德了?」
話沒有多說,便又要開始新的工作了。
串門結束,離開急診外科診室時,我才發現外科醫生的晚飯還擱在牆角裡的板凳上呢。
在那一剎那,我竟然突然在心中唱起了:「像我這樣沒有醫德的人,你還見過多少人?」
雖然我甚至根本沒有看清楚病人和家屬的臉面,但那惡狠狠的話卻讓我頗為感同身受。
因為在急診搶救室中,幾乎隔三差五就會遇見這樣誤會醫生的病人和家屬。
比如見幾天,有一位發熱原因待查的多臟器功能衰竭的病人。為了說服病人完善血培養檢查,我忍受了多少無情的質疑和冷漠的嘲笑..
事實上,有時候有些病人和家屬,不僅不是醫生的戰友,反而是站在病魔那一邊的幫手。
各種各樣的原因說起來總是讓人心累疲憊,甚至要讓人彷徨迷茫。
但,這就是必須要面對的現實。
最後,我想問一問:你是否遇見過這樣的故意要讓自己聽見的埋怨,又或者是否有過這樣被冤枉誤會的感傷經歷?
歡迎評論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