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看效果|南川:人居環境整治讓村莊扮靚顏值提升氣質

2021-02-07 重慶日報

「羅支書,我申請將自家門前的空地改成綠化帶,要得不?」


  「要得啊,沒得土地賠償喲。」


  「我不要賠償,現在村頭家家戶戶屋門口都有綠化帶,我這塊土壩壩『不合群』,看起不舒服。」


  快一年過去了,朱家院子村民朱明生的主動申請讓村支書羅春蘭記憶猶新。


  其實,在啟動人居環境整改時,老朱在內的村民並不配合。「我告訴他們改善人居環境政府要出資,村民不需出一分錢,但許多人不相信。」羅春蘭回憶說。


  但是,52歲的老黨員丁優福站了出來,主動拿出屋後8分多地建村活動廣場。不僅如此,他還和村民扛河沙、和水泥、鋪地磚,一起參加與建設,不到半個月,活動廣場就建好了。


  隨後,社長朱明壽拿出院壩前的田地修建汙水處理池。整個大院子的生活汙水通過管道流入處理池,再經過「厭氧+人工溼地」處理後,排入河流中,過去的「臭水溝」、「臭水凼」消失了。


  看到了整改效果,大家動心了。村民陸續響應,許多人主動找到羅春蘭,答應配合參加環境整治,這才有了上面發生的那一幕。


  「小家美了,大家更需要我們共同維護。」朱明生還有了一個新身份——金龍村清潔家園志願服務隊成員,只要道路邊、廣場上、公共區域有人亂扔果皮紙屑,他都會上前提醒,勸誡不文明行為。漸漸地,大家的不良生活習慣改變了,家家戶戶廚房廁所整潔無味、農具家什擺放規範、庭院綠化美觀清爽。「環境好,我們覺得很有面子。」朱明生說。


  南川區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長效化,激發村民的積極性、參與性,各村(居)因地制宜成立了以鄉賢、老黨員、老幹部、群眾等為骨幹的環境管護志願服務隊,進行義務監督和義務管理。


相關焦點

  • 西街口鎮寨海村:持續改善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
  • (航拍)碧潭--整治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家園
    視頻來源:抖音 增城鄉村航拍仙村碧潭村藏了一個「天然氧吧」,快來看看下文來源:增城日報整治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家園
  • 板橋店鎮:奏響鄉村振興鏗鏘樂章
    在板橋店鎮漫步,隨處可見綠樹成蔭的鄉鎮小路,整潔乾淨的農家庭院,四通八達的硬化大道……處處展現著美麗鄉村的新風貌。環境整治(張延朝攝)近年來,板橋店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堅持將「綠色」作為鄉村振興的底色,通過由點至面,示範引領,堅持「清三堆」(土堆、糞堆、柴堆)「治三亂」(汙水亂潑、垃圾亂倒、柴草亂堆)「清四線」(街道、公路、河道、村道路)「管四片」(村莊周片、房屋前後、十字路口、村莊出入口」齊推進的模式,對全鎮18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
  • 《鄉村振興》村莊清潔行動倡議書
    廣大村民朋友們:村莊清潔人人受益,疫情防控人人有責。為了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成效,助力農村疫情防控常態化。值此新春佳節之際,我們號召全民參與到「村村戶戶搞衛生,乾乾淨淨過春節」村莊清潔行動中來。
  • 【人居環境】京南·固安高新區新興園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為紮實推進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有力有序進行,今年以來,京南·固安高新區新興園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作為當前美麗鄉村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與措施,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冬季戰役」為抓手,統籌安排,深入推進,取得顯著實效。推動「村莊清潔行動冬季戰役」深入持久開展,必須靠建立長效機制來保障。
  • 人居環境 | 昭通大關悅樂鎮:村村美 家家亮!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為全面夯實鄉村振興戰略基礎,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悅樂鎮全力以赴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人海戰。以突出村莊環境、庭院環境和個人衛生為重點,不斷鞏固當前整治成果,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垃圾汙水治理、危舊房拆除,再次掀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熱潮,紮實走好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最後一公裡」。
  • 雞飛中心完小:提升人居環境•我們在行動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雞飛鎮全面部署目前整域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打造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
  • 甕安縣永和鎮義務監督員督促鄉村環境衛生整治-新華網
    快要過年了,可不能讓環境變差了,影響了大家過年的心情。」張登星打著招呼進入小賣部說,「你家衛生很乾淨啊,不錯,繼續保持。」走出小賣部,張登星繼續檢查。  「2020年10月,我當上社區的環境衛生整治義務監督員,經常檢查群眾的家庭衛生、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幾個月下來的確收到良好效果,村裡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張大爺說。
  • 晉城市人居環境整治年度考核組在米山鎮檢查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1月21日下午,晉城市農業農村局三級調研員張躍華帶領晉城市人居環境整治年度考核小組蒞臨我鎮對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考核驗收。高平市副市長許宏建,高平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畢小平,副局長李國明,米山鎮黨委書記邢軍軍,黨委副書記、鎮長杜小林陪同考核。考核組一行先後前往勾要、吳村、東南莊等地,對三個村的人居環境整治、改廁、非正規垃圾點的建設和使用情況進行了詳細檢查。
  • 立崗鎮星光村:特色鄉村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為讓村民充分感受到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幸福感,賀蘭縣立崗鎮星光村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的同時,傾力打造生態民宿文化村,留住鄉愁,富了百姓。夏天的星光村八社,街道環境乾淨整潔,住房寬敞明亮,走在其中不覺讓人心曠神怡,而這都得益立崗鎮紮實開展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 景區管理局八裡坪:深山裡的美麗鄉村
    請看報導: 藍天白雲下,清澈的河水順村而過;村道、各家房前屋後乾乾淨淨;路邊栽滿了梅花、櫻花、碧桃等花樹。隨意走進八裡坪村的街頭院落,都仿佛走進一幅幅恬靜安詳的田園山水畫;潔淨環保、現代文明與田園風光相互交融的美麗鄉村,正伴隨著「鄉村振興」的嘹亮號角,在巍巍秦嶺中綻放異彩。
  • 何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改善農村人居水平
    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農業綠色發展緊密結合,要堅持農村的問題要在農村內部解決的思路,力爭垃圾不出村、汙水村內治、農業生產與農村生活相結合,充分尊重農民群眾自古以來農業生產使用農家肥的習慣,以畜禽糞汙、廁所糞汙等資源化利用為重點,以農牧循環、就地消納、綜合利用為主線,推進資源就地就近利用,變廢為寶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同步實現廢棄物綜合利用與村莊環境乾淨整潔。
  • 鄉村振興看神木:村美民富幸福來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2018年,納林採當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4800元,遠遠超出貧困線標準,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這兩項工作開展的紮實有效。鄉村振興,美了村莊富了民。和納林採當村一樣,現在的神木市西溝街道四卜樹和諧新村也是宜居宜業,2016年,全村人喜遷新居後,生活的質量有了大提升。原來我們住的都是土窯洞,沒有水泥路,一下雨路都沒有。
  • 涇陽縣鄉村振興快報(2月5日)
    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口鎮吊莊村鄉村振興總隊長張宣朝到村與「四支隊伍」商討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檢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
  • 新江鎮連心村:打造「四小園」助力鄉村振興
    往村裡走,一個硬化綠化美化齊全的小公園引人注目,公園雖小,沒有高大上的陳設,但勝在環境優美怡人,特別「接地氣」。村民告訴記者,過去村民建房想怎麼建就怎麼建,沒有規劃,現在實施了農房管控,風貌提升後,整個村莊的房屋建設規範多了也好看多了。新江鎮連心村村民郭飛霞以前建房子的話都比較隨意,現在建房子都要規劃的,然後也要去報建。
  • 黑水鎮:開展人居環境整治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建平縣黑水鎮結合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戰」,全力推動「一主三支」幹路及高速路口高標準改造工程,打造宜居環境,塑造城鎮特色,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在黑水鎮農貿市場門前十字路口,記者看到,新規劃建設的四個景觀平臺已經修建完成,主街兩側正在進行綠化,部分區域的路面硬化正在緊張施工中。
  • 龍壽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精準施策見成效 十抓十好鄉村興
    瓊海融媒11月12日訊(記者 裡藝 鄭偉) 海南省鄉村振興工作隊先進集體、嘉積鎮龍壽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充分發揮工作隊戰鬥堡壘作用,因地制宜推動當地脫貧攻堅
  • 【人居環境整治】電影有《玩具總動員》,青龍馬圈子鎮這樁「活計」則是「男女老少總動員」
    大銀幕上,暌違八載再逢故人,影迷自是萬千感慨;而「幕」外的廣闊山鄉,男女老少齊上陣扮靚家園的心氣兒,無疑更為生動出彩、更令人心潮澎湃!對啦,請隨小編繼續關注全縣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今日「目標」——馬圈子鎮。該鎮總體部署之後,各村迅速行動,分別結合本村實際情況,制定人居環境整治具體工作方案。包村幹部、村幹部、黨員代表「走家串戶」,通過當面宣講、發放倡議書等方式,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到行動中來。
  • 內湖鎮三陂村:堅持導向 對標對表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在生態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工作中,內湖鎮三陂村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多措並舉,全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贏得了村民讚揚和認可。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三陂村「兩委」對標新農村建設標準和要求,加大宣傳力度,引導村民支持和參與人居環境整治。
  • 【「淨美臨潭奔小康」大整治行動】—羊永鎮:齊心協力向「淨美」鄉村闊步邁進
    12月15日,一場以「淨美臨潭奔小康」大整治行動為契機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正在羊永鎮如火如荼地進行,全鎮黨員幹部群眾紛紛投身到人居環境衛生大整治的熱潮中,齊心協力把家鄉羊永建設得更美麗宜居。近年來,在全縣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的背後,依然存在著一些看不見的「隱憂」,違法、違規建築不僅影響了鄉村的整潔美觀,更是成為安全隱患,這些違法建築的存在,嚴重影響了鄉村振興的步伐,讓人既堵心又鬧心。